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85,引领时尚潮流的厂花
    85,引领时尚潮流的厂花

    对于于海棠,苏青是不怎么感冒的。

    她身边的舔狗有点多,所以被捧杀的有点骄横,性格强势

    有种心比天高的感觉,又是个典型的愤青、政治立场太鲜明

    当然,她的命还是比纸厚一点。

    虽然性格强势,让她婚姻不太好。

    但后来过的不差,和姐姐于莉一样,开了家不小的餐馆。

    那时正值改革春风刮起的初期,可以说遍地都是黄金。

    只要舍得放弃铁饭碗,不拿死工资,下海创业。

    到了后世,大多都积累了不菲的家底。

    苏青走进宣传科。

    里面空荡荡,只有寥寥几个女职工在烤火。

    不同于车间工人,宣传科里的基本都是文职,所以年轻女性偏多一些。

    于海棠没有穿土不拉几的蓝色制服,穿着一身粉色小夹袄,下半身穿着粉色裙子,里面则套着一条淡粉色的长裤。

    她面前放了个铁盆,里面装了些烧红的木炭,在烤火。

    狼多肉少的扎钢厂里,清一色的蓝色工装老娘们中,突然冒出一个粉裙姑娘,实在让人眼前一亮。

    难怪被称为厂花,这身装扮,在这个年代,确实算得上走在时尚潮流。

    这时候,人们普遍穿着老花布、老棉布的做的衣服。

    都是全棉制品,色彩比较暗淡。

    所以一看眼过去,带有一种褪色老照片的感觉。

    但于厂花穿的是进口洋玩意儿,一种新型的布料。

    这种布料,拥有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耐穿易干,不用烫,颜色艳,不退色等多种特点。

    11尤其是这种布料印染出的鲜亮色彩。

    对习惯了粗布粗衣单一灰暗颜色的龙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

    所以,一经推出,就引起轰动,成为时尚潮流。

    成为需要花大价格,且排长队抢购的紧俏货。

    因为,这种布料,最早在广州引进、制成的衣服,相对比那些暗沉的衣服时髦。

    所以,就被广州人用粤语,形象地称作“的确靓”,寓意十分漂亮。

    后流传到全国,就被称之为“的确良”。

    此后,它一直风靡了整个龙国近三十年。

    直到九十年代,才逐渐退出舞台。

    这种布料,在后世,被称之为“涤纶”,因为穿着不舒服,并不很受欢迎。

    但在这个年代,却是毋庸置疑的高端货。

    你若送女孩子一件“的确良”的衣物。

    得到的效果,无异于后世送女孩子一个LV的包。

    许大茂有一件衬衣,就是“的确良”做的。

    后来被傻柱盯上,撺掇老娘们儿给许大茂看瓜时,他偷偷顺走了,最后送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拿去改小了一圈,给棒梗穿了。

    像于厂花这一身,从布料到制衣,估计得花她近两个月的工资。

    耗资这么多,自然得经常穿。

    所以,大冬天都穿着显摆。

    苏青在看于海棠。

    于海棠也在看他。

    虽然穿着一身土不拉几的蓝色工装,但身形挺拔的苏青,就是一个衣架子,穿什么都好看。

    再加上俊逸的面庞,这让于海棠眼前一亮,比正在追求她的那个杨为民,可好看太多了。

    就是有点土气。

    见苏青盯着自己出神,于海棠心里窃喜;

    长的这么帅,还不是和那些工人一样,盯着自己看?

    对于自己厂花的身份,于海棠虽然表面不在意,但实际却沾沾自喜。

    她抚了抚裙子,把翘起的腿遮掩,趾高气扬的质问道:

    “你看什么呢?”

    她想听到夸奖。

    “”

    苏青回过神来。

    他倒不是看于海棠看入神了。

    于海棠这身打扮,在这个年代算时髦。

    但以苏青后世的眼光来看,只能说土不拉几的。

    刚才,他是想到了姐姐。

    姐姐在他面前,已经念叨了好多次,要去买几匹“的确良”来做衣服。

    但每次问起。

    她都说这东西俏的很,要排队,买不到。

    实际上,是她舍不得钱。

    不过,于海棠好像误会了什么。

    把自己当成舔狗呢?

    面对于海棠的质问,苏青没有解释。

    别人看你一眼,无论什么原因,你直接质问出来,场面都是很尴尬的。

    这种情况,无论如何回答化解,自身都会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苏青并不想去捧于海棠,淡淡道:

    “我在看你的腿怎么这么粗啊?”

    说完,也不等于海棠回应,把表扬稿往于海棠桌子一放,转身离开。

    “”

    我腿粗?!

    本来还趾高气扬的于海棠一愣,有点没反应过来。

    她一直被人捧着,一直被人舔着,各种好话说了个遍。

    还从来没有男生,当着她面说她的坏话。

    于海棠气冲冲的追了出去,却只看到苏青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

    真是个讨厌的家伙!

    于海棠抿了抿嘴,在原地愣了一会儿。

    气冲冲的回到宣传科。

    送完表扬稿,苏青继续摸鱼工作。

    而此刻,食堂后厨。

    傻柱和马华两人,衣衫不整,背对而坐。

    两人都非常郁闷。

    “师父,您这是怎么惹到这群老娘们儿的?”马华说:“您和他们的关系不是很好吗?

