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五章赏格开多少
    “城池丢了。”孙承宗听到这几个字,心中怎么也不敢相信陕北的官员,竟然胆子大到了这种地步,先前还以为是锦衣卫夸张了,现在看来陕北的乱子不小,毕竟,丢失城池,这么大的事,想瞒也瞒不住,只要派人一调查就清楚了,唯一的可能就是仗着天高皇帝远,联手瞒着京师,难怪陛下对文官士林越来越不信任。

    “这次他们幸运,收复了失地,如今王二还在流串,要是他们不能平乱,得乱到多大才会奏报,到那时,内阁可有办法轻松收拾他们留下的烂摊子。”如今,西北的刀客已经跨上马,挥舞着大刀砍向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要不了多久,就会把大明腹部絞乱。

    朱由校心中想着,语气平静,孙承宗还是从中听出了杀机。

    “孙阁老,对于此事内阁如何处置?”朱由校问道。

    “此事当派员切查,陕北巡抚杨鹤知情不报,夺职,失地县令下狱,论罪。其他由钦差酌情处理。”孙承宗说道。

    “此事就由内阁商筹着办吧。”朱由校对如何处理并不关心,处理了一个,换上的一个,用不了多久,还是一个鸟样,完全不起作用,大明到这种地步,根本不是动一两个人就能改变的,要不是自己是皇帝,朱由校都想揭杆了。

    “陛下,东江镇毛文龙毛总镇又催响了!”孙承宗换了一个话题,在顺着陕北民乱聊下去,孙阁老怕自己的这个学生又要作妖。从衣袖里拿出奏折,递了过去。

    朱由校翻了翻,就放在一边,“毛文龙真是敢开口,东江镇究竟有多少兵丁,就敢要这么多钱粮。”想了想,又说道,“让登莱巡抚袁可立着情处理,派员点核后,实发粮饷。”

    孙承宗没想到朱由校竟然愿意给东江镇发饷,虽然让登莱巡抚负责,以登莱的体量,自然没有多少,可也表明了陛下还是愿意支持东江镇的。

    “陛下,如今户部空虚,太仓无银,东江镇在发实饷,难以周转。”孙承宗说道。

    “那就发半饷,通晓东江镇诸兵将,要银子要官职,朕这里有,只要他们能拿建奴的头颅来换,一个真建奴的头颅五十两,就看他们有没有本事挣了。”朱由校说道。

    “陛下,如此赏格,是否太高了?”孙承宗说道。

    “蛮鞑的头颅都值四十两银子,东北建奴五十两不值吗?无重赏,哪来的勇夫?”朱由校说道。

    “陛下,当倡导将士们忠君为国,有忠义之心,自当奋勇杀敌。”孙承宗说道。

    “将士忠义,奋勇杀敌,更该重赏,这是他们应得的,只要立有战功,高官厚禄,朕不领赏赐。”朱由校说道。

    “陛下,非是老臣有意反对,如此赏格,太仓负担不起。”孙承宗摊牌了,不是我不同意,而是没银子。

    朱由校道,“朕倒是希望这赏格能发出去,东北建奴才有多少甲兵,辽饷以百万两计,百万两要拿多少头颅来换?”

    孙承宗没办法继续下去了,要是在说下去,不知道这位爷会不会打辽响的主意。

    “陛下,东厂魏厂公私自在运河设卡,与民争利,还请陛下下旨,撤销税卡,召魏厂公回京。”孙承宗感到魏忠贤太胆大妄为了,要不是他私自设卡,漕运总督又怎么会带兵去与他理论。

    “召回东厂厂公,可以,撤销税卡,也可以,只要你们能收上足够的赋税,补足岁用就行,不要跟朕说,再在小民头上加税,朕不想官逼民反,流民便地。加商税,减少士绅优免,都行,只要内阁能做到,朕立刻召回大伴。”朱由校说完,拂袖而起。

    ……

    登莱巡抚袁可立站在船头,望着远方的岛屿,心中想着这趟差事该如何完成,即少花银子,又能对京师与东江镇都有个交代,毕竟,按旨意,粮饷的大头要从登莱方面凑的,这年头,登莱方面也不容易,自己挤挤扣扣,好不容易凑了一点,大部分都在身后的船上了。

    不一会,皮岛到了。

    毛文龙顶盔掼甲,站在码头迎接着登莱巡抚袁可立,身边一帮义子亲兵簇拥着,码头外,布满了兵丁。

    对于登莱巡抚袁可立,毛文龙还是很尊敬的,毕竟有一个能不时弄到点粮饷的巡抚,对东江镇抱有善意的巡抚在登莱,对东江镇实在是太重要了,前些时,传出来袁可立受到排挤,可能不再担任登莱巡抚,把毛文龙都吓了一跳,袁巡抚真的去值,谁知道换个巡抚会如何对待东江镇,没有登莱的支持,东江镇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载着登莱巡抚的钦差坐船刚靠岸,毛文龙给足了面子,抢先几步上前,半跪在地,“臣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参见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