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三章 讨董檄文
    说道这里,曹盼也是小心翼翼的看向了两位老师,看到他们面上都是波澜不惊的,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说下去,正准备闭嘴的时候,戏志才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无奈之下,曹盼继续整理思路,顺着刚才的话往下说了起来。

    “还有最让我纳闷的是,袁太守既然已经做出了出城相迎的举动来了,那么可以说明,他对于荀家的看重了吧,那么既然看重荀家,为什么他留下来的为我们引路的人,会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明目张胆的索要钱财。而且我认出,从这件事情可以推测出来,下边的人都这么明目张胆,可想而知在袁太守身边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作为。想想大汉的基业到底是如何变成这样的,还不就是因为贪的人太多了?作为一个长官,对于手下的纵容或者是失察,就是最大的过错了,弟子才疏学浅,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老师能够指正。”

    说完之后,曹盼也是低着头,荀彧也是笑着说道:“我们问你,你就把你想说的说出来就行了,不用这么战战兢兢的,好了你坐吧,你能有自己的看法是很好的,但是刚才的那些话,你就和我们说说就好了,千万不要对外提起,当然你如果对于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我会帮你解惑的。”

    曹盼纠结了一下,思前想后的还是决定问出来,这个问题要是不问一下,自己装在心里也是个麻烦事情,于是开口问到:“今天在进城之后,我观察了一下大家的神色,发现大家都是神色平静,但是有一个人平静当中还有有着一丝激动显露的,这个人就是荀谌先生,我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是很能理解荀谌先生眼底的那丝激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听了曹盼的文化之后,很明显戏志才和荀彧两人是没有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们俩是万万没想到曹盼的观察力和洞悉力会有这么强,他们俩也是因为知道一些缘由才会看出来荀谌眼底的那一抹激动的神色,没想到什么都不懂的曹盼竟然也看了出来。

    两人相视一眼之后,戏志才开口说道:“盼儿,这个事情,我来给你解释,我们去你房里再聊。”

    曹盼一听这话也就明白过来了,这是戏志才准备避开荀彧给自己解释才这么说的,毕竟这也算是荀家的家事了,你当着人家家住的面直接讨论人家的家事也不是什么正常现象。

    曹盼领着戏志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曹盼也是将戏志才让到了座位上,然后站在一旁就准备聆听戏志才的教诲了,戏志才也是清了清嗓子说道:“你刚才的问题,是我和文若兄都没有想到的,我们没有想到你的观察力有这么强,但是既然你问了,我还是避开文若兄帮你解答一下。”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十分简单的,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的大汉,实力最强的是哪一方,或者说,你觉得如果大汉亡了,对于哪一方势力来说影响最小。”

    曹盼想也不想就直接开口说道:“老师,这个我知道,无论皇帝的更迭,还是朝代的更换,影响最小的其实就是世家或者是士族接了,他们无非就是改换门庭,换一个人辅佐罢了。”

    戏志才没想到曹盼竟然能够懂这么多,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所以说,只要能够保存住世家的根基,那么无论外界乱成什么样子,到最后世家一定是留在最后的,所以说世家肯定是要保存住自己的根基的,也就是说,在现在的乱世当中,他们肯定不会只是单纯的支持一个人,举全家的性命压到一个人的身上。”

    曹盼这时也算是听明白了,这就是古人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论吧,这种事情也是经常的发生在各大世家当中,到最后无论是哪一方去的了最后的胜利,这一方的人当中,一定会有一个世家的子弟得以保存,这就能够保证世家到最后都是生生不息,不死不灭的状态。

    这时曹盼回想起荀谌眼中的那丝激动,也就显得十分的合理了,自己挑选的或者是家族帮他挑选的,他即将效力的人,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明主,这种发现怎么能够让他不激动,不兴奋啊。

    戏志才在一旁看着曹盼的眼神从迷茫逐渐的转变成了清澈,就明白了,这孩子已经将他所说的内容全部都理解了,戏志才也是不由得感叹啊,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很多东西只需要点到就可以了,剩下的就可以完全凭借着对面人自己理解了。

    之后曹盼也没有再提出什么问题来,他之前想不通的原因就是他完全没有从世家的利益角度来看问题,但是现在被戏志才这么一点,他就转化了他看问题的方向,所以很多之前想不通的地方也就迎刃而解了,既然自己能够想通,那么就不需要再去麻烦老师帮自己解答了。

    相同问题之后的曹盼也是如释重负,轻松了很多,这边是袁绍的大本营,所以安全问题当然就不需要考虑了,所以曹盼放弃了原本想要休息的想法,转而是向两位老师辞行,准备上街上来转一转。

    来到了街上,曹盼看到的是一片和谐的气氛,相较于之前他待过的洛阳和颍川来说,这里可以算的上是人间天堂了,曹盼还是能够从百姓的脸上开到一些喜悦之情的,毕竟官家就算是再乱,对于百姓们正常的生活影响还不算是很大的,尤其现在正经的大战都还没有开始,全部都是蓄势待发的状态,就算是有影响,现在影响也不算是特别大,老百姓们可不管这天下姓什么,只要是能够让他们吃饱饭就可以了。

    逛了一会儿的曹盼也是回到了荀府当中,正好被告知荀彧让他一回来就去书房,来到书房之后,曹盼就看到了众人面露凝色的做着,在胡昭的手中,拿着一卷书,曹盼走近一看,上边赫然写着《讨董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