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节 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完全一样的。人的体形及生理上的差异、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别也属于个别差异,但心理学上提到的个别差异主要是指个性差异。

    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又有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个性作为整体主要是由社会因素所决定的。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心理学借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不同角色,即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个性”和“个体”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每个人一方面是生物实体,不论是成人还是新生儿都具有特殊的身体组织,这是种族发展和遗传的产物。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个体的人由单纯的生物实体,逐渐成为有意识、具有社会本质的社会实体。人的个性是在自然实体的基础上随意识的产生而产生,随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初生婴儿作为一具自然实体而存在,还谈不上有个性,个性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个性主要是作为社会实体来考虑的。个性心理学中所研究的具体的人,不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而是指个体受社会生活制约所产生的心理面貌特征。所以,人的个性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也可以说,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一般特征

    1个性的复杂性

    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明显能感受到,如热情、健谈、脾气急躁等;有些不但别人看不清楚,自己也感到模糊不清。有的心理学家把前者称为外显特征,把后者称为内蕴特征。由于这两种特征的结合,又加上人的动机具隐蔽性的特点,所以人的个性是复杂的。

    2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差异,所处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一样,所以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虽具有共同性,每个人又有很大差异。

    3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它不是随时随地变化的。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个性还会发生某种变化,但是个性稳定性是主要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并能预见某人的未来的行为表现。

    (三)个性心理结构

    人的个性心理也有自己的结构。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

    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倾向性是人的积极活动力,它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较稳定的成分,它表明个体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它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二、个性倾向性

    一般认为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

    (一)需要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是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要吃饭、穿衣,要配偶、养育子女,要从事劳动及各种社会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结成各种社会关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等,这些都是人类个体和社会存在、发展所必需的。总之,需要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连,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

    2需要的种类

    (1)按需要对象性质分类。

    1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对空气、阳光、水、书籍等的需要都是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也包括社会需要。

    2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交际、认识的需要,创造的需要,美和道德的需要等。正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们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2)按需要的起源分类。

    1生理需要对饮食、休息、性、排泄等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它们是维持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人的生理需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2社会需要对交往、劳动、道德、威信、美、认识等的需要属于社会需要,它们是后天习得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的高级需要。

    (3)需要层次分类学说。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aslow)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是分层次的。这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如饥饿、口渴等;安全需要,如安全感、稳定感等;归属与爱的需要,如社交、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如威信、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发展自己或实现个人信念、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代表个性发展的最高水平。他认为下一层次需要满足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产生上一层次的需要。人类需要层次的升高与个体生长发育相一致,一个人出生时最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增加,逐渐出现高层次的需要。很多的人都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但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层次论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意义。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也有一定的局限

    首先,他的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虽然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实,但缺乏客观的测量指标。

    其次,他离开了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社会制度和阶级地位抽象地谈人性,这是行不通的。他把个体的自我实现作为最高需要,没有在最高层次中强调为实现人类理想,为劳苦大众献身的需要,因而它就成了一种追求个人发展的需要自,这是不可取的。

    (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及功能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动机和需要是紧密联系的,人的绝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动机形成要具有两个条件,即需要和外界的刺激或诱因。主体的需要必须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才能转变为动机,从而推动人们朝向一定的目标行动。

    动机作为活动的动力,具有三种功能一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二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三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活动的力量。正是由于动机具有这些作用,所以动机的性质和水平也必然会影响到活动的水平与效能。

    2动机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因此对需要的分类可以视为动机的分类。

    动机作为个体的内部驱动力,表现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不过,人类活动的动机并非事事时时都被意识到,而无意识的动机在人类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弗洛伊德学说重视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三)兴趣

    1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肯定情绪状态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

    2兴趣的种类  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

    (2)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的结果的兴趣。人们常对某种活动本身并没有兴趣,但意识到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后果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去积极完成它,这种由活动后果的意义引起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

    (四)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正确的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想。理想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在人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五)信念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去行动的动机表现形式。信念表现为人们对自己和社会的理论原理、见解和知识的真实性是坚信无疑的。它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它不仅表现在对某种观点的领悟和理解上,而且富有深刻的情感和热情。

