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息传来皇帝崩
    <sript><sript>

    “我可以的!我向您保证。”他重重点头。

    “那这本书就送给你了,就当是谢礼。”何言信笑着把买的其中一本书推过去。“你可要好好教他啊。”

    在书肆时,他见周际川眼神扫过同一本书好几次。

    虽然对方很克制,但还是被他看出来了。

    于是何言信拿起那本书,记起原主以前在学堂里读过。

    最后他也没问周际川要不要,直接拿了。因为开口问,对方一定说不要。

    周际川把视线移到书上,似是不敢置信般,瞪大了双眼。接着就跪下来磕了个头。

    “何大哥,你们的恩情小川永生永世铭记在心。我一定教好弟弟,今后一定报答你们。若我忘恩负义,定不得好死!”

    他许下誓言。

    周际川从未想过自己还能有重新读书的一天,万番思绪堵在心口。

    何言信抽抽嘴角,“不是都跟你说过了,不许再跪,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

    这次只是给了他一本书就这样,要是他知道今后他们还想送他去上学的话,那得做出什么来?

    宋叶箐跟他之前谈过周际川的问题,一致认为就这样把他放在家不妥。

    十四岁,在现代也就是读初中的年纪,人生刚刚开始。总不能每天叫他干活,带孩子。

    所以两人打算等稳定下来后,把他送学堂里边去。

    虽然对方早早就辍了学,以后也不一定能考上科举。但多读点书就是好的。

    周际川知道他们不喜欢跪来跪去,只是他今天实在控制不住。

    现在听闻何言信的话,也就连忙起来了。“抱歉,我只是…只是……”

    他垂手而立,察觉自己又做错了事,有些窘迫的红了脸。

    “坐下吧,以后牢牢记住就好。”何言信挥挥手,又说道

    “别忘了我跟你宋姐姐对外一直说你是我们的什么。”

    周际川沉思片刻,触及记忆,焕然大悟。

    对啊!他们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一直都说这是家里的弟弟。

    他之前不敢把这话当真,这么美好的事连想都不敢想。

    可今天何言信等于是明说了。于是周际川情绪彻底崩溃,流下泪来。

    唉!这孩子心思实在是过于敏感了。

    何言信无奈。起身离开书房,让他一个人在里边消化情绪。

    宋叶箐领兄弟俩到里边睡午觉去了。

    他得处理买回来的猪油,努力搞钱才是硬道理。

    没过多久,周际川就收拾好情绪,眼眶红红的出来帮忙了。

    何言信做肥皂也没避着他。因为确实需要帮忙,而且如果对方学会了,今后也是一个能让他吃饱饭的手艺。

    两人在外边忙得热火朝天,里边的宋叶箐也没睡。

    她正在看医书,时不时用笔在笔记上写写记记,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死皱着眉。

    她的基础并不薄弱,再怎么说也学了很多年。

    但医学这种东西终究不是一个人就能研究懂的,得有老师在一旁答疑解惑才行。

    或许她可以试试到城里的医馆那求人解答?

    但人家会理会自己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么?

    大安也有医女,但只有高门大户才养得起,且专攻妇科,只给女眷看病。

    除略懂医术的稳婆外,民间的大夫基本都是男的。

    宋叶箐明白,她这条路一定会走得很艰难。

    可那又如何?她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人生来就是要攻破路上大大小小的难,才能越走越高的。

    山不就我我就山,得给自己打出点名声,才能顺理成章叫人放在眼里。

    宋叶箐在心里默默计划着今后该怎么做。

    但如今还是要苦学理论知识,她继续沉浸在浩瀚无边的医学世界。

    这天,何言信去城里交肥皂回来,刚进门连口水都没喝,就拉着宋叶箐急急进内院。

    “怎么了?”她正晾衣服呢。

    何言信缓了口气,告诉她“皇帝驾崩了,还是前世那个时间。”

    昭州离京城有些远,飞鸽传书,快马加鞭也没那么快。

    所以消息到时皇帝已经死了快一个月了。

    “还有皇帝死前几次强行召齐王进京,齐王装作不知道,最后一次派的钦差好像被他扣押在了齐州。看这样子是打算硬刚了。”

    齐王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进京等待着他的是什么,他门清,自然不敢去。

    “所以这是要打仗了?”宋叶箐实在想不明白,当藩王哪点不好?非得去争那个位置。

    “是啊,也不知道会不会像前世那样,打个一年半载的。”何言信默默说完,又反驳自己道

    “应该不会了,这次齐王的兵力绝对不足。”

    至少他们离开齐州后,得到的消息里对方并没有封关。人肯定跑了很多。

    而且这次朝廷抢占了先机,早有防备,不会任由他蹦跶。

    再加上他俩用无人机放的那些言论,早已随听到过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大安。

    之前何言信在街上还听到过有人议论齐王不仁,老天降罚呢。

    就连孟舒瑞来家里时,也跟他聊过这件事。

    何言信脸不红,心不跳的附和着,半点没有始作俑者的样子。

    孟舒瑞可是个读书人,他痛骂齐王为臣不忠,为子不孝,野心昭昭,该遭天打雷劈什么的。

    他爹跟叔叔都被朝廷流放了,他对朝廷跟皇帝却没有半分怨怼,可见古代忠君思想有多牢靠。

    不过由此可见,齐王在大安这名声可谓是烂得透透的了。

    就是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人推波助澜。

    “希望能早点结束吧。”何言信叹了句。

    该做的也做完了,他也只能在这由衷的表达一下。

    灾民问题在前不久就有消息传来,朝廷已经着手处理了。

    朝廷派二十多个钦差到各处赈灾,下发圣旨与本地官员共同协理。

    跟前世一般,给灾民发粮,然后分成小批次就近安顿。

    由于是冬天,灾民也没钱没力气去盖可以遮挡风寒的房屋。

    于是官府把人安排在百姓家空置的房屋里。

    等到开春,灾民必须离开房子,自己盖房。

    若不离者,主人家可报官出示房契处理。

    这么做确实有些隐患,但也是没办法。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