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九章 公子羽,是不是王家的机会?
    同一时刻,通武侯府后院,灯火通明。

    因为一向在屋内用膳的王家老太爷、大将军王翦,竟然破天荒让被要求在正堂用膳的王离、王婉作陪。

    自从王翦的夫人离世以后,王翦就一直在屋内用膳,并且不许任何人打扰。

    所以往常用膳,都是王翦一个人在屋内,而王家其他的人在正堂用餐。

    而且自从王贲和夫人史氏赴北境后,正堂往常就只有王离和王婉用膳,一下子就变得比较冷清。

    今天却是难得的祖孙一同用膳。

    王翦屋内特意摆了一个比较大的圆桌,王翦坐在上首,王离和王婉分别坐在王翦的左右手位置。

    王翦已经六十余岁高龄,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虽然须发皆白,但脸上皱纹较少,吃饭时一直挺直着脊梁,看上去并不显老态。

    王翦今天的胃口似乎很好,筷子不停地动着,吃饭的时候全神贯注在面前的菜肴上,每吃一口都要细细咀嚼,一句话也不说。

    而在旁边的王离和王婉,见状也不敢开口,也认认真真地享用面前的膳食。

    过了一会儿,王翦似乎吃完了,放下了手中的餐具,拿起旁边的绢布擦了擦嘴,看向旁边的王婉。

    “婉儿,跟大父详细说一下今天的事情。”

    “好的大父。”

    王婉放下了手中的餐具,将自己今天的见闻,从出言阻止嬴羽开始到嬴羽跟李信对战结束,原原本本地跟王翦和王离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

    至于嬴羽跟自己一起回来的时候发生的事情,王婉故意没有对他们说。

    这个被王婉当作了内心的小秘密。

    而王翦和王离越听越觉得心惊!

    王翦对于公子羽的评价主要是从皇帝那里得来的。

    王翦因诸子试被嬴政召进宫中时,就曾出言询问过皇帝陛下对于各位世子们的评价。

    对于扶苏,是“仁慈而迂腐”。

    对于胡亥,是“聪慧而狠厉”。

    对于将闾,是“不求上进”。

    对于其他世子也各有评价。

    只有对于嬴羽,始皇帝就说了一个字。

    “哼!”

    虽然看上去是不置可否,但以王翦对嬴政的了解,皇帝明显是充斥着不满!

    当然这是两天之前了,如果让现在的嬴政再评价一下,肯定是大有不同了。

    所以在王翦的心目中,嬴羽应该是一个人下之姿的世子。

    但是在王婉的叙述中,嬴羽不仅精通医道、武功卓绝,更是具有很好的品德。

    于德于才,嬴羽简直应该就是人上之姿啊!

    陛下到底是怎么看自己的八儿子的?

    王翦不由得疑惑起来。

    而王离这边,内心充满着遗憾。

    自己竟然没有亲眼见到嬴羽和李信的这一战!

    现在的王离,恨不得自己立刻杀到嬴羽的府上,让嬴羽用【青莲剑歌】跟自己好好比试一场!

    两人想法各有不同,但王婉并不知道。

    “大兄,那些老卒们,都安顿好了么?”

    王婉向王离问道。

    王离点了点头,示意王婉安心。

    “为兄已经派人将老卒们安顿,暂时住在咸阳城内的一处民居内。我已经安排好,这些老卒年纪稍轻的入巡逻队,年纪稍长的协助门禁登记,都发有俸禄可以补贴。”

    “安排得当,又照顾了老卒们的颜面,离儿做的不错。”

    王翦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见到王翦对自己肯定,王离脸上也浮现出高兴的神色,继续说道,“至于婉儿提到,公子羽说洪灾可能是人为的问题,孙儿也的确有一些疑惑。孙儿已经派人前去探查,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

    “好。”王翦嗯了一声,拿过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公子羽竟然能看出洪灾很可能是人为的,这等见识,不一般。”

    (茶在秦时非常稀有,仅在蜀中有产,数量稀少,且多数用以入药。不过像王翦这样的公侯世家,饭后饮茶也是十分常见的。)

    王翦转向王婉,“婉儿,跟大父说说,你跟公子羽接触下来,觉得他人如何?”

    王翦想法很简单,王婉全程近距离接触过嬴羽,应该对嬴羽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通过王婉的叙述,有助于自己对于嬴羽进行初步评判。

    但王婉明显会错了意,瞬间满面通红。

    “公子羽这个人可讨厌了!老是使唤我,我最讨厌他了!”

    说完以后,王婉突然意识到了不太对,赶快低下了头,用手抓住了自己的襦裙,不再言语。

    听到王婉这么说,王离觉得很奇怪。

    如果婉儿讨厌公子羽,那为什么刚刚在门口讲公子羽的时候那么眉飞色舞呢?

    而王翦已经年逾古稀,阅历深厚,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症结。

    王婉这不是讨厌公子羽,明显是对他有情啊!

    但是王翦并不出言点破,也并不想干预。

    他决定一方面顺其自然,另一方面等诸子试结束以后再说。

    自己的家世,决定了王家的孙女,若要出嫁,一定要慎之又慎!

    见王婉不再说话,王离倒是按捺不住了。

    “大父,前几日陛下召您入宫,让您主持诸子试武试,孙儿不太明白。您都告老还乡多年了,不再过问朝堂之事,为何又特意找到您呢?”

    王离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心,出声问道。

    王翦看了王离一眼,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叹了一口气。

    “离儿,关于这一次诸子试,大父我答应过陛下,是不会说其中任何内容的。”

    “而且许多的事情,不是你现在需要考虑的。你现在要做的,是继续磨砺自己,如此大秦未来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扛起重担,不负我王家世代美名!”

    “是大父,孙儿谨记。”

    王离连忙答道。

    “不早了,离儿、婉儿,大父累了,要歇息一下。”

    听到王翦这么说,王离和王婉连忙告退。

    望着两人离去的身影,王翦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远在边疆的王贲。

    当年统一六国以后,王翦深知嬴政何等样人,故而选择急流勇退、告老去职。

    当时的他也曾让王贲跟自己一起归隐,但王贲选择了留下,继续为大秦奉献着一切。

    而自己的孙子,跟自己的儿子如此相像。

    王翦明白,自己的儿孙都是天生的武将,而非天生的政客。

    这样的人,能够成为大秦最锋利的矛。

    但矛没有自主性,是会被别人握在手里的。

    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被轻易折断。

    更何况在这大秦的朝堂上,还有比他们更加锋利的矛!

    比如蒙恬、蒙毅!

    所以自己必须要给王家留好后路。

    而这一次的诸子试,王翦固然会为了皇帝尽忠职守,做好武试的主考官。

    但他也有私心。

    就是为了王家的未来!

    “公子羽、公子羽...”

    “会不会是王家的机会...”

    ————————————————————

    大年初一第二更!

    继续求花花、求收藏、求评价、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