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三章 文人的风骨
    朱元璋和马皇后唠叨着的时候朱雄英已经回了自己屋里。

    他这举目四顾,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干脆就拿出任意门,先去找蓝玉了。

    任意门打开,对侧便是凉国公府。

    蓝玉已经在厅堂之中等待,见了朱雄英,便是满脸堆笑的迎上来。

    “英儿,你可算是来了,等的咱头都要秃了。”

    “快把那啥之泉拿出来,给舅爷见识见识。”

    这会蓝玉脑子里全部是樵夫之泉。

    那玩意,可太有趣了啊!

    “舅爷不着急,我还有件事想让你帮忙呢。”

    朱雄英道。

    蓝玉这才想起来,之前在华盖殿,朱雄英是说过类似的话。

    于是吩咐下人端来一些茶点,坐下问:“英儿,什么事,吩咐就是,舅爷肯定帮你。”

    “也不是什么难事。”朱雄英笑道:“之前吕本答应把他手底下的玻璃作坊,全部送给我,今日我恰好又有事,所以想麻烦舅爷去吕府跑上一趟。”

    “原来是这样啊,小事。”

    蓝玉大大咧咧的磕着瓜子。

    接着愣了一下,眼睛一下瞪的老大。

    “不是,英儿,你是认真的吗?那些玻璃作坊可是那老家伙的命根子啊!怎么可能愿意拱手相让?”

    朱雄英神秘一笑道:“或许是他们家因为允熥的事,良心上过意不去,所以想要报答我吧,舅爷别问了,总之快点把玻璃作坊收过来就是了。”

    话说到这份上,蓝玉也不是傻子,虽说弄不明白前因后果,但也猜了出来,吕本,肯定有什么把柄落在了朱雄英手上。

    这小小年纪,就能让吕本那只老狐狸吃如此之大的亏,真不愧是咱的外甥孙啊!咱这是越看,就越顺眼,心里就越舒坦。

    蓝玉高兴的道:“没问题,交给舅爷就是了,他要想赖账,舅爷就拆了他的吕府。”

    “有舅爷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呵呵,皇爷爷还在坤宁宫等着了,英儿就先走了。”

    朱雄英用任意门回了坤宁宫。

    心里琢磨着,等打发走了刘三吾,得再去见蓝玉一面。

    自己刚来大明,对许多事情都不太了解。

    尤其是经商这一块,在大明初年有非常多的弯弯绕绕。

    比如,官员禁止经商,所以就让手底下信得过的仆人,转入商籍,再把产业挂在他名下。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不少。

    所以要想运作玻璃作坊,光靠自己肯定不行,还是得让老油条的蓝玉帮忙。

    回到坤宁宫不久。

    朱元璋找了过来,领着朱雄英去了国子监。

    “翰林学生刘三吾,拜见陛下,拜见雄英殿下!”

    刘三吾拱手作辑。

    虽已年过七旬,但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身躯如松柏一般挺拔。

    “雄英,拜见先生。”

    朱雄英作辑还礼。

    这并非是出于客套。

    而是打心里,觉得刘三吾受的起自己的一句“先生”。

    明初,虽然有江南士族那些利欲熏心的人。

    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了全部的文人。

    在华夏的历朝历代,虽然有拱手让出燕云十六周的石敬瑭,勾结蛮夷害死岳飞埋葬大宋的秦桧,跪地恭迎满清入关的士大夫。

    但同样有着无数铁骨铮铮的文人。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是司马迁刚直不阿的风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诸葛亮谦卑淡泊的气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孤愤悲绝的信念。

    在明朝初年,除了黄子澄,吕本那些追慕逐利的官.僚。

    也有着刘三吾,方孝儒,这些有风骨,有气节的,纯粹的文人。

    虽说,因为自身时代以及阶级的局限性,对待某些事情的时候死板了一些。

    但绝不失为一个令人敬重的先生。

    刘三吾看着朱雄英炯炯有神的眼神。

    不禁有些诧异。

    他以前也教过朱雄英念书。

    虽然天资聪颖,但也不免与其他小孩一样,面对先生,会有些怯弱。

    可现在的朱雄英,在朱元璋与自己的面前,表现的太过平静了。

    有些不像是一个小孩,尤其是刚刚看自己的目光,竟是令他觉得有些深邃!

    这莫非,也是受了仙人的影响?

    还是说,错觉?

    此时,朱元璋道:“刘三吾,昨日英儿说自己不需要念书,国子监教的东西太简单,所以咱就带他来这边,好让你出题考一考他。”

    刘三吾也回过了神。

    心里纳闷。

    从前的朱雄英,十分的谦虚好学。

    怎么会说出自己不需要念书这种话?

    莫非是病了一个月,心里起了玩心?

    刘三吾忽然有种使命感。

    自己绝对不能让朱雄英因为贪玩误入歧途。

    于是板着脸道:“原来如此,雄英殿下,我考校你一些问题,你若是能回答的让我满意,我就准许你以后不来国子监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