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六章:七岁国公,有帝皇之象!
    【李渊出身世家贵族,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

    【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

    【唐朝的国号,溯源于此。】

    【李渊七岁时,其父亲李昞去世,李渊袭封为唐国公。】

    【李渊长大后,为人洒脱,平易近人,待人宽容。】

    【周围邻里,无论贵贱之人都得其欢心。】

    【隋炀帝看到李渊的脸上皱纹多,便戏称李渊是“阿婆”,李渊回了家很不高兴。】

    【李渊的妻子窦氏却贺喜道:此乃吉兆,夫君乃唐国公,‘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

    【‘堂主’就是‘唐主’,将来夫君必定取代隋炀帝当皇帝。】

    【有个善于相面的人叫史世良,说李渊骨法异于常人。】

    【将来必建立帝业,并希望李渊能洁身自爱,保护自己。】

    【至此,李渊的野心开始慢慢的发芽。】

    熟悉的男声一落。

    画面一转。

    一个小小的少年七岁就获得了国公的称号。

    李渊慢慢长大。

    李渊非但没有因为自己国公的身份倨傲。

    外出归家的时候,但凡见面,无论对方身份是尊贵还是卑贱,必定和邻里打招呼。

    李渊于是获得了周围所有人的赞扬。

    画面一转。

    李渊下朝会府。

    却被一个路边一个老人拦住。

    老人对李渊说道:

    “老朽算命,不靠铜钱也不靠龟甲。”

    “全凭一个相面摸骨的本事。”

    “今日你于我有缘,老朽为你相上一相!”

    李渊本来想要拒绝。

    但是想到夫人前一阵关于‘唐主’的事情。

    于是对老人行礼道:

    “那就多谢了!”

    老人先是看了一眼李渊的面相。

    眉头皱起,脸色微微发生变化。

    老人连忙说道:

    “可否让老朽摸一下骨头算命?”

    “当然可以。”

    李渊靠近老人。

    老人刚上手摸了几下就大惊失色。

    “这位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渊脸色一凛,连忙点点头。

    老人拉着李渊来到角落,然后神情凝重的叮嘱道:

    “天机本不可泄露。”

    “但是大人的情况实在特殊。”

    老人叮嘱李渊道:

    “您的骨骼精奇,他日必为一国之主。”

    “愿您自爱,不要忘记老朽说的话。”

    于是,李渊开始有了当皇帝的野心。

    ……

    百姓最喜欢的官员就是一个没有架子的官员。

    现在看到李渊年轻的时候如此平易近人。

    百姓纷纷称赞。

    “身为国公,却一点都不倨傲。”

    “高祖年轻的时候原来如此的平易近人。”

    “怪不得能建立如此大的基业。”

    “不过高祖七岁就获得了国公的称号!”

    “还真是让人羡慕啊!”

    “原来民间的传闻都是真的。”

    “真的有人给太上皇相面摸骨,说太上皇有帝皇之象!”

    “什么时候播放道秦王的时候啊。”

    “我前几天还听了“秦王破阵乐”,我想看到秦王打天下的场景!”

    “对啊对啊,什么时候播放秦王啊!”

    “难道只有我自己想看太上皇退位,当今陛下上位的事情么?”

    此弹幕一出。

    瞬间得到所有人的呼应。

    帝王家的事情。

    在百姓面前,从来都是最严格的保密的。

    平时谁也不敢议论。

    但是现在不一样。

    全民视频平台上,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说一切他们想说的。

    而又不会被任何人秋后算账。

    “我听说好像是发生在玄武门的事情!”

    “我听说事情发生的时候,太上皇被吓得连宫门都不敢出!”

    ……

    太安宫。

    李世民面色平静。

    从脸上看不到任何的情绪。

    李承乾则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皇爷爷。

    他没想到李渊年轻的时候脾气竟然这么好。

    和现在的暴脾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李渊糕点也不吃了。

    安坐在椅子上,气势十足。

    不过当李承乾转移视线的时候。

    李渊在看着自己年轻时候样子。

    眼中的羡慕一闪而过。

    他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

    后宫的嫔妃虽然多。

    但毕竟和当年不一样,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

    魏征道:

    “太上皇出自陇西贵族。”

    “之前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能那么快的登基。”

    “陇西贵族可是出了非常多的力气。”

    “而我们的太上皇,可是也属于陇西贵族之一!”

    在魏征看来。

    李渊充其量就是一个靠着儿子打天下,然后坐享其成的开国之君。

    对于魏征的看法,显然李靖也是十分认同的。

    李靖沉声道:

    “所以陛下才会令你筹集军费,令我训练新军!”

    “目的就是攻打陇西贵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陛下怎么可能放心有人不从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