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百零九章 学规矩迎御赐
    对方来的也早,天才蒙蒙亮门口就停了一辆驴车,从上边下来一个身穿靛蓝袄裙,年纪大概在四十上下的女人。

    与她一起来的是一个赶车的小太监,把人送到后进门喝了杯茶就去给宋叶箐磕头道了声喜,然后揣着德西递过去的红封银子架起车直接回了大部队所在的驿站。

    使者还未动身,因为昭州城里的大大小小官员只要有心,都会去驿站里拜访,有些就算是避嫌,自己去不成也得派下人带着礼低调的走一遭。

    那些爱钻营想上进却苦于没有门路的,都铆足了劲往使者这里跑,就盼着对方回了京城能在皇帝或者上峰面前提一提自己。

    城里人多眼杂,就算有什么私下的交易往来,在城外的驿站做是最合适的。

    这时候使者身边上上下下都能得到不少的好处。

    红封里边是六钱银子,不算特别多,但对于这种大清早就被指派出来赶车的小太监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

    宋叶箐与何言信对给人赏钱这种事到底是一知半解,靠着记忆里那些经验不够用。还是询问了德西的意见去找了红纸来包了一些数量不等的银子和铜板,以备不时之需。

    大户不是那么好当的,也就是近来玻璃厂的收益可观,不然给个赏银都得给穷。

    “嬷嬷请里面坐。”宋叶箐见对方略有些拘谨的样子,把人带进会客厅。“家里正打扫卫生有些乱,您别介意。”

    人是宫里出来的,还需要对方教导自己礼仪,这时候可不能让阿花他们来接待,只能宋叶箐自己来。

    “宋小姐这是哪里的话?您这么说就折煞奴婢了。”海嬷嬷从只坐了一半的椅子上站起身又行了个礼,搞得宋叶箐只能来扶她。

    因为只相处很短一段日子,而且不是自己人,所以宋叶箐也没有为难人,非去让对方改变自称奴婢的习惯。

    结束了一番你来我往的客气后,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宋叶箐的海嬷嬷开口道:

    “您唤奴婢一声海嬷嬷就成,也是拖您的福,奴婢才能来这繁华的昭州城见见世面。”

    这也就是客气话,在古代,若说繁荣,哪里都比不上国都。

    时间还早,外边打扫卫生的正热火朝天,要教礼仪也不在这一时半刻。

    于是两人聊起来海嬷嬷从京城到这昭州一路来的所见所闻,宋叶箐绝对是个很好的听众。

    海嬷嬷从十岁就被卖进宫,皇宫虽大但也不是能随便走动的,所以在来昭州的路上说是折磨人外倒也有许多趣味。多少太监宫女一旦进了宫门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过。

    宋叶箐也从对方这里得知了许多外边的事,尤其是如今齐州的变化。

    旱情虽没有缓解,但朝廷已经在尽力补救,只是这次齐州元气大伤,若想恢复到曾经可能得等上几年了。

    海嬷嬷能在宫里生存了小半生,不说活成了人精,但也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于是即便宋叶箐再不善和陌生人打交道,两人间的气氛也是一片和谐。

    对彼此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厨房里秋娘的早点也做好了。

    吃完早餐两人才进了内院开始教导之事,宋叶箐聪慧,海嬷嬷也认真,所以进展很好。

    海嬷嬷从宫中出来是带了作伴的小宫女的,但没有随着一起来。一个人倒也好安排着在家里住下,用对方的话来说就是做奴婢的住哪里不是住,她不挑。

    时间很快到了正日子这天,别院外来了不少人,最近人们来往可谓是络绎不绝,这里仿佛成了景点般。

    这里的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昭州,皇城更是遥望不可及的。

    甚至有那爱热闹的从远处的村子辛苦走来,就为了看看从皇城来的使者风采,人们都想来涨涨见识,到老了也是个很好的谈资。

    就连书院都给学子们放了假,所以周际川也回了家。

    为了彰显皇家风范,整个流程都极为庄重和繁琐。

    由于正房牌位等等都在内院,于是这个平日里只有一家人常在的内院进了不少人。但更多人只能在外院,甚至门外、围墙根听听声。

    气氛很是肃穆,使者声情并茂的说着对宋叶箐的赞美,但更多的还是宣扬着皇帝是多么的英明神武,皇恩浩荡。

    宋叶箐在身后海嬷嬷的提醒下拜了又拜,都不知道拜了多少次才从前使那里接过主要的御赐之物,是一本黄色绸缎封面的册子,其他东西都随着流程搬进了堂屋。

    之前何言信和她还讨论过会不会送一块牌匾来,结果并没有。

    整个流程持续了一个时辰,使者才退到外院的会客厅里小坐半刻。

    即便宋叶箐才是主角,但作为世俗意义上的“一家之主”,何言信才是在外陪客交往的人。

    但宋叶箐也无法闲着,因为有不少女客前来,这些人大多都是小官之妻,但人家带着礼物来,总不能把人拒之门外,于是她只能让阿花带了人进内院。

    好在何言信有先见之明,提前去孟家借了几个下人来帮忙。陈娘子也起了个大早带着丫鬟和小姑子进了内院帮着宋叶箐一起招待女客。

    管家是大安很多女孩子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尤其对于有些家底的闺秀来说。

    孟家离了京城,孟玉晴今后的姻缘大概率是不会有以前好了,但管家这种事还是得学的。

    再说她也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也该多露露面让外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娘子。所以陈娘子才会带了她来,这是不可多得的攒经验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沈琴琴也带着人来帮忙,她相公也在外头帮着何言信。

    使者一行人没待多久便辞别往城里去了,大部分人也跟着离开。

    对于使者这样地位的人,宋叶箐他们那点子家底可喂不饱对方。

    于是在旁敲侧击的跟海嬷嬷打听了一些消息后,两人没给使者以及前使等人封红包,而是挑了一些玻璃用具送了几套。

    用何言信的话来说就是,人家大老远的来一趟怪不容易的,不好叫人空着手走。

    前使那还额外给了十颗宋叶箐做的灵厄丸,不过是找了机会避开人私下递过去的。

    药丸体积小,不容易引起外人注意,里边还标注了服用方法和效用。对方是武官,送这个正好。

    因为海嬷嬷是在宫中当差,药丸玻璃餐具啥的也不方便带,给封了八两银子。

    也就是刚刚使者念皇帝给的礼单里边有五百两银子,不然宋叶箐还真没法这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