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章:东方日报首次刊发十万份不够卖!加印到二十五万份!(第3更!)(求收藏!
    林哲简单看了现在红牛公司情况外,他也就回加多利山豪宅。

    当天下午。

    那几位主编和副主编负责的东方日报第一版初稿已经送到了林哲那里。

    林哲一开始看到这报纸的编排是真的不适应,因为现在香江的报纸全部都是从右上开始往下读的。

    古代以来,国内的书籍都是这样。

    但是,林哲在21世纪接受的,全部都是从左上开始往右边读。

    那么这是否要做出改变!

    当然。

    林哲知道,这一点上,要让东方日报显得与众不同。

    第一版头条,林哲看到是东方日报的致辞,是一位主编写的,很有文采,林哲觉得没有意义,根本不需要。

    接下来第二版就是《多情剑客无情剑》的文章,直接第一章内容就占据了一个版本。

    第三版则是关于一些娱乐圈的新闻。

    实际上,现在香江的娱乐圈还是太小,不太受关注,即使夏夢被誉为东方赫本的情况下,更何况现在的花边新闻,纯属浪费,而且,给人第一印象,这东方日报和其他花边小报纸并没有什么区别。

    最后第四版的内容,是关于本地时政和国外时政的新闻。

    林哲看完后,也不感兴趣。

    不得不说,这一份报纸给人的感觉,完全提不起兴趣。

    那些普通市民又怎么会花钱买报呢?

    怕是给钱,那些普通市民都没有时间去看。

    这几位主编其实已经很用心了,毕竟作为东方日报第一次刊登,肯定非常重视。

    哪里想到,林哲根本看不上眼。

    看着眼前这几位主编,林哲说道:“我看得出来,你们很用心,但是,这报纸真的非常失败,里面的内容,除了我提供的小说是亮点外,其他完全就是垃圾。”

    那几位主编听到后,脸色显得难看。

    “老板,这需要重修重改。”

    “像头版内容,我们并不需要什么致辞。第二版,第三版,内容都为小说题材内容。当然,如果你们找到有亮点的娱乐圈新闻或者是时政新闻,当然可以刊登,问题是这些内容现在反而拉低了报纸给人的定位感觉。所以,我建议你们编辑和记者用心点,如果连你们自己都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要刊登了。再加上,大多数读者,他们看到并不是文笔,而是精彩故事,看到的是有用的新闻。所以,第四个版本,作为招聘广告。”

    招聘广告?

    “老板,我们东方日报刚刚成立,怕是不好那么快登广告吧?”

    “这招聘广告,你们不要小瞧,现在香江许多人是根本找不到工作的,他们都想通过有效的途径寻找到工作,那么我们报刊的招聘广告信息,也就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吧,你们找到红牛公司和林家公司,看看有哪些职位是需要招聘的。”

    他们还不是很清楚林哲的身份,但是,在得知林哲就是富民银行的大少爷的时候,他们已经猜到这位林大少爷的身份确实不简单。

    “除此之外,我们报纸的排版需要做出更大的改变。以后,报纸排版,一律从左边往右边读来排版,而不是右上往下读排版。”

    “老板,这怕是不行。”

    那几位主编一听,急忙说道。

    这可不行。

    在香江,现在全部都是右边往下读进行排版的,哪有按照林大少爷那样的排版,这不就是国内的排版!

    “我说行就行,我们要改变那些读者的阅读习惯,从左边往右边读,其实更容易做到一目数行。你们要知道,大多数人的时间还是很宝贵的。”

    他们只能记下来。

    除了这些外,林哲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想法。

    等他们听完林哲说的才离开。

    。。。

    这些主编和编辑还是很拼命的。

    回去商量合作后,经过多次重新排版,一开始从左边往右边排版,在民国时期就有出现,但是,这些老一代的知识分子确实很难习惯。

    他们慢慢也发现,确实按照老板说的那样,这样要比右边往下读要舒服许多。

    其实,看多了,也慢慢习惯了。

    除了删掉东方日报的致辞,这些无关重要的内容外,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全部都是那部小时的内容。

    然后第四版,确实是招聘广告信息。

    现在都不用找林家。

    林哲的红牛公司和林哲的二木物产集团都有许多职位需要招聘的。

    第四个版本,几乎都是应聘职位,将近上百个招聘信息,可以说非常有价值。

    现在,如今这些主编再看的时候,发现相比起下午送给老板看得初版内容,确实丰富许多,一方面小说好看,毕竟这是古龙,甚至香江武侠小说里面很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小说,这会吸引到许多读者。

    另外那些招聘广告,会是吸引到更多人注意到这一份广告。

    其实,这一份招聘广告里面,还注入了红牛公司的广告。

    在他们再次把排版好的内容送去见林哲的时候,林哲拿过去看完后,说道:“这还算是不错,如果没有出现错字,那么就可以按照现在进行印刷,初次印刷十万份吧。”

    “老板,十万份?怕是卖不掉!”

    一位主编急忙说道。

    “相信我,不但不会买不到,相反还不够卖。而且,定价为0.1港币一份,我想会非常受欢迎。”

    这几位主编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他们拿到报纸回到印刷厂,开始和印刷厂工人连夜加班进行印刷。

    如果第一次出版就可以卖出十万份,那确实在香江媒体报社界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当晚,无论是报社的工作人员,还是印刷厂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加班印刷。

    一直到下半夜的凌晨四点多。

    十万份上市初版的《东方日报》终于印刷结束。

    看着这些散发出墨香味的报纸,其实是东方日报工作人员和印刷厂工人的一天劳动成果和心血。

    他们自然希望成功。

    如今报纸已经印发出来的时候,林哲让人送去红牛公司,在让那些经销商过来拿货的时候,顺便把这些报纸拿去卖出去。

    报纸的提成暂时是没有的。

    因为上面涉及到红牛的广告,这些经销商依靠红牛已经赚了不少钱,所以都是很重视。

    很快,十万份报纸连同那些红牛一起被拉走。

    没有多久,许多人像往日那样去购买红牛的时候,老板都会推荐购买一份《东方日报》。

    价钱不贵,也就是0.2港币一份。

    但是,上面的内容很丰富。

    除了精彩的连载小说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招聘广告信息。

    一开始,那些购买红牛的顾客还没有当回事,后来他们发现报纸内容真的不错。

    最关键,他们发现报纸居然是从左边往右边读的,而且,如果有些看不懂的字,还有解释,这样方便一些文化不高的读者阅读。

    东方日报也就在这些读者中传播出去。

    而且,很快,他们发现真的不够销售。

    那些销售红牛的小贩,他们和那些卖报童一样,一边销售红牛,一边卖《东方日报》,而且他们还有一点提成。

    不到大半天,那十万份《东方日报》居然全部都卖完了。

    林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已经吃完早餐,正在书房那里。

    东方日报和印刷厂那边继续加大印刷。

    一直加大印刷到二十五万份的时候,才没有更多的购买者购买。

    但是,这一份《东方日报》在那些工人阶层,包括码头,街头,公交车上,其他公众场合相互传阅。

    实际上,更多人是每个人人手一份,因为许多普通人想从上面的招聘广告那里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