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四章 公叔阳,小李子,来尝尝本公子的拉面!(求鲜花,求评价票!)
    咸阳西郊,一农舍,炊烟袅袅!

    狗蛋正在用嘴吹着灶台里的火,却被扬起的灰烬呛着了。

    他的嘴巴上全是锅灰,黑乎乎的,像是长了两道胡子,样子十分有趣。

    妇人背对着狗蛋,正在砧板上切着野菜,过了一会,走到房梁下,割了几刀肥肉,来一道野菜炒肉!

    秦朝生产力低下,一把菜刀还要三户人家一起共用。

    狗蛋他娘切完野菜和猪肉,就把菜刀送回给二狗子家。

    她进门这才发现狗蛋脸上就像只花猫。

    她用手指抹去狗蛋脸上的锅灰,会心地笑了。

    “来,孩子,你去搬些柴火来!娘来生火!”

    说着,妇人蹲下,掰断了几根指节粗的树枝,拢了拢地面上的树叶,塞进灶膛里。

    很快,灶膛里冒出缕缕白烟,火生起来了,伴随着噼啪声。

    深秋,天干物燥,柴火十分容易点着。

    陶锅开始慢慢变热,里面的生米也发生着细微变化,膨胀,散发着纯粹的食物香味。

    一会儿,狗蛋把柴火都搬进来了。

    妇人利索地将细一些的柴火用手掰断,稍微粗些的,只能用脚蹬。

    这灶台十分简易,就是用土和着水垒起来的,灶膛的柴火也不能放太多。

    火力十分有限!

    好久,米饭才烧熟。

    妇人又用陶锅炒了野菜咸猪肉,香气弥漫在整个房屋。

    “孩子,饭多吃些!”妇人将自己陶碗里的饭又拨了些给狗蛋。

    “娘,你也吃!”

    “还有,多吃些肉,人是要吃些油水的。”

    “这块肥!”妇人将一块肥肉往狗蛋的碗里夹。

    许大良去世之后,娘俩相依为命。

    狗蛋是个懂事的孩子。

    虽然只有七岁,但是,懂得照顾娘亲。

    他又把这块肥肉夹回到妇人的碗里,两人相互谦让。

    “娘,你要多吃点,爹走了,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妇人泪眼婆娑,放下手中的碗,用手抚摸了下狗蛋的脑袋。

    “乖孩子!”

    “娘,我以后要参军,我要杀敌,这样就能加官进爵了!”

    “娘以后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傻孩子,参军打仗,哪有这么容易的!”

    “娘不想你有多少成就,只要你平平凡凡,守候在娘身边,娘就知足了!”

    “娘,我听你的。”

    “嗯,吃饭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两人坐在树墩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饭。

    这是用赈灾粮做的第一顿饭,吃着真香!

    长安府。

    系统奖励大秦百万斤的小麦,公子立这才想起,狠狠地拍了自己的脑袋:“我这倭瓜!”

    “我怎么忘了有小麦的存在啊?!”

    “有小麦就有面粉,有面粉就有面食了!”

    “放眼中外,面食就占据了美食界的半壁江山。”

    比如,各种面(拉面,刀削面,热干面),面筋(辣条),油条,面饼。

    缘于战国,兴盛大秦的锅盔就是实打实的面饼,也是大秦为数不多的面食。

    在战国时期,军队的粮草运输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交通工具不够发达,甚至在运粮期间会被其他部队攻击。

    另外一个方面,古代做饭技术或者设备主要靠锅,但是锅的使用会暴露行军轨迹,这对于古代作战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为了克服行军的种种困难,锅盔也就应运而生。

    如今的公子立,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想解解馋。

    “要不,来碗拉面?”

    于是,公子立跑到膳房里,翻箱倒柜找小麦。

    他的动作特别大,差点被刚进门的炊工误认为是小偷闯入。

    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位疯疯癫癫的公子,炊工这才舒了一口气。

    “公子,你这是要找什么?”

    “这膳房里就没有小麦?”

    “公子,大米和小麦都在这瓦缸里?”

    “额!不早说!我还找了半天。”

    “额!”炊工没有作答。

    “府上有磨坊吗?”

    “公子是要磨多少小麦粉?”

    “不多吧,也就十斤吧!”公子立回答道。

    然后,他又自言自语道:“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小批量试试!”

    “这就交给小的吧?小的等下就给公子带回十斤面粉。”

    “行啊!”公子立在膳房里呆着,东瞧瞧,西瞅瞅,看到些干果蜜饯,就往嘴里塞,那个惬意!

    一个时辰过去了。

    炊工抱着一陶盆的面粉回来。

    “哟,回来了!”公子立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穿越前,公子立搜刮着脑海里对拉面制作的方法。

    “上次看到舌尖上的中国好像有说拉面的做法。”他自言自语道。

    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

    公子立卖力地和面,不久,打出面穗,然后,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

    一旁的炊工默默地看着公子的表演。

    鹰兵卫领事公叔阳,刚处理完事务,正前去书芳苑找公子立。

    经过膳房时,他听到一阵阵摔打声,便谨慎地推门。

    只见公子立脸上沾满了面粉,整个模样看起来就像一位拉面师傅。

    这时,他将面团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

    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

    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抻拉,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

    总共拉成六十四根。

    陶锅的水已经煮沸。

    公子立,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

    最后,浇上已经备好的面汤,撒上葱花,再来一勺辣椒油。

    完美!

    这哪是下面条,这简直就是表演杂技!

    一面团神奇般地分出六十四根。

    看着这汤色,炊工和公叔阳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公子威武!”

    “不过,是做了一碗面而已,谈不上威武!”

    公子立拍了拍沾满面粉的手。

    “公叔阳,小李子,来,尝尝本公子的拉面!”

    PS:弱弱地问一句,这本书还有人在看吗?

    在看的大大,麻烦给朵鲜花,给张评价票支持下!

    海绵快坚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