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将军白发,老卒成孤!子孙未忍忘唐服,心如故(求订阅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将军白发,老卒成孤!子孙未忍忘唐服,心如故(求订阅

    林阎此刻,半垂着头。

    那是大唐的气节。

    也是大夏的气节……

    有些东西一直传承,是不会变的。

    小人物的信念,是一个大国的底气。

    林阎望着生死簿上的记录,神色少见的动容……

    此刻,无数的魂魄,都漂在天上,密密麻麻。

    脚下则是随着生死簿的翻阅,不停变化的一千多年前的场景。

    从西域到长安。

    从王侯将相,到边关老卒……

    而林阎那里,捧着生死簿,目光依旧落在脚下,那座小城上,幽幽的开口……

    “直到七百八十一年,郭昕和李元忠派遣的使者回到长安。在大唐主动放弃西域二十年后,大唐才知道,依然有这样一群儿女,为她在西域苦苦坚守,从青葱年华到满头白发。”

    “而像他们那样的老唐卒……贯穿了大夏五千年的历史。大夏,总是被爱着她的、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保护得很好。”

    而后,林阎他们脚下的风景再变……

    长安城那边,似乎有来使重新来到西域。

    不少流民一般的百姓,从破房窑洞中,全都跑了出来。

    林阎瞥了一眼生死簿,神色少见的多了一丝哀伤。

    “建中元年的时候,作为唐使的韦伦与吐蕃会盟归乡途中,经过河陇地区,当地百姓听闻故国来使,纷纷前来拜见!”

    “皆毛裘蓬首,窥觑墙隙,或捶心陨泣,或东向拜舞,及密通章疏,言蕃之虚实,望王师之若岁焉……甚至还有早年随王师657出征,败亡散落在此的耋耄老人拉住唐使,“问天子安否?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说完已是老泪纵横不能言语。”

    此刻,张心怡举着手机的手,都有些发抖。

    她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的又落下了眼泪。

    原来是这样……

    大夏人对大夏的情怀,不知是八十年前就有的。

    八十年前,有无数大夏人,愿意战死沙场,誓死不做亡国奴,一寸山河一寸血……

    而一千多年前,也有老唐卒,满城白发……问天子安否?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此刻,林阎他们脚下的场景,再次变幻。

    林阎那里,终于把生死簿翻越到了一个人的生平上。

    生死簿上,记载着的他的名字——张议潮。

    那是白发老兵坚守孤城的时候!!!

    玉门关内的沙州诞生了一个婴儿,父亲给他取名为张议潮。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瞥了一眼林阎手里的生死簿,深呼一口气。

    此刻,天上的赤魂,已经和之前有些不同了。

    能不能唤醒除去将魂外的其余三万多的大唐老卒的赤魂,就看这一次。

    这三万多的大唐魂里,有当年跟随自己的玄甲军,有当年,征讨突厥的战魂,余下的……则就是这些大唐老卒!!!

    和张议潮……是能否唤醒这些大唐老卒的关键。

    李世民还记得,自己当年第一次碰到张议潮魂魄的时候,那个战魂,兴奋的跪在自己面前的样子。

    明明是一个死人了,却笑得像过年的孩子。

    李世民凝望着脚下,沙洲城里,张家的庭院,幽幽的开口。

    “张议潮碰到朕的时候,

    。

    跟朕讲他的生平,说他出身的张氏是当地的豪族。”

    “朕其实并不喜欢这些门阀望族……”

    “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汉唐的年代,任何地方想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得到豪族的支持。如果地头蛇说不行,那就真的不行。”

    “而豪族的利益和本地深度绑定……汉唐时期开疆拓土的力度非常大,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土地豪族具有十分强大的凝聚力。”

    “外敌入侵时,他们也是抵抗的中坚力量。再不济也能和南北朝一样,豪族组建坞堡,庇护当地的百姓和流民。”

    “张家当年在沙州就是这样的角色。家族势力庞大,家族成员的修养素质也高,很适合做官和干大事,本地的其他几家豪族也差不多。”

