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125,鱼唇小孩独特的放鞭炮方式
    125,鱼唇小孩独特的放鞭炮方式

    推开门,当苏青抱着收音机进屋的时候;

    坐着一边烤火,一边织毛衣的姐姐,惊讶地合不拢嘴,脸上的表情也严肃起来了,审视着苏青。

    苏青当然知道姐姐在想什么。

    无非是这么一笔巨款从哪里来的?

    从六月毕业分配工作开始,到现在的年底;

    满打满算,他也才工作半年时间。

    每月工资二十七块五,刚买了自行车,哪还有钱买收音机?

    姐姐不是叁大爷,对这些东西的价格没有过多关注,但收音机再便宜,也得几十百把块钱。

    自己愚蠢的弟弟哪来的钱?

    说难听点,这年头,出去抢劫都不可能抢到这么多;

    谁家都是苦哈哈,出门走路口袋里有几毛钱就不错了。

    所以姐姐一脸严厉,质问道:“钱哪来的?”

    “这都是我赚的!”苏青说的理直气壮。

    “赚的,赚什么的?你那点工资?”

    姐姐不信,板着脸听他解释:“那就说吧,怎么回事?”

    “这些天去黑市逛了逛,低价收了些小玩意儿,然后再转卖出去”

    “什么小玩意儿?”姐姐不依不饶。

    苏青开始现场直编:“这不冬天了吗?

    “故宫那边为了给员工发福利,向单位员工出售清朝带棉的盔甲御寒。

    “据说都是乾隆时期八旗骁骑营装备,每件折价五角钱,每位员工限购五套。

    “有很多双职工家庭,买了十套,打算把盔甲拆了,取里面的布和棉做衣服。

    “我看到了,就买了一些,再高价卖给了一些遗老遗少,毕竟这是他们祖宗穿过的”

    苏青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把姐姐说的一愣一愣的。

    其实,这也是事实。

    这个年头,对古董可不感冒,土不拉几的,不好看,还不吃,留着何用?

    卖盔甲的事,故宫也确实干过。

    清乾隆时期铠甲趋向华丽,京城偏冷,驻防京师的八旗骑兵制式铠甲基本统一为棉甲。

    这些棉甲外层多用牛皮、绸缎缝制,布满金属甲钉,内层由棉花浸水压制等。

    以明制为例,一件棉甲,往往需要耗费棉花7斤。

    最开始,清朝遗留盔甲曾有数万,后来因懒得维护,再加上盔甲里有大量的棉

    有人提议,这玩意儿留着也没用,干脆给员工谋福利,所以就有了上面所说的限购郑策。

    所谓的福利,倒不是让员工穿盔甲上班,而是面准了盔甲上的原材料——棉布。

    现在这年头,棉花和布匹十分匮乏。

    员工购买铠甲后,可抽取其中的丝棉,做成御寒的棉衣棉被,以此应急。

    而不少金属部件则被当作废品贱卖。

    到了后世,这些盔甲有小半都卖出去了;

    也有些有远见的职工,没有选择拆解取棉,而是将其留在了家里,后来都发了财,这东西可价值不菲。

    空气在沉默,结果想像中的暴风雨并没有到来,姐姐只是低着头,手里铁签飞快的挑着线头。

    过了一会儿,她估计想通了什么,开口道:

    “投基倒把,小心点,不要露出马脚。”

    这下苏青惊了,有些意外的看了眼姐姐,还以为会被叨叨一顿,没想到就这!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姐姐并不是那种很固执的人;

    从她平时大包二包往家里拧东西就能看出来

    姐姐放下毛衣,过来对着桌子上的收音机东摸摸西摸摸。

    “这得多少钱啊?”她问。

    “六十五块!”苏青说。

    “嘿嘿,那我先试一下!”

    姐姐笑了笑,给收音机插上电,开始琢磨起来。

    这种玩意儿,苏青也没用过,难以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就看着姐姐发挥。

    姐姐工作的饭店,叫四海饭店,是一个大型酒楼,里面设施很齐全,她对这些是有研究的。

    没几下,她就调好了台,收音机有了动静。

    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

    “恨辽邦打战表兴兵犯境,杨家将请长缨慷恺出征。众儿郎齐奋勇冲锋陷阵,令公他提金刀勇冠三军”

    姐姐大喜:“响了响了!”

    “这是京剧呀!”姐姐凝神听了一会,挠着脑袋冥思苦想着:

    “叫啥来着?哎呀,就到嘴边了,想不起来了。”

    “杨门女将!”苏青接了一句,虽让他对京剧不感冒,但里面都出现了杨门女将四个字了。

    “对对对”姐姐点头:“这个我听过,还是李少春先生唱的呢。”

    随后,姐姐又换了个电台。

    这次是关于国0家大事的,里面在讲鞍钢今年的业绩。

    姐姐再换,很快,就到了唱歌的电台,里面大多是些民国时期上海那边的歌星。

    年轻人都喜欢这一套。

    姐姐也不例外,也不织毛衣了,抱着收音机听一起来,一脸的陶醉。

    “砰!”

