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02,姐姐考小孩背诗
    202,姐姐考小孩背诗

    小豆丁愣愣地看着苏青。

    苏青也看着她,又夹了一筷子折耳根,然后刨了壹大口饭,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看着青小舅舅吃的这么香

    小豆丁“嗷”的一下,仰头哭了出来。

    她十分伤心,自己是不是出毛病了,为什么青小舅舅吃着很香,自己就吃着很臭呢?

    想到这,小豆丁更难过了。

    “你又逗她”

    姐姐嗔怪地瞪了苏青一眼,又看了看小豆丁只干嚎而不落泪的小脸,顿时又笑了起来。

    苏青乐呵呵道:“这个猪脚真不错,尤其是猪脚皮煎炸的恰到好处,既不会干脆失去了嚼劲和原味,也没有那么油腻了。”

    姐姐也夹了一筷子吃,点了点头:“不错是不错,就是有些费油!”

    这个年代,油是很珍贵的东西。

    一碗白饭,加点酱油,加点猪油,就是一碗美味的猪油拌饭;

    用油来煎炸食物,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

    当然了,姐姐是为了给饭店11试新菜,以后用油都是公家的,所以倒也不心疼。

    “家里缺油吗?”苏青说,“要不要我给你弄一块猪板油过来?”

    苏青卖了很多猪肉,但也给自己留了一部分猪油;

    不仅如此,他还留有牛油,牛油也是很香的,川渝的很多老火锅便是牛油锅底。

    但唯独羊油他没有留。

    羊油主要积存在羊尾部,所以也叫羊尾油。

    这玩意儿膻的要命,一口下去,那个腥臊味直冲脑门。

    就算很多吃羊肉的本地人,在吃羊尾油的时候,都是用吸的,不会去咀嚼,可想这东西有多难吃。

    所以,羊尾油在网上便多了一个戏称,美羊羊尾部的油

    小豆丁扯着嗓子干嚎了几声,发现没有人理自己,吸了吸鼻子,也不嚎了。

    作为一个勇敢的小朋友,就应该不怕困难。

    于是她又夹了一筷子折耳根塞进嘴里,大口咀嚼。

    “呕哇好难吃嗷呜”

    小豆丁又吐了,好吃的吃不了,她更伤心了。

    姐姐又好气又好笑,直接把桌子上的折耳根放到了苏青的面前,不让小豆丁去夹了。

    “吃不下去就别吃,你一边吃一边吐,一边嚎是什么意思?”姐姐训斥道。

    “明明明明明明是好吃的我为什么不能吃啊”

    小豆丁不服气,看到好吃的却不能吃,真的好气啊,为什么青小舅舅能吃呢?

    苏青也不夹折耳根了,这东西是小菜,哪能一直吃?

    他夹起一块猪脚,好心提醒道:

    “你这个鱼唇的小孩,你要是继续和折耳根较劲;

    “我就先把猪脚吃完,再把腊肉吃完,让你一直和折耳根较劲!”

    小豆丁这才回过神来,愣了一下,自己怎么变成了一个鱼唇的小朋友了?!

    一点也不机智勇敢,好东西都要被可恶的青小舅舅吃光了

    小豆丁嗷呜一声,沮丧全无,瞬间化身干饭人,进入美食结界。

    “哎”姐姐叹气,捂头,一脸无奈道:“真是又贪吃又憨啊,一点也不像我!”

    顿了顿,她看向苏青:“都说外甥像舅,和你小时候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咋就说道我身上了苏青看着捂头叹息的姐姐,你真是没有一点数啊。

    “你要再这么说,我就要给你出数学题了!”苏青威胁。

    “呵呵,读了高中就了不起了是吧,欺负我小学文化!”

    姐姐哼哼一句,从这个话题揭过了。

    吃完了饭,姐姐想起这些天小豆丁一直在苏青那里接受启蒙教育;

    便生出了考一考她的心思,让小豆丁背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虎露水,横掌拨清波!”小豆丁脱口而出。

    这首诗,何雨水教了她好多次,已经倒背如流了,就是口音一时没改过来。

    不过,这一点无伤大雅,孩子说话,有点孩音很正常,这叫奶声奶气。

    姐姐就没听出来,还表演了小豆丁,给了她最爱吃的大白兔奶糖。

    “然后呢,还会背其他的诗吗?”姐姐又问。

    在她工作的饭店里,就有个同事,一直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

    能背唐诗三百首,还会什么《长恨歌》、《琵芭行》这种她都没听过的东西。

    每当谈起这个话题,姐姐就只有沉默了,看着那群老娘们儿表演。

    “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小豆丁板着小脸,脱口而出,气势很足。

    这也是何雨水教的诗,她已经回背了。

    姐姐点了点头,然后等小豆丁的后续。

    苏青则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对小豆丁这种不用心的小朋友而言,背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就像她当初背《咏鹅》一样,一开始翻来覆去的也只会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一句。

    而这次,她只背了开头和结尾,中间那部分估计是忘了。

    小豆丁觉得自己已经背完了,抹了抹嘴,就要出门去玩,这个时候正是院子里小孩扎堆的时间,却被姐姐一把抓住。

    “然后呢?”姐姐面无表情的发问。

    妈妈的样子有些可怕,小豆丁很耐心的重复了两遍:“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背完,小豆丁看向姐姐,一脸无辜。

    姐姐黑着脸不说话,这首诗,即便她只有小学文化,却也能背的出来。

    而且,就算没读过书217,也该有常识吧,正经的诗,哪有就两句的?

    “老姐,她背完了!”

    唯恐天下不乱的苏青在一旁提醒。

    小豆丁背的这首诗叫《草·赋得古草原送别》。

    课本里,一般只要求背诵前边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后面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是不要求背诵的。

    可以说,这首诗原本就被砍去了一半。

    现在到了小豆丁手里,又被砍去了一半,只剩两句了。

    “离离原上草,中间缺两句,后边才是春风吹又生,你把中间漏掉的背出来!”姐姐说道。

    “离离原上草,中间缺两句,后边才是春风吹又生!”

    小豆丁机智又勇敢,一下子就记住了,大声重复了两次,“离离原上草,中间缺两句,后边才是春风吹又生!”

    “库库库”

    一旁看戏的苏青,发出杠铃般的笑声。

    姐姐转头瞪着苏青,教育小孩时,如果旁边有个看笑话的,那家长就会特别没面子,这也是很多小孩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姐姐盯着苏青,面无表情,道:“是不是你只教了她两句,想让她出丑挨打!”

    “怎么可能?”苏青说,“我像是这样的人吗?”

    姐姐毫不犹豫的点头:“非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