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 智者的较量,郭嘉对荀牧的猜测(2/10)
    郭嘉同样疑惑的看向夏侯惇。

    火计和水计,是奇计中最难的两个。

    因为这两个计策,对天象地理的要求是很大的!

    布计的人。

    必须知晓天象地理。

    否则。

    很可能,一个看似完美的火计和水计,就会演变成。

    火计烧不死人,水计淹不死人。

    亦或者。

    放个火计,把自己烧了。

    放个水计,把自己淹了。

    郭嘉暗暗揣测:“倘若不是刘备,那这刘备身边,一定有个厉害的谋士,在出谋划策!”

    夏侯惇将太史慈诱敌之计开始,到走脱,详详细细的陈述了一遍。

    这一番话。

    听得曹操、和大帐的文武,惊讶不已。

    这大帐的武将。

    曹洪、乐进、典韦等。

    没人敢说自己会比夏侯惇做得更好!

    那太史慈拿一千新兵来诱敌,在不知道刘备的前提下,谁都不会认为,对方会用火计!

    诱敌和火计。

    以及张飞和刘备的出现时机、位置。

    环环相扣。

    处处料敌机先!

    “这绝不可能是刘备的布计!”

    曹操、拍案而起!

    倘若刘备真有这样的谋略,又岂能默默无闻这么多年?

    “元让,可知道是谁在替刘备出谋划策?”

    曹操、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冷冽。

    如今刘备摆明是来救陶谦。

    倘若只有刘备,曹操、压根不将刘备当回事儿!

    但刘备身边有奇人,一个能一战灭了夏侯惇五千精兵的奇人,曹操、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刘备了!

    夏侯惇仔细想了想,道:“具体是谁,我不清楚,但我听张飞好像说过,称呼其什么荀军师!”

    荀军师?

    颍川,荀氏?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郭嘉。

    大帐之中,就郭嘉是颍川人。

    如今的荀氏,有名的,都出自颍川荀氏。

    “奉孝,你可能猜得到,对方是谁?”曹操、询问郭嘉。

    郭嘉微微一愣。

    就一个姓。

    我能知道是谁?

    整个荀氏一族的,我就对文若和公达有兴趣。

    其他人,压根没交集。

    郭嘉摇头:“主公!荀氏子弟,嫡系旁系太多,仅仅只有一个姓,猜不出对方身份的!但此人有如此才学,文若和公达,或许能猜到一二。”

    曹操、轻叹一声:“如此贤才,竟然不能为我所用,真是可惜!奉孝,可有办法,让这刘备的荀军师,弃暗投明?”

    郭嘉见曹操、又起了爱才之心,无奈一笑。

    虽然不知道那荀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但郭嘉也隐隐能猜到,这个荀先生,绝不会来投效曹操、的!

    有如此才学。

    不投曹操、不投袁术、不投袁绍。

    却偏偏投效一个默默无闻的刘备!

    更微妙的是,选择在这个时候,投效刘备!

    此人。

    是想要一战成名!

    投效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刘备,然后以谋略让刘备成为一方豪雄!

    此人。

    非常自负!

    绝不会来曹操、麾下,跟一群谋士来争夺谋主的!

    不过一瞬间。

    郭嘉就将荀牧的心理分析。

    但这些话,郭嘉没有说出来。

    虽然郭嘉自认为猜得没错,但要是说出来,反而会被误认为嫉贤妒能了。

    略微一沉思,郭嘉献策道:“主公!刘备有荀先生出谋划策,其威胁,已经比孔融和田楷更强了!我们得立即增兵阴平,协防于禁。”

    郭嘉自动忽略了夏侯惇说的阴平丢了的说辞。

    你都没去过阴平,却说阴平丢了?

    但郭嘉会做人,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没必要这个时候,还要再跟夏侯惇结怨。

    但偏偏,夏侯惇却是又多嘴的提了一句:“郭祭酒,主公,阴平,已经丢了!”

    郭嘉皱了皱眉。

    暗道这夏侯惇,怎么一点都不知趣,我都不提这事,你还跟我说阴平丢了?

    曹操则是直接喝问:“阴平有于禁镇守,你都未去过阴平,怎么说阴平丢了?”

    夏侯惇对于禁打小报告不满,索性心一横。

    反正我说的都是真的!

    一句没假!

    “主公!这是张飞告诉我的,刘备突袭了阴平,于禁投降了!原本我是不信的,但刘备出现在阴平,我不得不信,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敢去阴平,而是直接返回主寨的原因!”

    “于禁怎么会投降?他怎么可能投降?”曹操呵斥一声:“这肯定是离间计!”

    曹操、坐镇兖州,于禁领了几百人来投,曹操、可是亲自招待过好几次的。

    觉得于禁这小伙子不错,公正严明,又学了正统的兵法,才让他当的军司马!

    怎么可能投降?

    尤其是!

    投降的对象,是刘备!

    但凡于禁投降的是袁绍,曹操、都会信个几分。

    但投降刘备,曹操、打心底儿不信!

    倒不是曹操、相信于禁的忠诚度。

    单纯的因为。

    袁绍四世三公的家世,名满天下,于禁要另投明主,曹操、只能认栽!

    但投刘备?

    那岂不是在告诉他曹操,刘备竟然比他曹操,更像是明主?

    这如何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