    (六)世界观

    信念组成一定的体系,就成为人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包括对人生的看法——人生观。它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也是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它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世界观的稳定性赋予个性以坚定性和确定性。

    三、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能力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总是以完成某种活动的效果来评价某人能力的高低。例如观察的精确性、记忆的正确性、思维的敏捷性是完成许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活泼、沉静、急躁、热情等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但它们不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因此,不是能力。影响活动效果的因素除能力外,还有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所用时间、身体状况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能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高的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认识能力的综合,也就是所谓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特殊能力是指某些专业活动所需要的,在特殊活动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如音乐、文学、数学方面的能力。

    人要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是有机联系着的,一般能力在特殊能力中表现出来,一般能力的发展,也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在某种活动中发展的特殊能力,也相应地会促进人的一般能力的发展。

    2能力的差异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质和量的差别上,这种质和量的不同,表现在以下方面

    (1)能力的类型差异。在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上,人们都表现出类型差异。

    一般能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由于各种能力因素不同的结合,以及各因素中各种特点的不同结合,构成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例如在记忆方面,有人识记快而遗忘慢;有人识记慢,遗忘也慢。有的属于记忆的视觉型,有的属于记忆的听觉型,有的属于记忆的运动型,有的属于混合型。在思维方面,有的属于具体生动的形象思维,有的属于抽象概括的思维,有的属于中间类型的思维。

    在特殊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更加明显,有人具有文学方面的能力,有人具有数学方面的能力等。

    (2)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人类的能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据研究,在一定大数量人口中,人的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属于中等智力的人约占60,聪明和较笨的约占18~1,超常和低能的各占1~2。但在小数量人口中,可能出现偏态分布现象。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大都用智商来表示。

    (3)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某些人在儿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叫做能力的早期表现。也有人的优异能力表现较晚,属于“大器晚成”。“大器晚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客观原因,如研究领域本身要求有长期性的特点,也可能是主观上后期的特殊勤奋,也可能是早期环境不良,才能被埋没、被压抑,当条件改变后才表现出才能。因而,“大器晚成”,并不一定就是缺乏优异能力的人。当然,早慧和大器晚成都终归是少数,一般人的能力得以充分表现大都在20~40岁之间。

    3制约能力发展的条件

    一般认为制约能力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素质、环境、教育及实践活动。

    (1)能力与素质。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是能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前提,能力就无法发展。严重的脑损伤和感觉器官的缺陷都是能力发展的障碍。

    素质不是能力本身,例如新生儿具有能力发展的物质前提,却很难说新生儿有什么能力。

    素质如何制约人的能力发展,至今尚未得到详尽而确切的证明。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素质同脑的感觉器官的微观结构有关,特别是和大脑皮层的细胞装置、神经细胞层结构等个体特点有关。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对人的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能力与环境、教育及实践活动。素质差不多的人,其能力发展的差别则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许多研究表明,物质和文化环境的改善会促进能力的提高。

    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营养状况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营养不良可以造成脑细胞数目低于正常发展儿童,从而影响心理功能的发展。

    家庭中环境刺激的质与量对儿童智力发育至关重要。对婴儿来说,成人的爱抚,与他说话,用各种颜色、形状的物品及玩具创造良好的环境,都可促进其智力发展。

    学校教育在儿童能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与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知识、技能也不能无条件地转化为能力。一般认为,知识的性质、分量、结构以及教学方法都对这种转化具有影响。

    环境和教育仅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还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才能实现。

    “天才就是勤奋”,勤奋学习与勇敢实践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勤奋影响着一个人所从事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而能力就是在人的积极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勤奋、意志力、需要、兴趣、信念以及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点不仅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挥,而且还影响能力向一定的方向发展,构成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4能力测量(详见心理测量一章)

    (二)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1)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的特性。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如有人是急性子,易受感情驱使,缺乏三思而后行的修养;有人冷静沉着,是慢性子,遇事能冷静思考;有人动作灵敏,言谈迅速而有力量,不怕困难;有人行动迟缓,言谈缓慢而缺乏力量。

    必须指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并不完全取决于气质特征,它也依赖于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一个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气质特点,当他遇到称心如意的事情时,总会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反之,如果遇到不幸事件则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活动受阻。这些涉及个人精神生活内容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性表现,则不属于一个人的气质特点。

