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一章 道士(中)
    路上经过打听,孙晋才知道小女孩姓胡,名叫胡佳颖。胡佳颖的妈妈早早就病故了,爸爸在外地务工,去年在工地上出了意外,从脚手架上跌下来死了。胡佳颖还有一个六岁的弟弟,两人和爷爷住在一起,平常靠着低保和种地勉强维持生活。爷爷的身体不好,家里又没有钱看病,多亏认识道观里的何叔叔,懂点儿中医,时常会帮爷爷看一看。

    又走了有二十多分钟,孙晋终于看到了胡佳颖口中所说的道观。这道观没有孙晋想象中那样古朴大气,只是三间土胚房,房后还有搭着一个棚子,里边整整齐齐码着一堆干柴。

    “何叔叔……”胡佳颖喊了两声,左边的房门打开走出一人,问道:“佳颖,你怎么来了?”

    胡佳颖焦急的说道:“我爷爷又发病了,何叔叔你快去看看吧。”

    孙晋看这人大概四十多岁,脸像是枯树皮一样满是沟壑,一双眼睛倒是炯炯有神。没想到现实生活里也能碰到传说中苦修的隐士,孙晋非常惊奇,见这位何道长探究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解释道:“我是住附近民宿的,怕小姑娘一个人有危险,就跟上一起来了。”

    何道长看到胡佳颖被打湿的裤腿,便将两人让进屋子,让胡佳颖赶紧坐炉子边烤烤火。胡佳颖只稍微坐了会,就连连说已经不冷了。何道长知道她是心急爷爷的病情,于是找出件旧棉裤让她换上,自己和孙晋到门外等着。

    很快,胡佳颖换好了衣服,将自己的校服裤子抱在怀里出来,三人一起顺着来路往回走去。

    路上,何道长健步如飞,胡佳颖要小跑着才能跟上。孙晋身具内功,倒是跟得上,但也忍不住说:“何道长这身板,许多大小伙子都比不上。”

    何道长笑道:“其实就是走惯了山路,练出来的。”

    孙晋也是这样理解的,哪知在脑海里大白说道:“快看看,你练了这么久,随便碰到的一个道士就快赶上你了。”

    孙晋大吃一惊,脚下不禁一个踉跄,随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何道长:“何道长是不是练过武功啊?”

    何道长回答道:“哪有什么武功啊,又不是武侠小说。”

    孙晋脑海里问大白:“你没看错吧?他真的有内力?”

    大白道:“不要质疑本系统的专业性,他现在的内功比你没弱多少。当然,主要是你的内功也不咋高。”

    能在现实中遇到有内功的道士,孙晋只觉得生活充满荒诞感。孙晋一边赶路一边旁敲侧击的询问何道长的来历,原来何道长的名字叫做何平,从小是被那道观里的老道士收养的。何平也在社会上闯荡过几年,却总觉得与自己格格不入,最后就回了从小长大的道观,也当了个道士。两年前老道长羽化,这处道观就只剩下何平一人。

    在孙晋的喋喋不休的八卦下,何平也承认自己是自小学过一些呼吸吐纳的法门,并说孙晋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等给胡老爷子看完病给他讲一讲。

    孙晋这时想起《九阴真经》的出处,就是宋朝黄裳奉命编修《万寿道藏》,不知不觉练出一身高明内功出来。这虽然是小说家言,但也暗示着内功修行与道家养生吐纳之间割舍不开的关系。

    孙晋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出来,反正那本《九阴真经》自己看不懂,要是拿给何平看,他是不是能看懂那上边写的究竟是些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孙晋不由哑然失笑,小说里别人拜师,都是碰到些了不得的高手。到了自己这儿,想学功夫这师父都得是自己培养才行。

    到了胡佳颖家中,果然见她的爷爷躺在床上。一个小男孩守在床前玩着一个木头雕刻成的汽车玩具,应该就是胡佳颖的弟弟胡佳昕。

    何平看了看老爷子的状况,又为他把过脉,神情不禁有些凝重的问:“胡大叔,我上个月开的方子,你是不是没有照着吃?”

    胡老头迟疑了一下,见何平目光灼灼盯着自己,终于实话实说道:“最近钱不太够,就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每次药只喝了一半。”

    何平也就跟着老道士学过些中医,不是科班出身,严格来说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也是看胡老头家实在困难,才给胡老头开付方子调理,偏偏胡老头为了省钱擅自改了药的剂量,所以身体情况在持续恶化。现在这情形,是非得上医院去才行了。

    听到何平说要送医院,胡老爷子直摇头,说道:“我自己在家躺着缓两天就好了,费那个冤枉钱干啥。”何平知道他是没钱,掏了掏自己兜,也就几十块钱,一股脑全给了胡佳颖。

    “赶紧往医院送呐,还等啥呢?”看老头为了省钱宁可捱着,孙晋心下恻然,不禁说道:“快走快走,钱我这里有,医药费我出了。”

    胡佳颖感激地连连鞠躬,口中不停说“谢谢叔叔”。将胡佳昕托付给邻居,孙晋与何平带着胡家爷孙两人坐车直奔市区医院。

    胡佳颖虽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毕竟年纪小没啥经验,还是孙晋一路帮衬着办好住院手续。将一应费用结清后,已经到了晚上。留下胡佳颖在病房照顾爷爷,孙晋和何平去外边餐馆吃饭。

    等餐过程中房东大姐打来电话,原来是她看孙晋外出散步后迟迟不归,担心是孙晋在山里迷路。

    挂断电话后,何平道:“今天多亏了你,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孙晋谦虚道:“一点小事,不值一提。”依孙晋的脾性,向来最怕麻烦。如果是平常碰到了这种事,也只会捐出一笔钱来尽尽心意,今天跟着跑前跑后,其实更多是存了结交何平的心思。

    何平哪里知道孙晋的心思,盛赞道:“平常听别人说古道热肠,今天见了你才知道侠义之风是什么样子。”

    孙晋听得有些汗颜,席间说起自己有一本古籍,看着像是道家的典籍,有些看不明白的想请何道长点拨。何平对孙晋的印象很好,听到之后便答应帮孙晋看一看。

    孙晋不好当着何平的面把《九阴真经》变出来,于是说等过两天自己再上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