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三章 推行大诰,学堂告急【求鲜花】
    第五十三章推行大诰,学堂告急【求鲜花】

    皇宫中,

    朱元璋坐于金龙宝座上,

    众官员全部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朱元璋面前的桌案上,

    奏折散落,

    “你们谁能告诉咱!”

    “为何!刘文生在任的六年间,竟无一人上报弹劾?”

    “咱不信,你们之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朱元璋大力的拍打着桌子,

    将桌子拍打的‘碰’、‘碰’作响,

    似乎在发泄着无处宣泄的怒火一般。

    见台下还没有人说话,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督察院?”

    只见一人急忙起身,跪拜说道:“陛下,督察院确实没有接到过检举刘文生的一切书函字信。”

    “中书省?”

    李善长急忙答道,“中书省亦是如此。”

    “饭桶!”

    “统统都是饭桶!”

    “咱真是白养你们了!”

    朱元璋是真的生气了,

    堂堂的大明中书省、督察院,竟然连一丁点刘文生贪腐的消息都没有!

    这可是他的大明!

    是他严酷整治贪官下的大明!

    朱元璋抓住面前的奏折,就向官员们扔去。

    多数奏折摔到地上,

    发出清脆的响声,

    但也有极少部分的奏折,砸到了官员们的头上,

    被砸的官员们,惊的连声音也不敢出,将头压的更低了。

    “陛下息怒!”李善长急忙喊道。

    “息怒?你让咱怎么息怒?”朱元璋大喝道,“刘文生可是应天府的知府!就在咱的眼皮子底下!”

    一个检察院的官员抬起头说道,“陛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文生已经伏法,说明大明的律法还是完善的。”

    “放你娘的狗屁!”朱元璋大骂道。

    “你能给咱保证没有下一个刘文生?嗯?”

    这个官员被朱元璋紧紧地盯着,全身犹如坠入冰窟,冷汗直冒,半晌才颤颤抖抖的说道,“臣,不能!”

    “既然不能,就给咱想,都使劲的想,想出个法子来!”朱元璋冷哼道。

    大臣们沉默了,

    朱元璋笑了,气笑了。

    满朝文武!

    多少人学富五车,

    多少人是大明的基石,是大明的柱国大臣!

    但是,这个时候竟然都变成了哑巴。

    “好好好!”朱元璋怒笑道。

    “既然咱的中书省和督察院,都做不到应有的职责。”

    “咱决定,从即日起,下发大诰至各府、县,凡是有冤屈者,皆可头顶一部大诰来咱这告御状!”

    “凡是善加阻拦者,不问其缘由!杀无赦!”

    官员们皆是大惊失色,

    这一个命令,

    不知要断送多少人的性命!

    要知道,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清官都是最少的,

    谁的屁股都不是干净的!

    朱元璋眯着眼,仔细的观看着官员们的反应。

    然后冷哼道,“退朝!”

    一声退朝,官员们行完礼后都匆匆的向家中赶去。

    他们知道,

    大明的天,变了!

    百姓头顶大诰便可告御状,

    这条律令一发布,那普天之下,便绝对没有敢欺压百姓的官员了。

    包括他们,

    也是急着回家处理事情,

    绝不能让事情牵连到自己身上!

    宫中,

    朱元璋冷笑着说道,“二虎,将锦衣卫全部派出去。”

    “凡是有小动作的官员,一律逮捕。”

    “若有做实罪名的,全部依照律法处置!。”

    李善长和刘伯温站在朱元璋的面前,

    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有什么事情?”

    李善长急忙说道,“上位,刚接到蓝玉将军的奏报,第一批火铳共计一百支,已经制作完成。”

    “蓝玉将军正在带人进行训练。”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告诉蓝玉,一定要把士兵给咱训练的百发百中,日后咱要去亲自检阅。”

    “是!上位!”李善长行礼说道。

    朱元璋转头看向刘伯温,问道,“伯温,你有什么事情?”

    刘伯温苦笑的看了看朱元璋,“上位,刚才善长兄算是给您报喜了。”

    “但是臣,却要给您报忧。”

    “你快点的,别跟咱磨磨唧唧。”朱元璋不耐烦的说道。

    “上位,各地的学堂正在筹建,建造快的地方,已经要竣工了。”刘伯温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疑惑的看着他,

    “这明明是个好事,为何要说是忧?”

    “上位,这房子是要盖好了。”

    “而且,因为允熥皇孙新的造纸法,咱们书的问题也解决了。”

    “但是,这学堂里的先生,可又出了问题。”刘伯温无奈的说道。

    朱元璋皱眉道,“先生,缺先生就去请啊,这有什么问题?”

    刘伯温摇了摇头,“上位,咱们是要在整个大明修建学堂,其中所需要的先生,可不是小数量。”

    “按照咱们原先的设想,每个学堂都要有教书识字的先生,和各式各类的技法工匠。”

    “比如木匠,可能有的地方,方圆十里都没有一个木匠,或者说仅仅只有一个。”

    “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来,就算是来,他也教不过来。”

    听了刘伯温详细的解释,

    朱元璋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还十分的棘手。

    “上位,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您给臣出个主意吧。”刘伯温将手一推,说道。

    朱元璋一愣,想要骂他,又张不开这个口,

    只能看向李善长,

    李善长见状,立马张嘴说道,

    “上位,这个问题没有快速执行的办法,只能慢慢图之。”

    “让现有的工匠们教导出一批来。”

    “然后再让这批人,去教导更多的人。”

    “最后达到够用的人数。”

    朱元璋点了点头,

    虽然觉得这个办法不太满意,

    但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

    突然,朱元璋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人影。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