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四章 不教孔孟的学堂【求鲜花】
    第二日。

    天还蒙蒙亮。

    “好孙儿,你看咱把谁给你带来了。”

    朱允熥还在梦乡当中,听到朱元璋的声音,猛的一激灵。

    ‘腾’的直起了身子。

    转头看了一圈,房间内一个人也没有,大门也关的好好的。

    还以为是做噩梦。

    这两天被老爷子吓出病来了。

    朱允熥正准备躺下继续睡。

    ‘碰’的一声,门被推开。

    “好孙儿,咦,你咋还没起床。”

    朱允熥:……

    抱着被子,闭着眼,没有作声。

    朱元璋走上前来,“臭小子,一日之计在于晨,知道吗?”

    见朱允熥没有反应。

    朱元璋就要掀朱允熥的被子。

    “快起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朱允熥愣是不撒手,“我不!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朱元璋一愣,这臭小子。

    “二虎,别楞着,快来,这混小子力气还不小,咱一个人还真拽不动。”

    二虎闻声就要上前。

    “别,我怕了你了。”朱允熥无奈的说道。

    从被里出来,打了个冷颤。

    天渐渐凉了。

    “皇爷爷,这一大早的,您不在宫里处理公务,跑这来干什么?”

    朱允熥一边穿着衣服,一边抱怨。

    朱元璋双眼一横,

    “来干什么?咱给你带了一位老师来!”

    “啥?老师?”

    朱允熥整理着衣服,漫不经心的说道,“皇爷爷,孙儿不需要老师。”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

    “少废话,人我已经给你带来了!”

    “伯温,进来吧。”

    朱允熥还想再劝,听到朱元璋的话一愣,伯温?

    等等,刘伯温?

    不是头两天那个快死的老头吗?

    果然,刘伯温走进屋门。

    “见过上位,皇孙。”

    还真是他。

    朱允熥上下打量,这刘伯温的气色,比上次来好了不少。

    看来是皇爷爷带太医给他瞧过了。

    但是治标不治本啊。

    “孙儿,这就是咱给你选的老师,刘伯温,怎么样?”朱元璋得意的说道。

    要知道这刘伯温绝对是一个大才?

    后世都有人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样的话。

    当然,这并无考证,但从侧面足可看出,这刘伯温的才华。

    所以,对于刘伯温,朱允熥还是很尊敬的。

    “朱允熥见过先生。”朱允熥正色道。

    朱元璋哈哈大笑,“熥儿,有了伯温给你当先生,咱可就放心了。”

    此时,六子正端着一壶茶走了进来。

    听到朱元璋的话,六子惊讶道。

    “还有能给小老爷做先生的人?”

    朱允熥没有打断他。

    朱元璋也没有怪罪他,而是打趣的问道,“怎么?六子,你以为你家小老爷就不需要先生了吗?”

    朱元璋本是玩笑之言。

    却没想到六子竟然便倒着茶,便说了起来。

    “那当然,小老爷的学问谁人能比。”

    “老老爷,您不知道吧,小老爷在村子里开设了学堂,让全村子里的娃娃都去学堂读书。”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奥?一人收多少钱粮?”

    在这个年代,去学堂念书,是要给先生交银子的,没有银子,就拿粮食、酒肉代替都行。

    发善的先生,一袋谷子也会收下孩子。

    朱元璋本以为朱允熥开设的学堂也是如此。

    但是六子却是摇了摇头,“没有收任何钱粮。”

    站在一旁的刘伯温本来不打算说话,但是六子的话却让他有些震惊,“不收钱粮,怎么请先生?”

    六子哈哈一笑,“什么先生,俺们村的学堂里没有先生。”

    朱元璋眉头一皱,没有先生。

    那谁教?

    不管谁教,不都是误人子弟嘛!

    就算是村户家的娃娃也不行。

    刘伯温也是如此想到,难道这个皇孙,是用此来蒙骗当地的村民?

    “俺们村的学堂,不教那什么孔孟之道。”

    两人更是疑惑了,不教孔孟之道?

    那教什么?

    现在科考取士,不就是考这孔孟之道嘛。

    见两人疑惑,六子笑着说道,“俺们的学堂里,啥都教。”

    “玻璃治法,木工,铁匠,数算,还有种地。”

    “俺们小老爷说了,这当官乃是千万条道路的其中之一,若是人人都想着当官,那剩下的活谁来做?”

    “而且寒窗苦读数十载,也不一定能金榜题名,所以,读那圣贤书,不如学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手艺。”

    刘伯温呆愣当场。

    朱元璋两眼猛地瞪大,嘴角微碰,却是没有说出话来。

    当官,谁都想,但是谁都能当吗?

    并不是。

    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学些傍身的技艺。

    朱元璋则看的更长远,身为一个国家的君王。

    他心里明白,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行业的人才。

    咱这熥儿,有帝王的目光啊!

    “不过,俺们这里也有先生,不过都是给那些有些天赋的娃娃们上课的,还有,所有的娃娃必须识字,这是必须的。”

    这下朱元璋有些疑惑了,他看向朱允熥,问道,“孙儿,你这又不让娃娃们学孔孟,又让他们识字,这是为何?”

    朱允熥微微一笑,“开蒙。”

    朱元璋与刘伯温听到了一个从未听到过得词汇。

    “所谓开蒙,则是教授孩童们识字认字的本事。”朱允熥解释说道,“虽然他们现在可能用不上,但是,将来他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习知识,强大自身,将来,可以传授自己的孩子。”

    “日复一日,等大明的所有百姓全都认字,全部都能读懂书籍,那我大明,才是真真的人才济济,何愁大明不强大!”

    “何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刘伯温转身,向朱允熥行了一个大礼。

    “平民刘伯温,代百姓,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