    “但是吐蕃占据河西走廊后,根本不懂合作。他们发现丝绸之路的财富骤减,没有想办法疏通商路,也不拉拢当地豪族,只知道疯抢和杀人。”

    “简单粗暴,一群蠢货……很吐蕃。”

    “不仅是普通百姓,豪族也经常遭到掳掠,所有大夏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里。”

    “张议潮当年跟朕讲……吐蕃部队会抓走青壮的大夏人当奴隶,砍掉老人的手脚抛在路边,婴儿是用来杀戮取乐的。”

    李世民的声音顿了一下。

    因为他看见,脚下的生死簿展露的场景里……

    张议潮正在飞速的长大……

    而刚刚及冠之年的张议潮,此刻正在一处山头上眺望……

    远处是被吐蕃掳掠南下的大夏百姓……

    而就走到一座悬崖边时,那些大夏忽然自发向东边跪拜,辞别故土大唐。有人哭晕在路边,而还有的人宁愿跳下悬崖求死。

    山头上的张议潮,攥紧了拳头。

    天上的李世民,也攥紧了拳头。

    这就是当年西域的唐人……

    和当年的大夏何其相似……

    而与此同时。

    生死簿世界里的张议潮,也正在飞速的长大……

    而与此同时,林阎他们叫下,也出现了让所有人,心神震荡的一幕……

    生死簿上记载,你一年是大唐宣宗大中二年,距大唐帝国河西走廊最后一个据点沙洲被吐蕃攻取已经过去了六十七年。汉冠已变,乡音混杂,当年孩童早已成白骨青灰。

    十月的时节!

    果熟粟出,前往沙洲城内的汉人突然增多,例行镇守的吐蕃蕃将对这些变动却视而不见,只顾未时二刻关闭城门回营歇息。这一晚,沙洲城内静谧的星空下涌动着不安。

    天泛白,一队身披重铠的士众迅速朝南门聚集,守夜的吐蕃军卒这时才发现形势不对,朝领头的火把迎去。灯火闪烁间,一支支长箭从黑暗中射来,城头的蕃军纷纷应声倒下。

    被一箭射穿的蕃将死前看得十分清楚,为首射箭的正是常与其把酒作乐的沙洲的张家的豪族……张议潮,而到嘴边的“唐人反了”却已经喊不出来。

    张议潮身披坚锐,目光坚定的指挥手下将城门蕃军屠杀殆尽,登上城楼振臂一声,大量大夏百姓,云集于城门之下,随即呼号四起。

    伴随着信号的发出,黑暗之中瞬间涌现出万千火光,随之而来的便是沙洲城内吐蕃士卒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李世民此刻微微眯眼。

    这一幕,他也只是听张议潮说过。

    但是这样的场景。

    他也是第一次直接见到。

    “张议潮当年跟朕形容他们夺回沙洲的场景时,眉飞色舞……原来是这样!”

    “当年的大唐,经过唐武宗多年惨淡经营,大唐已有中兴之像,而此时的吐蕃却因为赞普王位之争陷入内乱,大将拥兵相互攻伐,国势大颓。”

    “所以他才借着这个机会,一夜便夺回沙洲,沉陷六十七年的沙洲再次回归大唐。”

    “而后……这家伙,为了获得大唐的支援,拿下沙洲后便立即遣十队信使,手持十份相同文书,各自从不同方向朝唐都长安进发。”

    “当年的河西走廊南面是巍峨雄壮的祁连山脉,北面是黄沙大漠,东面临近大唐边境被吐蕃封锁,那十队信使……听张议潮说,历尽了艰险。万般艰难之下,只有一队从北边,贯穿茫茫大漠,到达天德军镇所。”

    “张议潮说,他当年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着……”

    “十队使节,揣着十份一摸一样的信笺奔赴长安,只要有一队能成功,就足以让朝廷知道!”

    “河西人心如故。”

    “就和当年的依旧被夺走的辽东,依旧有人在林海雪原里,死死拖着倭奴的精锐,喊着战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一样……”

    “大夏之人,无论走到哪里,去到哪里,都记得家在何处……”

    “将军白发,老卒成孤,苦不苦,却道子孙未忍忘唐服!心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