    (2)气质的天赋性。人的气质特点是在后天表现出来的,但具有天赋性。婴儿刚出生后就表现出心理活动和动作上的差异,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则比较安静。这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胎儿期发展起来并受个体生物特性制约的,它为个体能力、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心理基础。

    (3)气质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气质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涂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

    气质的稳定性是指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内容的活动中都会显示出同样性质的气质特征。

    2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通常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等类型。

    (1)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心理过程具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态度直率、热情,情绪易于冲动,具有外倾性。其主要特征为智慧敏捷但缺乏准确性;热情,情绪易于冲动;刚强,但易粗暴。

    (2)多血质。思维灵活,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善于交际,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其主要特征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善于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但情感体验不深。

    (3)黏液质。思维灵活性较低,考虑问题较细,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难于转移,具有内倾性。其主要特征为稳定踏实,忍耐沉着,但生气不足。

    (4)抑郁质。这种人柔弱易疲倦,言语迟缓无力,胆小,爱独思,善于观察和体验别人觉察不出的细小事物,不喜爱交际,具有内倾性。其主要特征为情感体验深刻,有高度敏感性,细心,踏实,持久,怯懦,迟疑,孤僻。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上述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但多数人的气质近似于某种气质类型或者是几种气质类型某些特点的混合体。

    关于气质类型的生理机制有多种学说理论,在此仅介绍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他通过对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动物的条件反射形成特点与神经系统具有的特性有关。他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征。强度即神经细胞承受强烈刺激和持久工作的能力;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力量是否相当,有平衡、不平衡之分,而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还是抑制占优势之分;灵活性是指对刺激物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转化速度。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表明了神经活动的特定类型。巴甫洛夫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其中三种归为强型,一种归为弱型,强型又分成平衡与不平衡,平衡又分为灵活与不灵活类型。巴甫洛夫这种分类正好与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分类相符合。

    (1)强而不平衡型(不可抑制型)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以易兴奋、难于控制为其特点。

    (2)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兴奋抑制都较强,两种过程易转化,以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迅速适应环境为其特征。

    (3)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兴奋和抑制较强,两种过程不易转化,以坚毅、迟缓为其特征。

    (4)弱型(抑制型)兴奋和抑制都很弱,以胆小、经不起冲击、消极防御为其特征。

    3气质在人生中的意义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它不预定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方向,也不预定他的能力大小。在整个人的个性系统中,气质仅仅具有从属意义,它只是人的性格和能力发展的前提之一。

    气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掌握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有利于更恰当地做思想工作,有利于更加合理地使用人才。在临床工作中可以看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待疾病,对待治疗,尤其是对待痛苦的体验和手术的态度都不一样。例如对同样的疾病痛苦,胆汁质的人可能无所谓,多血质的人可能面部的痛苦表情十分丰富,黏液质的人可能一声不吭,抑郁质的人则可能叫苦不迭,焦虑不安。医务人员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正确地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生活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个体时,人往往会对它抱有一定的态度,并且表现出与这种态度相符合的行为方式。所谓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态度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中。

    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可塑的。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性格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观上的自我调节,也是性格改造的有利因素。

    2性格的结构

    性格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构成物的统一体。它不是个体某方面的心理特征,而是心理各个特征构成的系统。

    确定人的性格结构,就是把性格的基本组成部分或性格的基本特性划分出来,并揭示它们的关系。性格的基本组成成分首先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另外还有影响着基本态度表现方式的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有公而忘私或自私自利,诚实礼貌或虚伪粗暴,富于同情心或冷酷无情等。

    2对待学习、工作、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态度的性格特征属于这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勤奋认真或懒惰马虎,富于创造或墨守成规,勤俭节约或挥霍浪费等。