    外面传出鞭炮声。

    苏青回头看了一眼。

    姐姐头也不回的说:“肯定是小心在放鞭炮,上次院里面,苏萌和程建军放鞭炮,她眼巴巴的看着,我就给她买了一盒!”

    “会不会炸到手?”苏青对鱼唇的小豆丁表示非常担忧。

    “不怕,这种鞭炮炸到手也不会很痛,你以前玩的时候,喜欢朝天扔,然后用脸接,这不,也没破相嘛!”

    姐姐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道。

    小嘴抹了蜜是吧?

    担心小豆丁用脸接鞭炮,苏青出去看着。

    刚出门,就看着小豆丁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拿着一盒鞭炮跑过来:

    “青小舅舅,我放鞭炮给你看呀!”小豆丁兴高采烈道。

    “放鞭炮有风险,你不玩好不好,不玩,我回去做狗肉给你吃!”

    苏青打心里觉得,这项娱乐对小豆丁是有难度、有风险的。

    小豆丁抿了抿嘴唇,衡量了一下得失,振振有词道:

    “狗狗是我们的朋友,我才不要吃狗狗!”

    “说话就说话,干嘛流口水呢?”

    苏青伸出手指,擦了擦她嘴角的那一抹口水。

    “哼哼我不会吃狗狗的狗狗很可爱,是好朋友,不能吃的。”

    小豆丁努力摇头,又自己擦了擦嘴巴;

    她是个机智勇敢的小朋友,知道就算自己放鞭炮,青小舅舅也会给自己好吃的。

    苏青嘱咐了几句,又去跟着姐姐研究收音机去了。

    因为,收音机的电台里,竟然在播小说。

    现在播的是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这部小说可以说的上脍炙人口。

    就算在后世,那也是享有盛名。

    各种蜀山衍生作品壹大堆。

    很多人认为,这部小说和金老爷子的小说一个年代。

    实际上,它还要更早一些,金老八岁时,这书就已在津门报纸上连载,对后世仙侠小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看着妈妈和青小舅舅对着个铁盒子研究,小豆丁撅了噘嘴。

    “哼我自己玩!”

    拿着打火机点燃了鞭炮,头上的火药被引燃,嗤嗤作响。

    她愣了一下,心一慌,赶紧把右手的打火机,丢进了洗衣台旁边的水槽里。

    然后拿着鞭炮跑到一旁看着水坑里的动静。

    “咦!

    “鞭炮呢?”

    小豆丁看着水坑里的打火机愣了一下。

    然后看向左手。

    食指拇指之间,有一个冒着烟的小鞭炮,还没等她反应过来。

    “啪嚓!”

    鞭炮爆炸了。

    就在她的两根指头中间。

    小豆丁看着自己黑漆漆的手指头,又扭头看了看房间。

    然后就看到了在那里哈哈大笑的青小舅舅,心里一委屈,扯着嗓子嚎啕大哭起来。

    小孩子就这样,没家人在身边的时候,就格外坚强,摔倒了磕到了也不哭。

    但只要家长在附近,那必须扯着嗓子嚎啕大哭一会儿。

    见苏青站在原地,姐姐就知道问题不大,但还是转身问了一句,“怎么呢?”

    “好像炸到手了!”苏青说。

    “哎,倒霉孩子,我就知道会这样,先就叫她不要玩鞭炮的!”

    姐姐毫不意外的说,“炸哪呢,有没有跟你一样用脸接?”

    “”苏青:“没有,鞭炮抓在手上,把打火机扔了!”

    “”姐姐先是无语,然后噗嗤一笑,这是自家倒霉孩子能干出来的事。

    小豆丁在门外,看到青小舅舅和妈妈说话,根本不理会她这个受伤的小朋友,心里委屈极了。

    干脆扯着喉咙干嚎起来,嚎了几声,就变成了“嗷嗷嗷嗷嗷嗷”

    “你快去安慰一下,对了,她上次从你那里带回来的糖,我还留了一点,你拿过去给她!”

    问题不大,姐姐决定继续研究收音机,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小截黑巧克力给苏青,让他去安慰小豆丁。

    “我这还有,你自己吃吧,这么点东西,扣扣搜搜的!”

    暗戳戳的怼了一句姐姐,已报脸接鞭炮之仇后,苏青不等姐姐反怼,就赶紧溜溜球了。

    “德行!”

    姐姐笑骂一句,拿起巧克力,小口小口吃起来;

    这东西,味道真不错,比起威化饼干里的那点巧克力要香醇很多。

    门外,苏青走到小豆丁面前:“哭的真难听,怎么跟狗狗叫一样队!”

    “嗷嗷狗狗是呜昂汪的叫,嗷汪汪汪嗷嗷”

    小豆丁一边哭,一边纠正鱼唇的青小舅舅的错误,明明是上次他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