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弟妹求歌
    既然已经进了万花院的门,那么叶臣自然是想见识见识那些有才情的艺伎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因此他并没有反对石元孙的安排。

    石元孙的话音刚落,叶臣便见到有十数人开始在雅苑前方的一座台子上布置起乐器来。

    没多久,一位画眉描睛的妙龄美女不知从哪进的雅苑,就这么款款走上了台。

    “小女子花青青给小公爷请安,不知小公爷今晚前来是想听哪首曲子?”

    石元孙笑着指了指叶臣,对那花青青说道:“青青啊,这就是你之前提到过的叶臣叶将军,也是我刚结义的大哥,你还是问他想听什么曲吧?”

    那花青青听到石元孙的介绍,立刻转而望向叶臣,她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原来是叶将军,小女子花青青给叶将军请安了,不知叶将军想听青青唱什么曲子?”

    叶臣瞧见花青青的目光,他感觉自己又遇到一名粉丝似的,心有不解,却没有问出来。

    而叶臣哪里知道花青青会唱什么曲,当即说道:“我听什么都可以,你随意便好!”

    花青青朝叶臣微微颔首,转身对那些乐师交待了几句,又朝一侧挥了挥手,招了两名伴舞上台。

    然后只听音乐响起,花青青也领着那两名伴舞开始翩然起舞,同时也响起了她悠扬婉转的歌声。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听着花青青唱的词,叶臣不禁对身边的几人问道:“她唱的可是前唐女诗人薛涛的春望词?”

    石元孙赞道:“大哥果然好学问,正是春望词!”

    叶臣无视了石元孙拍的马屁,心中暗道:原来在古代,诗词就可以用唱来演绎了,我还以为只有后世那些作曲家才会把诗词做成曲子呢!

    这时候不知道怎的,叶臣突然想到了自己传给禁军们的男儿当自强。

    “看来以后有机会我也得给军之歌配上将军令的曲子啊,那样听起来才更有气势!”

    就在叶臣思绪快飘远时,石元孙忽然对叶臣说道:“大哥,实不相瞒,这花青青已是小弟我的女人,她听过大哥为禁军作歌之事,所以想向大哥求一首歌,还请大哥成全她!”

    叶臣闻言,吃惊道:“你的女人?那你怎么不把她娶回家啊,再不济也得给人家安置处宅子养起来吧,还在这种地方抛头露面作什么?”

    石元孙丝毫不显尴尬,解释道:“由于家里的一些原因,我不可以纳她为妾,因为她的出身不好。

    不过她已为自己赎了身,我给她在外置办了一处宅子,她自己并不强求我给她名份,只是她单纯的喜欢唱歌给别人听。

    所以一直求着我让她能继续唱歌,而且从做了我的女人之后,也只有我来万花院的时候,她才会跟过来唱几首,今夜便是我让她跟来的!”

    听石元孙这么一解释,叶臣算是懂了,石元孙这家伙就相当于在外边包养了一个女明星嘛!

    “原来如此,既然算得上是弟妹,那也就不是外人了,一会我送她一首歌便是!”

    “那小弟就先代青青谢过大哥了,来,小弟敬大哥三杯!”

    接着不单是石元孙,就连顾长风和杨成也加入了敬酒行列。

    最让叶臣无语的是,他看到狄青过来的时候,原以为他是来帮自己替酒的,结果没想到狄青这家伙也跑来凑热闹,站到石元孙他们的敬酒队伍去了。

    一圈敬酒喝完,花青青也刚好唱完歌走下台来,她先是对众人施了个礼,这才款款坐到了石元孙身边。

    从始至终花青青都表现得落落大方又恰到好处,完全没有那种风尘女子的模样,反倒更像是大家闺秀。

    花青青给叶臣敬了一杯酒,叶臣也没食言,当场把准备好的歌教给了她。

    “今夜月色不错,我就以月为题,送给弟妹一首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或许是喝了不少酒的缘故,叶臣念完这首词,还特意把后世那位天后唱的曲给花青青唱了一遍。

    “好歌!好曲!叶将军的才情果然不假,依青青看,叶将军的才情比那些所谓的才子也要更胜一筹!”

    花青青听完叶臣的唱词,由衷的称赞起来。

    叶臣闻言,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当即也在心中默默跟苏轼说了声:

    抱歉啊哥们,这首词暂时先借我用一下,日后等你入仕的时候,我再罩着你,以报今日借词之情!

    接着,石元孙又陆续唤来了其他的女乐表演,其中也有那位让顾长远看直眼的音音姑娘。

    石元孙这也算是遂了顾长远的愿,没让他白来一趟!

    歌舞升平,把酒言欢,最容易使人忘记时间,这场庆祝宴一直持续到子时(晚上十二点),众人这才散场,各回各家。

    翌日。

    由于昨晚确实喝的有点多,叶臣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因此,他又一次成功的没有去上朝。

    起来锻炼了一阵,便先后接到董生财和石元孙来了的消息。

    叶臣把他们俩直接邀去了闻墨斋,然后三个人关上了房门,商谈起叶臣的商业规划来。

    事关太多隐秘,叶臣还特意让狄青把守住了门口,不让其他人靠近书房。

    “老董,你那印刷作坊安排好了?”

    “回将军,已经安排好,我让毕升接手了!”

    叶臣点了点头,转而面色一正,对石元孙和董生财仔细说起了自己的商业规划。

    “我规划的前期,盘子画得很大,首先需要······”

    (PS:苏轼是仁宗时代晚期才考的进士,目前书中的时间背景,苏轼才两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