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九章 孔氏学堂招生,祸引朝廷【求鲜花】
    第五十九章孔氏学堂招生,祸引朝廷【求鲜花】

    孔氏宗族门外,本就不大的地方,

    挤满了要来就读孔氏学堂的人。

    其中不乏旧衣烂衫打扮的百姓,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听说了孔家要开设‘孔氏学堂’,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报名的。

    要知道这是孔氏,是孔圣人的子孙后代,

    每次科举当中,高中的学子中要有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孔氏的门生。

    也就是说,若是入了孔家的门,

    那日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而孔家可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平日里,

    他们平民百姓连孔家的门都进不去。

    想都不敢想。

    而如今孔氏开设的这个‘孔家学堂’,竟然要面向大明招收学子。

    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于是,得到消息的人,都是立即启程,星夜不停的赶了过来。

    生怕晚了一点,

    耽误自己家的孩子。

    但是,赶是赶到了,可是这孔氏的大门,却是紧紧的闭着。

    眼看汇聚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终于有人不耐烦的说道,“这孔家真的要招收学子吗?莫不是唬我呢?”

    旁人虽然没有作声,但是这句话却说到了他们的心里。

    半日了,

    孔家连个人都没有出来过,

    免不得引起他们的怀疑。

    人群开始焦躁起来,

    “这孔家莫不是后悔了?不想招收这么多的学子了?”

    “我可是连着赶了三天啊,眼都没闭过,这不是坑人嘛!”

    “不行,他要是不开门,咱就给他撞开。”

    “必须给咱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人群中不乏家庭富有的商贾,他们可是比百姓难对付多了。

    已经开始煽动民意了,

    要知道平常里,即便是他们的子孙也休想进入孔家,面对这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就在人们即将要冲进孔家的时候,

    门开了。

    大门里走出了一人,正是孔希学。

    众人见到此人,本来激动地人们,退了下去,默默的望着他。

    他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笑了笑。

    抱拳行礼,颇具风度的说道,“抱歉,让诸位久等了。”

    “在下孔希学,是孔氏宗族的族长之子。”

    “因家中事务,刚才耽搁了些时辰,在此给诸位道歉了。”

    孔希学的道歉,让众人平息了心头的火气,

    毕竟人家孔氏的大少爷都给咱道歉了,谁还能说个不是。

    “孔公子,这些都还好说,只是咱‘孔氏学堂’,到底还开不开了,您给个准信。”

    人群中,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对啊,孔公子,咱们都是大老远跑过来的,就盼着能让孩子进入孔氏学堂就读了。”

    “孔公子,我们不怕等,就怕耽误孩子。”

    孔希学闻言笑了笑,“诸位莫急,咱们的‘孔氏学堂’是必然要开的,也是必须要开的,这是在下父亲的决定。”

    “先祖孔圣人自战乱之间招收弟子,创办私学,其主张便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我等身为孔圣人的子孙,更应传承先人的意志。”

    “就算是耗尽我孔家基业,也要尽心的培养尔等子孙,为的便是为我大明培养人才,也要为百姓们造福。”

    孔希学一翻好听的话语说出来,

    百姓们都松了口气。

    这孔家真不愧是孔圣人的后代,当真是仁义。

    “孔家大贤!”有人喊道。

    “孔家大贤!”“孔家大贤!”

    慢慢的,呼喊的口号竟然形成了一股浪潮,喊得震天响。

    孔希学见此情景,意识到,时机来了。

    只见他伸出双手,示意停下,

    百姓们便停止了呼喊,

    孔希学清了清嗓子,为难的说道,“虽是我的父亲有意要收下各位所有人的孩子,还有众多的学子,但是......”

    孔希学一停顿,

    众人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什么?您说话啊孔公子。”

    孔希学叹了一口气,道,“但是却不能这么做。”

    “这是为何?”

    人们都是紧张起来,张口质问。

    若是不能全部留下,那他们任意一个的孩子,都有可能被拒绝。

    “大家安静,请听我说。”孔希学见状,急忙喊道。

    “实话告诉各位,并不是我孔家不愿收,而是不能收。”

    “因为大明朝廷,已经打算开设官家学堂。”

    “我等虽是孔圣传人,但也要支持朝廷的决定,不能将天下的读书人,都收入门下。”

    听到孔希学的话,

    百姓们无一不是愣住,官府的学堂早就开建了,他们都知道此事。

    但是,官府的学堂,怎么能比的上孔家的学堂呢?

    难道孔家的学堂,不开了?

    为了支持朝廷的学堂。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百姓们都是心中叹气,却没有说话。

    孔希学见状,知道自己这把火,要点燃了。

    “虽然要支持朝廷,但是,家父思虑再三,决定招收一部分天资聪颖的学子,以为我大明培养可造之材。”

    “若是没有被招收,请各位也不必在意,朝廷的学堂就要开设了,各位可以让孩子去那里就读。”

    孔希学此话十分高明,

    若是没有被招收,再去官朝廷的学堂,那他‘孔家学堂’,岂不是比朝廷的要好?

    果然,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若是所有人都去朝廷的,人们自然不会说什么。

    但是,有人留下,有人走。

    这可就不一样了。

    百姓的心思就是这样,若是一样,怎样也无所谓。

    但若是有个不同,

    便会心里不平等,而孔家,利用的正是这一点。

    “诸位,一会儿咱家会举行招收测试,若是没有留下,也不必着急回去。”

    “诸位都是远道而来,咱孔家为诸位设了休息的凉棚,别的咱管不起,但是热粥、烧饼,管够!”孔希学大声说道。

    百姓们闻言,本来心中有些许的不满,也没有发作出来。

    毕竟孔家也是没有办法,

    而且,就算没有留下,也有地方歇息、吃喝,

    孔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慢慢的,孔府的测试开始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被留下的。

    而谁都没有责怪孔家。

    这也是孔家愿意看到的。

    凉棚中,一个男子带着个十余岁的娃娃,满脸的不甘,一看就是孩子没有被留下。

    他边吃,边不满的说道,“这是什么事儿啊!若不是朝廷开设什么学堂,咱的孩子就能留在孔家读书了!”

    这人正是孔希学安排的,

    为的就是挑起民意。

    众人听到他的话,也是说道,“就是啊,你说朝廷早不开,晚不开,偏偏这个时候开,唉。”

    就在这个时候,

    不远处一人跑过来,

    大声的喊道,“朝廷开设的学堂,招生了!听说不仅仅招收学子,更有有名的工匠教授孩子们手艺!”

    “大家快去看啊!”

    闻言,刚才吃着烧饼不满的男人一愣,手中的烧饼从手中滑落下来,掉在了地上。

    PS:各位读者大大,这本书就快上架了,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大约明天上架,求一波自定。当然少不了的是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