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老爷子发怒:你们还不如一个孩子!(求鲜花、求评价票)
    皇城

    朝阳逐渐高升。

    绕过登闻鼓,跨过皇城门,进了奉天门,就是奉天大殿。

    传闻奉天殿刚修建起来那会儿,仿佛真是那金銮宝殿。

    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

    两边也各有对称高楼,左为称文楼,右为称武楼。

    只是可惜,自从盖出来之后,老爷子就很少修缮过,如今已经没了当初那股子“新”气。

    但就算如此。

    只要那个老人,还坐在那个位置上。

    奉天殿,依旧有着自己的巍峨和威严!

    “咱让你们找救治灾民的银子,都找到了吗?”

    洪武大帝苍老的声音悠悠响起,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两个砖块样式的布包。

    下方,文武百官齐齐一肃。

    站的近的,自然看到了“那两样东西”。

    不过第一时间没当回事。

    而是很快回答老爷子的问题。

    吏部尚书詹徽第一个站出来,“回陛下,吏部可拿出一万两银子。”

    如果朱允熥在这儿的话,很快就就知道,这詹徽就是个倒霉蛋。

    詹徽,自从洪武十五年考中秀才后,就被洪武老爷子看重,然后一路青云直上,短短十年的时间,从一介秀才,到监察御史,再到如今的“一部尚书”。

    说他是洪武老爷子面前的“红人”都不为过。

    可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琢磨上意,最后意思没找对,还被“蓝玉”,以及“朱允炆”这个猪队友给坑了。

    “蓝玉案”爆发之后,詹徽本是审讯官,他让蓝玉交出自己的“党羽”。

    可蓝玉本来就骄纵跋扈,平白无故被擒拿,当然心有怨气,于是直接说出“你让咱找同伙,你就是咱的同伙。”

    一口反咬,让詹徽大惊失色。

    但偏偏当时已经是“皇太孙”的朱允炆结果就真信了。

    立刻让人擒拿“詹徽”,堂堂的一部尚书,就这么被咔嚓了。

    ……

    当然,眼下,皇太孙还没有立,蓝玉案还没有爆发。

    虽然当朝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希望“朱允炆”成为“皇太孙”。

    但眼下,老爷子被灾事给牵制住了。

    朝廷上上下下,也就没人去触老爷子的眉头。

    倒是银两问题。

    刘太医其实分析的没错。

    不过就五万两白银,朝廷就是再穷,那随便抖一抖,找个肥肉捏一捏,五万两银子也就出来了。

    因此。

    在詹徽站出来之后。

    兵部尚书茹瑺也站出来,“陛下,兵部也愿意拿出一万两。”

    随后,其它几部尚书统统站出来,他们分明就是商量好的。

    三言两语,五万两银子就出现了。

    只是说完这些,百官便齐齐停止话语,不出声了。

    见此。

    老爷子当然知道他们心里面想的是什么。

    谁都知道,五万两银子,那就是打水漂的钱。

    那些灾民真到了应天府外头,衣食住行还有医治、丧葬等等等等,哪个不需要钱?

    五万两拿出来简单。

    但后续的事情难啊!

    谁都不是傻子,不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揽活。

    “哦?看来你们还是能办点事的。”朱元璋见到这种情况,也不意外。

    但他继续问道。

    “那后续呢?五万两既然拿出来了,你们哪个能站出来,给咱把灾民的事情办妥当了?”

    群臣无话。

    “詹徽,咱把这个任务给你如何?”

    吏部尚书詹徽马上回道:“回禀陛下,吏部负责百官考察升迁之事,臣确实有安置灾民心思,但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能力,臣怕自己真去了反倒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

    “呵!都说你詹大人遇事果决,素有才智,原来用在这方面上了?”

    “臣惶恐!”

    “那茹瑺呢?”

    “陛下,臣负责兵部,打仗谋划倒是能去,但这救治灾民……”

    “那谁能干,站出来吧?户部呢?詹事府呢?应天府知府呢……”

    话音到最后,那位洪武皇帝终于发怒了。“你们都给咱聋了!”

    “砰!”

    忽的,老爷子抓住了旁边的布帛。

    重重一摔!

    发出震动大殿的响声。

    “好一群文物百官,真到了这个时候,一个都顶不上。”

    “咱知道你们怕什么,怕事情办砸了影响了你们的前途!影响了你们的官运?”

    “可有人不怕!”

    “你们甚至连咱孙子都不如!”

    一边说着,老爷子亲自解开放在桌子上的布帛。

    下一秒。

    随着两块“金砖”出现。

    群臣齐齐移动目光,目不转睛的看向一处。

    没办法,金子谁不喜欢?当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但更让众人心里惊讶的,还是昨夜听到的“荒诞”的,在他们听到第一时间就直接排除的传闻。

    【三皇孙院子里,有洪武帝亲手从大元皇宫拔出来,再栽下去的“生钱树!】

    【三皇孙门槛上藏着黄金,树上也藏着黄金,就连洪武老爷子踩的地板,那都是一步一个金脚印……】

    【甚至还有传闻,三皇孙甚至还有个“聚宝盆”!】

    这些话。

    他们昨晚就听到,但都没当一回事。

    只觉得又是些市井传言,在胡编乱造。

    可现在。

    当他们看到,那两块金澄澄的“板砖”时。

    全都呆住了。

    “看看,这是咱那孙儿,听说有灾情,怕咱劳心劳力,硬塞给咱的私房钱。”

    “咱那乖孙儿,自小孤苦伶仃,一个人在东宫的西院长大,因为性格怯弱,被好些人在暗地里说是,烂泥扶不上墙。”

    “是,他之前见到咱,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看到咱发怒,双腿都打颤。”

    老爷子说到这儿,语气不由得慢慢柔和,但是声音却愈发的掷地有声。

    “可咱那孙儿,知道心疼咱,看咱愁眉苦脸的过去了,不顾大病初愈之身,硬是给咱这个没正儿八经管过他的爷爷,亲自做饭做菜!”

    “嘿,堂堂的皇朝嫡亲血脉,咱的乖孙,那做起饭来比御膳房的伙食还要好吃!”

    似乎是想起什么,心中涌起酸涩。

    老爷子的声音都在颤抖。

    “这孩子,不知道辛辛苦苦努力了多久,搞出了什么佐料,让咱这些天茶饭不思的胃口一下子变好,更是心疼咱忧虑灾民的事儿,也把他辛辛苦苦攒的大金块全都给了咱!”

    “是一股脑的,全都给了咱啊!”

    这位洪武大帝,在满朝文武的朝堂,大肆夸奖他的三孙儿。

    这让好些官员的心里,齐齐生气警兆!

    可还没等他们互通眼神。

    下一秒,老爷子声音一变,语气也一变。

    变得愤慨,变得愤怒!

    “可你们呢?满朝文武,藏藏掖掖,怕这怕那?”

    “当着大明的官,去不管大明的民!”

    “你们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你们……”

    “甚至连咱那三孙儿都不如!”

    “你们这堂堂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四五十的人,甚至还不如一个孩子!”

    “真是混账!”

    “一群混账!”

    群臣越发寂静。

    但因为老爷子的话,却让他们的心中情绪,如同浪潮一样波澜翻滚。

    老爷子这话……

    太不对味了!

    甚至让好些臣子,心脏都跳到了嗓子眼!

    .............

    .............

    ps:求鲜花、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