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二章 唯我大秦,宁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篱下活!(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
    咸阳,朝议大殿。

    四更天时,百官朝见。

    随着司礼太监的一声唱喏。

    所有文武官员纷纷鱼贯进入大殿。

    昨日墨家余孽在市首被斩,殿上的官员,有的去看了,有的并没有去。

    李斯自然是到场的官员之一。

    当看到墨家余孽的人头被斩落,李斯甚至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冷笑,心中咒骂了一声。

    该死的反秦余孽!

    与大秦为敌,便该是这样的下场!

    “安定君到!”

    随着一声声的宣号。

    秦安黑袍冠冕,缓缓步上台阶,坐于龙椅之上。

    百官见此,齐齐地躬身行礼。

    “参见安定君!”

    “参见安定君!”

    “参见安定君!”

    秦安一抬手,沉声道:“免礼!”

    随即,他的目光扫过殿下众人,继续道:“诸君,今日可有事奏上。”

    这几日,最大的事便是在咸阳市首斩首墨家余孽之事。

    这件事使得天下其他反秦之士尽皆销声匿迹,暂时隐藏了形迹。

    所以现在各郡相对太平,并无大事发生。

    一些小打小闹的,地方上即使呈报上来,也有辅政官员处理,无需在朝议上禀奏。

    大殿上,众官员看了一会,无人上奏。

    李斯上前一步,躬身道:“禀安定君,这几日并无大事发生。”

    “自墨家余孽被剿灭之后,大秦各地的反秦余孽活动痕迹明显少了许多。”

    “这全有赖于安定君之功!”

    秦安缓缓颔首,对于李斯的马屁不置可否。

    他知晓李斯对于反秦余孽可以说十分痛恨,在自己将墨家上下剿灭之后,所以才对自己的态度有所缓和。

    随即缓缓道:“既天下安泰,诸君无事禀奏,便退朝吧。”

    当秦安退朝之后,换上便衣出了咸阳宫。

    当他的身影再次现身的时候,出现在了一处宅院之外。

    门口值守的士兵对着他躬身行礼。

    秦安随即大踏步入内。

    这处院子,便是暂时关押盖聂和卫庄的所在。

    秦安这次就是来打算来招降他二人。

    院中大厅之中,秦安召见了盖聂和卫庄前来。

    经过这几日在一处院子的同住,卫庄与盖聂两人的关系似乎缓和了很多。

    卫庄不再像之前定要找盖聂分出个胜负来,甚至还能和盖聂两人有说有笑。

    而盖聂对于被秦安囚禁在此并无所谓。

    对他来说,只要天明能够在他身边,住在哪里都是一样。

    现在,他在确定了秦安并不会对天明动手之后,更是放下心来。

    每日除了教导天明功课之外,偶尔还能与卫庄对练一会。

    一如少年之时,两人在鬼谷中一同习练师傅鬼谷子教导的剑术。

    秦安坐于上首,目光在两人的脸上分别停顿了一会。

    自春秋战国始,人才便是各国力争的对象。

    只要国君不是昏庸无能之辈,身负强国之志,皆以求得贤才而自豪。

    岂不知李悝变法,使得魏国称霸天下百年之久,独占战国时代半数时间。

    吴起强楚,使得楚国南平百越,北却三晋,一度大败天下霸主魏国。

    而盖聂与卫庄,二人不仅是鬼谷传人,更是深得纵横术真传,一身武艺学识皆是绝等之才。

    若是这二人能为大秦所用,大秦必如虎添翼。

    想到这里,秦安看向了厅外的天穹,似是回忆又像是在喃喃自语。

    “秦自平王东迁之始,至今已五百年有余。”

    “大秦,曾由强至衰,自孝公继位时,华山以东几乎尽失,国土不足建国时的三分之二。”

    “惠文、武、昭襄蒙孝公故业,因遗策,大秦方才日渐累积吞灭六国之基业。”

    “及至嬴政,以寰宇之气势,奋六世之余烈,并八荒制六合,方有我大秦如今之天下!”

    秦安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会,嘴中开始念念有词。

    而盖聂和卫庄听到秦安的话,眼睑低垂,脸上现出沉思之色。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天下纷争,何得安定!!”

    这是流传在秦地,老秦人口口相传的一首秦瑶曲辞,此时在秦安的口中念出,自有一股豪情万丈如日当空升起。

    “天下纷争,何得安定……”

    盖聂和卫庄两人听着秦安念的词,嘴中喃喃着秦安的最后一句话。

    秦之先烈,自百年之前,便已然放眼天下大局了么。

    天下列王纷争之时,千里赤地,白骨露於野,民不聊生。

    各国王胄贵族,雄天下者众,霸天下者少之,而王天下者,如今只出了一个嬴政。

    也唯有嬴政有此承并天下之气势,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使得如今天下安定太平。

    一时间,当想到这些东西时,卫庄立时被秦国一代代君主及至嬴政的所为摄住。

    当秦安将这首秦词念完之后,他的目光重新落在了盖聂和卫庄的脸上,缓缓说道。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诸子百家,唯我纵横。”

    “卫庄先生与盖聂先生之才得之鬼谷子,纵横天下,如此埋没于野,岂不可惜。”

    “昔年纵横家张仪助惠文王以横破纵。”

    “范雎以远交近攻瓦解六国抗秦联盟。”

    “此纵横家先辈之相助于大秦。”

    “现如今我大秦虽灭六国得天下,但,天下又岂止这七国之天下。”

    “西方正有一强国此时正在冉冉升起,国力丝毫不下于我大秦。”

    “我大秦,未来所放眼的,便是这片,真正的天下!”

    “什么?!!”

    听到秦安这话,盖聂和卫庄此时竟同时惊呼一声。

    “安定君,中原之外,岂不都是四夷蛮族,哪有如你说的什么不下于大秦的国度!”盖聂急忙问道。

    “没错,就算真有,你安定君又怎会知晓。”卫庄也开口问道。

    秦安身为穿越者,对这事自然是知晓的,但是最终,他还是将其推给了这十多年出海所见所闻。

    但是即便如此,盖聂和卫庄听得也是目眩神迷,心驰神往。

    “未来,凡日月所照之地,尽归大秦山河!”

    “如此的大秦,才当得你二位大才的最终归宿。”

    “二位先生好好考虑!”

    “希望最终本君能从你们口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说完,不待二人开口,秦安便离开了这处院子。

    他知道他们二人皆是高士,该说的他已经说了,有些东西还需要时间来消化一下。

    不过,若是这两人继续不知好歹,那他也绝不会将这个隐患放归山林。

    说不得便要狠心将这两块璞玉亲手毁去了……

    两日后。

    韶山。

    韶山位于梅山的正东面百十公里的地方。

    相传是舜帝南巡奏乐之地。

    而此地,正是逍遥子后来选择的反秦会议开会地点。

    从早上开始,通往韶山的各个要道,便有道家人宗弟子所把手,检查各个与会的人员身份。

    虽然发生了墨家被灭一事,但是参加这个会的人依然还是很多。

    所以,难免会有疏漏的时候。

    在反秦之人中,便混入了雨化田手下的西厂探子。

    他们无愧于一个职业探子,与同行的其他反秦之人有说有笑。

    当聊到嬴政与秦安的时候,同样露出了痛恨不已的表情,咬牙切齿恨不得将这两人一口吞了。

    就这样,他们顺着通往韶山的山道,通过了数道关卡。

    这些西厂番子有惊无险地来到了这次由逍遥子所主持的反秦会议所在的韶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