    说起这事,一脸郁闷的傻柱,破口大骂:

    “真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我真想用这把菜刀,把你的脑瓜子劈开,看看你脑子里装的是脑花还是麻花?

    “那群老娘们儿,明显是受到了挑拨。

    “本来,以我和她们的关系,只要好好说道说道,解开误会,那就什么问题都没了。

    “你倒好,上来就动家伙,还拿着菜刀威胁,你这不是帮倒忙吗?

    “这下好了,咱们俩都被看瓜,食堂里那么多人都来围观。

    “你师父我的脸面,那简直就是掉到了泔水桶里,拿不起来了。”

    傻柱越说越气,喝了半缸茶,才感觉气顺了点。

    马华低着头,小声嘀咕:“这不是看您被欺负,一时急了,脑袋没转过来弯吗”

    “也就看你有这孝心,不然哼哼”

    傻柱冷哼了几声,后面的狠话没说。

    马华低着头,也不反驳,默默拿起温水瓶,给傻柱的茶缸里倒开水。

    和食堂的其他职工不同,他是真拜了傻柱为师,行过拜师礼的。

    那时候还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虽然傻柱的年龄,远做不了他的父亲,但对这师父,他还是很尊敬的。

    见此情形,傻柱也不再多哔哔,拍了拍马华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下次别那么冲动,你别看我老用菜刀吓唬许大茂,但我可从来没想砍他。”

    说完,傻柱提起饭盒,一路夹着脑袋,离开轧钢厂。

    一边走,嘴里一边嘀咕着:“苏青这小子,还真是不好对付,得再找个法子整治整治他。”

    傻柱回到四合院。

    第一时间就去了秦淮茹家。

    屋里只有卧病在床的贾张氏;

    贾张氏早上去医院检查了,问题不大,没有伤到骨头。

    只是肌肉拉伤了,得静养几天才可以下地。

    只不过要完全痊愈,得花一到两周的时间。

    “哎哟,老婶,秦淮茹她表妹在吗?”傻柱期期艾艾的问。

    粗枝大叶的他,完全没发觉贾张氏有什么不对劲。

    毕竟,平时她也就这样,只不过是从椅子上,换到了床上。

    躺在床上发呆的贾张氏,气不打一处来,老娘都摔成这样了,你不懂关心一下,还念着秦淮茹的表妹?

    “回去了,壹大早就回去了,还是她姐去送的呢!”

    回去了,怎么就回去了?傻柱一呆,连忙问:“那秦淮茹呢?”

    贾张氏气笑了:“你这不是废话吗?上班去了,呵呵,你不上班,她还能不上班哪,真是的”

    死老太婆吃火药了?傻柱脸色难看,但没发泄出来,点了点头,拧着网兜,转身就走。

    转身时,贾张氏看到了傻柱背后网兜里的饭盒,顿时一愣;

    想要叫住傻柱。

    但人已经走远了。

    而她肌肉拉伤,暂时又下不了床,只能干着急。

    她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老胖脸,碎碎念着:

    “嗨呀,瞧我这张破嘴。

    “就算要发脾气,也该对秦淮茹发啊!

    “对这个傻子发什么脾气?

    “这下好了,到手的127东西没了。

    “不行,待会得叫秦淮茹过去拿回来才行。”

    另一边。

    下班时间到了。

    摸了半天鱼的苏师傅,整理了下车床,摘下手套和袖套,准点下班。

    现在已经接近年关,轧钢厂即将关响,所以生产进度放低了,少有加班的情况。

    壹大群蓝领,浩浩荡荡的走出轧钢厂。

    这次,苏青没有瞎逛悠,直接返回。

    走到在胡同口的商店时,买了点调味料。

    本来还想给小豆丁买点大白兔奶糖,但无奈手里没有糖票,只能作罢。

    胡同里的路面特别窄,三米宽左右,视角狭而长,两旁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灰青发冷。

    往里拐了个弯,才略宽敞一些,墙也更碎。

    一条土狗新奇地望着苏青,抬抬腿,在墙角尿了一泡,又溜进自家门里。

    “啧啧啧还有养狗的,看来是个大户人家,我要不要也养一条?!”

    这个想法,在苏青脑中转瞬即逝。

    家里养了那么大一只小豆丁,干嘛还去养这些?!

    苏青摇了摇头,回到家里。

    现在也没什么娱乐项目,苏青又不喜欢陪人唠嗑,便打算做点特色美食来吃。

    毕竟早上的时候,还和小豆丁说过,下午要给她做好吃的。

    对于吃这方面,小豆丁记忆力向来很好。

    若是没有,小家伙又要气啾啾的说些牢骚怪话。

    当然,小豆丁很好打发,随便烤几个红薯也行。

    不过苏青不愿将就。

    几个烤红薯,能打发小豆丁。

    但打发不了小豆丁那愚蠢的舅舅。

    苏青拿着盆,去公共水龙头那里,接了壹大盆水。

    回屋后,锁上门,把系统空间里的猪头、牛头、羊头、狗头,通通都拿出来。

    最近的饮食过于清淡。

    他感觉嘴里都能淡出个鸟来。

    所以,今天打算弄个重口味的东西吃吃。

    一个川渝地区的特色美食——烤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