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章:公子霄谨记王上教诲
    “王上诏令!”

    蒙毅姿容俊雅,声音蕴藏着一股威严和清贵。

    “公子霄接诏!”

    所有人肃穆以待,唯有嬴霄迈出一步,抱拳肃声:

    “在!”

    蒙毅清了清嗓子,传达诏令:

    “秦攻韩、赵,威震天下,势慴海外。”

    “今举大梁,魏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魏可传檄而定。”

    “为何水淹大梁,致百姓死伤惨重,尸横遍野?”

    “公子霄包凶邪之心,肆蛊之戮,无仁人之心,君子之意。”

    “寡人甚忧甚虑。”

    “收到诏令,当引以为戒,莫要徒增无辜杀伐。”

    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望向嬴霄。

    王上竟然说公子霄残暴不仁!

    吕牧拳头紧捏,心中涌出一股畏惧,万一公子不服,奋起反抗。

    他到底该怎么做?

    要跟着公子,与大秦为敌吗?

    王离心神震骇,公子霄桀骜不驯,有仇必报。

    面对王上的教训,他该不会破防吧?

    蒙毅目光威严,手持王诏的他,散发出一股浩荡的威压。

    此刻,他代表的是秦王政。

    不可能后退一步,甚至半步都不行!

    他死死盯着嬴霄腰间的佩剑,似乎做好了血溅三尺的准备。

    就算死,也要维护王上的威严!

    “公子霄谨记王上教诲!”

    嬴霄大大方方地伸出手,迎接王诏,浑身涌出雍容华贵的气质。

    蒙毅立时怔住,他准备好的慷慨就义的说辞,完全派不上用场。

    公子霄竟然服输了?

    王离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似乎比王室秘录还要精彩。

    蒙毅郑重地将王诏交给嬴霄。

    任务完成了?

    他自己都懵了。

    蒙毅在军营里待了三天,期间去拜访了一次他的父亲蒙武,剩下的都在收集军中对嬴霄的风评。

    数日后,他回到了咸阳,向嬴政汇报。

    “那逆子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嬴政非常清楚嬴霄的秉性,因此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公子霄称会谨记王上的教诲。”蒙毅凝声道。

    这怎么可能?

    嬴政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追问道:“蒙毅,你确定你没有戏谑寡人?”

    “臣下不敢!”

    蒙毅拱手一礼,表达谦卑、恭顺之意。

    “莫非这逆子杀了赵始,害怕寡人降罪于他?”

    嬴政止不住地反思,翻涌的思绪几乎将他淹没。

    “臣下偶然听到军中的一些传闻,都是关于公子霄的。”蒙毅正色道。

    偶尔?

    这肯定不可能!

    蒙毅必然是主动去打听此事。

    但嬴政并没有交代他这么做。

    蒙毅能够身居高位,与他的缜密的心思脱不了关系。

    “说说看,寡人倒要看看,他离开咸阳后,有没有丢人现眼。”

    嬴政收敛了锋芒,端坐榻上。

    “公子霄在军中威名无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每战争先,杀敌不破百,从不会收手。”

    “大梁鏖兵,他以大纛推倒松动的城墙,率两百秦锐士先登,阻魏军万人,杀敌破千。”

    “他纵兵劫掠,却从不藏私,全部抚恤阵亡的部卒。”

    “他麾下有悍将吕牧、李通、沈诠、英伍等,皆可担任千夫长。”

    “尤其是吕牧,成熟稳重,若是不死,必然能够成为万人将。”

    “沈诠天生蛮力,能够举着大纛随公子霄征战。”

    “李通待主至诚,赵佗曾率三千秦锐士,拦住公子霄,胁迫他祭拜赵始,正是李通救主之举,令三千秦锐士动容。”

    “英伍出身囚徒,一身武艺在关中游侠中,也能位列前茅。”

    蒙毅将他们的出身,全都调查了一遍,事无巨细。

    嬴政听了都觉得心潮澎湃,恨不得带着一众弟兄,上阵杀敌。

    只不过他是秦王,永远都不可能上阵杀敌。

    徒留哀叹、遗憾。

    “公子霄最经常说的两句话是:与其苟且立身,枉然出世一场,不若发愤为雄,卓然自立,流芳百世之为愈也。”

    “上可承寰宇之志,下可震诸侯万民,大秦公子霄是也。”

    装!

    真会装!

    嬴政捏紧拳头,胸腔积聚着一股抑郁之气,无法发泄。

    “公子霄谨记王上教诲”所传递出来的淡漠,让他心神一揪。

    “这逆子在军中啸傲,恐怕早已忘了咸阳!”

    ………………

    求鲜花、评价票,相识即是缘分,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