    3对待自己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属于这方面的特征有谦虚或骄傲,自尊或自卑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指人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志水平。如人在行动上具有的自觉性、独立性、散漫、任性、怯懦、优柔寡断等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指人们在情绪活动中所表现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从强度来说,有人情绪活动强烈,整个活动被情绪支配,有的则情绪活动微弱。情绪的稳定性是指情绪起伏的程度,有人悲喜无常,就属于情绪不够稳定。情绪的持久性是指情绪保持的久暂,有人保持时间长,有人则短。主导心境是指一个人的何种心境经常占主导。有人经常是欢快的,有人经常是郁闷的,有人经常是安静的。通过不同的主导心境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与人的认识活动相联系的性格特征叫性格的理智特征。例如在观察事物时,有人注意细节,有人注意整体;在解决问题时,有人倾向冒险,有人倾向保守,有人爱独立思考,有人爱照搬别人的结论;在回忆往事时,有人很准确,有人却总是粗枝大叶等。

    上述性格的各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统一的整体,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由于性格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具体行为方式表现,就必须从多方面考察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才能了解他的性格全貌。

    3性格的类型

    虽然性格千差万别,但许多心理学家仍企图按某些特性对其进行分类。即某一类人具有这样一些性格特征,另一些人具有另外一些性格特征,这一类人与那一类人就是不同性格类型的人。

    对性格的分类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性格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

    (1)按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类型。属于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开朗、活泼,情感外露,特别善于交际等;属于内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处事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较孤僻等。实际上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

    (2)按照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类型。顺从型的人容易接受别人的见解,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独立型的人则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容易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

    上述这些分类在现实生活中虽可找到代表,但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且不能反映出人们性格中的重要本质特征。但这种分类可加深对性格本质的理解,揭示性格的多样性,为正确认识人的性格特点,区别不同类型,因材施教及适当使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4性格的形成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人的先天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和内分泌的活动水平对性格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人的身高、体形等外貌特点往往由于社会评价不同而影响一个人形成某种性格。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容易形成内向、孤僻、急躁的性格。

    (2)家庭因素。家庭是“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形成起巨大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中化场所。目前人们十分重视对独生子女的研究,因为独生子女往往易被溺爱,容易形成自私、无礼、任性、缺乏独立性等不良性格品质。如果对孩子过分苛刻,过分严厉,又会使儿童养成孤僻、抑郁和执拗等性格特征。父母不和或对孩子要求不一致,还会养成孩子不诚实、投机取巧、过分警惕等性格特征。父母对集体、对社会、对公共财物的态度等,都是儿童耳濡目染形成性格的因素。

    (3)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对儿童德、智、体的教育过程,班风、校风、少先队组织、教师的思想品质等,都对儿童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们的经济地位、风俗习惯、道德风尚等,对人的性格形成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性格形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性格形成离不开生活环境,但生活环境不能机械地决定人的性格。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儿童,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这是因为外部生活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是通过人的主观因素来实现的。

    性格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学龄初期是不断丰富完善和形成的时期,进入中学时代的青少年,性格就比较稳固了。

    5性格的鉴定

    人的性格尽管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但准确地鉴定一个人的性格仍然是不容易的。目前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谈话法、个案分析法、作品分析法、自然实验法和测验法等。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须将上述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四)个性心理特征与疾病

    医务工作者了解和研究病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引起疾病以及使疾病持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生物、理化等因素,但绝不能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社会心理因素又因人的年龄、生活环境、个性特点不同而有差异。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对同样的心理社会刺激可产生不同的评价,能够导致机体产生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情绪反应以及独特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由此可见,社会紧张刺激能否引起不良的心理应激,从而导致疾病,导致什么性质的疾病,人格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与疾病关系的若干表现

    1已形成的个性特点可因某些疾病而发生改变,成为诊断和鉴别的根据之一。如脑外伤后,特别是额叶损伤后,病人丧失原有的性格,情绪不稳、易激怒、自制能力差;有的人忧郁、孤独、对事物缺乏兴趣……

    2个性特点可能成为某些疾病发病的基础。弗里德曼将人格分为a、b两型,a型人没有耐性,争强好胜,易于激动,常有时间紧迫感;b型人悠闲自得,不好争强。在食物、年龄和吸烟等因素相仿情况下,a型组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明显高于b型组。

    3个性特点也可能影响病人行为表现。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但痛的程度和表达的方式可因个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有所差别。

    (周明伟  金晓莉  张东宁  黎  莉  胡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