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章: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咸阳。

    章台宫。

    秦军三十万伐楚,动用劳役五十万运输物资。

    大秦化身战争机器,完全运转起来。

    任何决策,都会为战争让路。

    因为这关乎秦王政横扫六合,一匡天下的大志。

    楚国烽火狼烟,大秦内部势力蠢蠢欲动。

    嬴政以威严镇压,稳定国内。

    攻楚的三十万秦锐士,已经是秦国最主要的兵力了。

    若真按照王翦“六十万”的要求,秦国还需要继续征新兵。

    咸阳兵力空虚,嬴政总觉得芒刺在背。

    尉缭看出了嬴政心中的忧虑,进谏道:“王上何不趁着迎秋日,举行国祀?”

    迎秋日,也就是立秋。

    《吕氏春秋》中有所记载,又称月令,主要记述朝廷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祭祀,即稳定人心。

    而且秋主兵戈,顺应伐楚。

    “多亏了先生的提醒,寡人竟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嬴政一拍额头,命赵高准备迎秋日的事宜。

    赵高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派人给胡姬通风报信。

    公子霄能征善战,为大秦骁勇。

    这种时候,胡亥想以军功取胜,几乎是天方夜谭。

    祭祀不一样,胡亥能够有表现的机会。

    “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要让你父王失望。”胡姬肃然叮嘱。

    祭祀这种活动,她是没办法参与的。

    “是,母亲。”胡亥认真地点了点头。

    趁着还有时间,胡姬为胡亥找来了先生,专门讲述祭祀需要注意的事。

    “胡亥公子年纪还小,祭祀有王上和扶苏公子……”

    “闭嘴!你只要好好教导我的孩儿,其他的事轮不到你指手画脚。”胡姬厉声训斥道。

    胡亥瑟瑟一惊,有些畏惧地望着自己的母亲。

    嬴政斋戒三日,后在立秋当天,率文武百官迎秋于西郊。

    其规格,都是以天子礼仪筹备。

    “负天命,承民意!”

    “扫六合,平天下!”

    “秦国能够千秋万代,万国所不能及!”

    在无数繁杂的礼仪折磨下,嬴政依旧屹立着身姿,清晰地让群臣看到。

    他,就是巍峨的泰岳,秦国的定海神针!

    祭祀持续了三个时辰,嬴政就站了三个时辰。

    扑通!

    伴随着阵阵惊呼,公子胡亥体力不支,晕倒在地上。

    御医焦头烂额地诊治,又是掐人中,又是揉太阳穴。

    总算是把胡亥救醒了。

    “发生了何事?”嬴政威严的声音传荡四野。

    赵高惊伏在地,不敢隐瞒:“公子胡亥晕厥了,御医已经救醒。”

    嬴政的怒意收敛,威肃道:“下不为例。”

    祭祀,不容一点差错。

    这不是添堵来了吗?

    胡姬千算万算,漏算了这一点。

    公子胡亥被搀扶下来后,胡姬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清脆的响声,让胡亥失声痛哭。

    “母亲,我冷……”

    胡姬又心疼起儿子,抱着胡亥抽泣。

    祭祀结束后,一路上都有秦锐士护送。

    他们阵列整齐,行于咸阳街道,形成一股沉沉的威压。

    踏踏!

    踏踏!

    宛如沙场秋点兵一样。

    将帅选择和训练士兵,也是祭祀的环节。

    他们在演练,升赏有功人员,讨伐诛杀敌人。

    同时,廷尉李斯亲自整饬法治,监督修筑监牢,决断官司,断狱行刑。

    立大秦之国威!

    这场祭祀下来,足够震慑宵小,嬴政心情舒畅了许多。

    突然,一骑冲街而行,竟不顾王辇车架。

    “胜!”

    “大胜!”

    “攻楚大胜!”

    禁军正要阻拦,却被嬴政喝止。

    “让他过来!”

    赵高迎了上去,命禁卫搜身,任何部位都不放过,并且验证了捷报使者的身份。

    “启禀大王,吾军先锋,攻破平舆,斩守将屈敏,破敌一万。”

    “首战告捷!”

    轰!

    震撼的声音响彻咸阳长街。

    双喜临门啊!

    “哈哈哈!”

    嬴政畅快地大笑着,嘴里不断说:“赏,重重有赏!”

    “谢大王!”捷报使者狂喜。

    等等。

    嬴政似乎想到了什么,攻打平舆的先锋,不正是公子霄吗?

    这逆子,竟直接攻克了楚军边防重镇?

    嬴政心神震颤,却又必须在群臣面前,保持威严、气度。

    ………………

    求鲜花、评价,感谢大家一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