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四章 蓝玉:咱罩着你【求鲜花】
    第三十四章蓝玉:咱罩着你【求鲜花】

    “哈哈哈,要说这书生就是废,干活一点也不会”

    见到文臣们一个个手忙脚乱,左摇右晃,

    有的甚至都下不去手,

    武将们嘲讽道。

    此话一出,那些文臣们顿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朱元璋抬起头,看了都在干活的大臣们,高声喝道,“大伙们加油干,晚上咱请大家吃红薯。”

    “好嘞!”

    “上位,你看咱干活,麻利不?哈哈。”

    众人热情高涨,

    全都奋力的挖起了红薯,

    一直到黄昏时分,朱元璋抹了抹头上的汗水,看了看田地边上的收获,满意的走了出去。

    “吕昶,赶紧称重,咱要知道,这一亩地的红薯到底有多重。”朱元璋叫道。

    “是。”

    吕昶带着户部的官员称重去了。

    朱元璋让人搬来一把椅子,瘫坐在上面,他是一刻也不想离开这些红薯。

    必须第一时间知道称重的结果。

    朱允熥提着茶壶走了过来,“皇爷爷,喝口茶吧。”

    朱元璋接过朱允熥倒得茶,喝了一口,疑惑的看着朱允熥。

    “你刚才干啥去了,咱怎么没看见你。”

    “奥,皇爷爷,刚才我看你们干的太认真,也没我什么事情,就去屋里补了一觉。”朱允熥如是说道。

    朱元璋无语道,“你这个臭小子。”

    此时汤和和李善长、刘伯温走了过来。

    “这一眨眼,允熥都长这么大了。”汤和感叹的说道。

    蓝玉走了过来,“允熥,还记得我不?”

    “蓝将军。”朱允熥叫道。

    “叫啥蓝将军,远了不是?叫舅姥爷。”蓝玉挥着手说道。

    “舅姥爷。”朱允熥笑了笑,改口叫道。

    “哎,这就对了。”蓝玉大笑着说道,“有事就去找咱,记住没有。”

    朱允熥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

    这蓝玉真是好爽,啥都说。

    众人都是吓了一跳,看向朱元璋,而朱元璋像是没有听到一般,喝着茶,看着户部的那帮官员在称重。

    文官们全都听到了蓝玉的话,心中一顿唾弃。

    当然,蓝玉也是为了让他们听到。

    歇了好一阵,吕昶终于是称完了,抱着账本走了过来。

    朱元璋立马起身走到吕昶的跟前,“多少?”

    看着朱元璋迫切的目光,与大臣们好奇的眼神。

    吕程看了看账本,道,“陛下,臣带着户部官员称重核对了两遍,这一亩地的红薯,重约53担!”

    “具体数目为5342斤!”

    不是50担,而是53担!

    真实的数量比朱允熥说的还要多!

    天啊!

    这是什么神物。

    朱元璋回过头来,看着朱允熥,激动的抱住了他。

    “好孙儿,真是咱的好孙儿!”

    朱元璋竟是激动开心的流下了泪水。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臣们皆是喊道。

    这红薯的意义,太大了,他能让大明百姓不在挨饿。

    仅这一条,便能让朱允熥载入史册。

    “陛下,臣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讲。”

    就在众人欢呼的时候,吕昶开口说道。

    朱元璋抹了抹眼睛,“讲。”

    吕昶看向朱允熥,正色道,“殿下,此物产量如此之高,是否有什么特定的种植条件?”

    “或者其他?”

    “大明的土地是否都能种植?”

    “这红薯需要几个月才能成熟?”

    朱元璋愣住了,大臣们也愣住了。

    你这是一个问题吗?

    这不是一堆问题?

    不过,吕昶问的问题,也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刚才太过兴奋,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

    若是这个红薯有什么特定的种植条件,或者不能在其他地方耕种,那就有些鸡肋了。

    于是,所有人都望向朱允熥,等着他的回答。

    朱允熥很赞赏的看着吕昶,

    这个老头办事太认真了,

    又细致,

    在大家都沉浸在喜悦的时候,他却能保持清醒。

    “皇爷爷,您手底下真是人才济济啊。”朱允熥感叹的说道。

    朱元璋愣了一下,没想到朱允熥会说这个,笑骂道,“用你说,快回答吕昶的问题。”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

    “吕昶吕的大人问题,我分别来回答。”

    “首先,红薯是一种特别宜活耐旱的植物,对水分要求不高,对种植地点要求更低,甚至连山坡上都能种。”

    朱元璋眼睛一亮,这可真是太好了。

    那不是整个大明都能种植了。

    “然后,红薯的藤,就是红薯的种子,只要把这个埋在地里,就可以了,没有什么特殊的种植方法。”

    “太好了,这样的话,这红薯就很好推广了!”吕昶兴奋的说道。

    看到众人看向自己,吕昶知道自己失言了,忙闭上嘴巴。

    朱允熥微微一笑,

    “红薯的吃法有很多,蒸着吃烤着吃煮着吃都可以,还可以磨成粉,或者是晒成干,总之吃法很多。”

    “最后,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红薯可以成为皇爷爷的军粮。”

    此话一出,朱元璋才想起来,自己是在想办法筹集军粮啊,怎么都给忘了。

    “那就是,这红薯一般一年两产,但是也可以一年三产。”

    “皇爷爷,孙儿问过户部,现在的粮食足以为大军提供到下次红薯成熟,若是把孙儿这里的红薯即可播种下去,那便能供应上大军的粮草。”

    众人是目瞪口呆,这么好吃,产量这么高的红薯,竟然是一年两产,甚至还能一年三产?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原来的田里种稻谷,北方都是一年一产的。

    而这红薯却是一年两产到三产,这等于不仅仅将亩产量提升了十倍,而是二十倍或是三十倍啊!

    年产一万多斤!

    朱元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嘴里止不住的说,“好孙儿,好孙儿。”

    PS:求鲜花,求评价,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