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章 张贴告示
    如果把焦艳娥继续留给完亮,花木觉得太便宜了他。因此,花木感觉有些为难。最后她决定把情况登记清楚,焦艳娥仍然由皇上杨勇来分配。如果杨勇看得上焦艳娥,就会分配给他自己。

    临近中午,花木把后宫全部排查登记完毕。然后她拿着登记簿到前殿来,准备给皇上汇报。可是这个时候苏服不在。他在哪里呢?苏服贴完亮的投降通告去了。

    吃完早饭,苏服把让人把完亮叫来,让他写投降通告。要求他写10份,苏服准备在四个城门各贴上一张,城中选六个人流大的地方贴6张。那时候不能复印,否则,一座城里,贴10张通告显然是不够的。

    写10张通告显然需要不少时间,苏服觉得没必要陪着完亮,利用这点时间,苏服决定去处理俘虏的事情。

    苏服处理俘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将他们放了。不过,放他们之前,放他们之前,苏服也找了几个看上去是头目的俘虏审问些情况。主要了解辽州军还有多少并没有投降。他们的都督呼延紧是否在俘虏中。

    审问得知,呼延紧昨天并没有投降,后来也没有来皇宫这里“救驾”,估计得知完亮投降后,带领其余人马逃跑了。另一个大将军昨晚已经战死。目前投降的人马为一万人左右,那么呼延紧带走的人马估计也为一万人左右。

    审问完后,苏服又给俘虏发表讲话,目的是教育他们彻底归顺。苏服讲话的主要内容,就是宣扬自己要做一个体贴百姓的皇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税。为了减税,就要减少国家负担。而要减少国家负担,减少兵役人数是主要途径。因此,各州府军全部取消。

    最后苏服告诉俘虏们,他们将全部得到释放,回家种田去,或者做手工活。总之,发展生产力。

    俘虏们听了都很高兴,毕竟兵役是强制性的,并不是他们愿意来当兵。因为当兵不仅意味着抛妻别子,或离开父母亲人,还意味着危险。经常打仗,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如果这个新皇俘虏了他们,还愿意放他们回去,这是很意外的。根据以往的经验,俘虏往往要么被杀,要么拉去做苦力,或者继续当兵上前线。能够回家的,以前没有听说过。

    苏服说到做到,讲话完后,就放了他们,让他们回家去。对于极少数要求留下来的,苏服也同意,让他们做衙役。

    俘虏们被放了后,苏服并不担心他们会重新组织起来。因为苏服已经在他们面前既表现出了实力,又表现出了仁爱,这些俘虏们心里不得不服。另外,俘虏们能够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样的好事怎么能错过?谁还去自找没趣,自寻死路呢?

    放了俘虏后,完亮的10张投降通告也写好了。完亮在每一张通告上都签了名,并盖了印。印章就是他原来所谓的“玉玺”。苏服拿着通告,带领几个亲兵出了皇宫去贴。

    完亮计划的路线是,先去西门,再北门,东门,最后南门。每个城门贴一张,去各城门的路上视情况贴一张或两张通告。

    为什么不多带些人马呢?只是贴个通告,没必要带那么多人。现在呼延紧与一万人马还没有归顺,也没有看见踪影,虽然判断他们是逃跑了,但万一是躲在城内某个角落里呢?

    所以从铜岭山中了埋伏后,苏服觉得还是小心一点好,将第一军集中在皇宫那里,不分散。这样呼延紧如果躲在城内想向中央军发起袭击,就很难占到便宜,也无法全身而退。

    如果将士兵们分散了,小股部队受到袭击,很容易被消灭。这时候即使苏服赶到捉拿到呼延紧,损失也造成了。这是苏服不愿意看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呼延紧不敢对中央军袭击,后面利用完亮和爱珊两人的影响,迫使呼延紧这样的人归顺。

    贴通告的过程还比较顺利,一路上苏服几个人并没有遭遇袭击。想必苏服的实力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些躲在暗处的反对势力并不敢轻举妄动。

    苏服一路贴通告,也顺便看看民情。总的来说,人们都是有些惊慌的,各个城门处都有的人在往外逃跑。由于城门已经无人把完,往外逃的人群很容易出城。当然他们看到苏服几个人来了,赶紧散开,生怕被苏服他们捉拿去治罪。

    苏服自然不会去捉拿他们,也没有阻止他们外逃。因为苏服知道,你越阻止他们,他们越害怕。越害怕,他们就越想逃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打扰他们,让他们对自己不害怕,他们才有可能安心下来。

    对此情况,苏服也早有预判。除了贴完亮的投降通告,苏服也准备了安民告示,与投降通告一起贴在城门上。安民告示的内容,主要是讲新皇爱护老百姓,中央军不忧民,大家放心地呆在城里。

    果然安民告示一贴,外逃的人群明显减少,有些准备外逃的人就放弃外逃了。因为他们也看到苏服几个人确实不打扰老百姓,也没有半点耀武扬威的样子。这让不少人放心了。所以能不逃就不逃,毕竟离开家另外找落脚点也不容易。

    临近中午,苏服最后来到南门贴通告和告示。至于为什么最后去南门,是因为苏服决定在这里迎接第二军和第三军的到来。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两军在中午前后可以到达辽州城。

    南城门照样没人守,但没人从这里逃走。因为城内人都知道,南边已经被杨勇的军队占领了,往南逃还不如不逃。

    苏服没有派人去通知铁旦等人,辽州城已经连夜被攻克。因为担心派出的通信兵遭遇未投降辽州军的袭击。反正铁旦等人很快就会赶来,何必让通信兵冒险呢?

    在南门既为了等着第二军和第三军,也是要守着城门。如果不守着,万一自己的军队来时,呼延紧派人将城门关了,那可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