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6章 梁国六部尚书 历史名臣(二更求订阅
    第166章 梁国六部尚书历史名臣(二更求订阅

    中书省长官-一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一一侍中,尚书省长官一一尚书令。

    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

    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颁发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

    中书省以中书令二人为长官,又以中书侍郎二人为副长官。

    重要的属官有中书舍人,掌参议表章、草拟诏敕及玺书册命等。

    中书舍人因职掌的特点,可以接触机务要政,并01可以对政务提出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签署自己的姓名,称为“五花判事”。

    属官还有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又有右补阙、右拾遗也是讽谏建言之官。

    接下来,就是宣布众人的任职。

    这个任命,是方岩和众人商议之后,综合考虑之下的结果。

    中书令为管仲,辅佐方岩处理国家大事,制定政策,草拟诏敕。

    这个职务需要方岩的心腹才可以。

    门下侍中一一田丰。

    田丰是一个正直,刚强的人。

    尚书令一一刘穆之。

    执掌六部,负责朝堂运转。

    吏部尚书——梅尧臣。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方岩必须交给自己的亲信。

    户部尚书一一李纲。

    李纲是宋国的丞相,位高权重,为人正直。

    李纲也是被掳掠到金国的人物之一。

    十分憋屈。

    甚至想以身殉国。

    但是宋徽宗,宋钦宗还在,他怎么敢先走一步。

    李纲心如死灰。

    但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率领骑兵前来,力挽狂澜。

    李纲看着勇猛无比的项羽,看着驰骋而来的霸王铁骑。

    神采奕奕。

    如果大宋也有这样的军队。

    怎么可能会被金国打败。

    李纲等人被项羽挟持回到汴京。

    当再次回到汴京,众人都忍不住喜极而泣。

    哪怕是蔡京,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他甚至有一种想要出家的念头。

    在金国那段时间里,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李纲历史上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绍兴十年病逝,追赠少师。

    淳熙十六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随着宋徽宗等人投降,禅让,李纲等旧臣,自然也归入方岩麾下。

    礼部尚书一一欧阳修。

    兵部尚书一一王寅。

    刑部尚书-一袁武。

    工部尚书一一章惇。

    其中欧阳修是北宋投过来的,王寅更是看着方岩长大的,文武双全。

    袁武是早先投靠方岩的一批人。

    至于章惇,也是宋国遗留的名人。

    此人十分有才华。

    章惇是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书法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

    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

    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对江460南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入阁参与熙宁变法。

    旧党掌权后,章惇反对废除新法,出贬汝州。

    元祐八年,章惇拜相执政,严刑峻法,控制言论。在政治上,贬斥旧党,流放诸臣;在地方上,设置晋宁军与陇右节度军;法令上,恢复熙宁旧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废除诗赋,代以二经;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厮啰;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造成深远影响,强硬态度导致辽军南下,几乎引发宋辽战争。

    然而,联合于阗并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