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仁宗很忙的
    因为有协议在先,叶臣是按销量拿分成的,所以董生财并没有隐瞒和迟疑,当下向叶臣汇报了‘京城轶事报’的销售数据。

    由于印刷作坊目前采用的还是雕版印刷,而第一日董生财又只准备了一块雕版。

    因此即便整个作坊的工匠都加班加点,也只出版了五千份的数量。

    不过有了第一日的战绩,第二日董生财便又另外招来工匠着手准备了三套雕版,加上他自己作坊的工匠就凑足了四套雕版。

    而每块雕版每日最大量是印刷三千份左右,第三天开始就是四块雕版一起印刷,‘京城轶事报’每日的印刷总数就达到了一万二千份。

    好在新白蛇传够火爆,每天出版的‘京城轶事报’都能卖光,所以五天来的总销量一共是三万六千份(前两天每日只有五千份)。

    按照当初谈好的,每份给予叶臣三文钱的分成,最后叶臣能拿得分成一十三万八千文,折合成银两则是一百三十八两。

    叶臣听完董生财的汇报后,不禁微微咂舌,一百多两银子虽然不多,但他也不由得暗道大宋的钱好赚!

    “叶公子,多亏了您的关照,董某人按照之前的约定,然后再给您凑个整数,这是一百五十两,还请您收下!”

    董生财此刻适时地取来一个沉甸甸的包袱,说话的同时也在茶桌上打开了包袱,里面装着的正是十五个十两重的银锭。

    这是自己该得的,叶臣自然没有客气,接过了银子。

    不过这时候叶臣并没有第一时间想着怎么挥霍这笔钱,而是向董生财打听起住宅来。

    “老董,汴京城内的宅子一般什么价钱?”

    “汴京的宅子虽贵,但买处普通的小宅子二百两左右就足矣,只是我怕叶公子以您的身份,肯定也会嫌其简陋的吧!”

    “那么好一些的宅子呢?”

    “好一些的大宅子就得五百两往上了,而更好的宅子一般都在那些官员手里。

    运气好的话倒是也能碰上一两个出手的,就是价格往往都不便宜。

    当然,汴京城里最好的园子是在朝廷手里,那些不是钱财能买来的,只有得到官家的封赏才能获得!”

    “明白了,如此说来,我想要住得舒适些,最好还是入朝为官啊!”

    “呵呵呵!若是叶公子真能入朝为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要知道我朝的官奉可是比前唐还高上许多的!”

    对于董生财所说的这一点,叶臣是十分认同的。

    据叶臣所知,大宋朝廷为了遏制官员腐败的问题,不但给官员的俸禄定得很高,而且各种生活补贴都给报销。

    其大宋朝廷官员的福利优厚程度,可说得是历史之最。

    做个简单的比较,大明朝廷的官员俸禄算高的了,可是与大宋比起来就差多了。

    后世的史学家曾核实过史料,数据表明大宋官员的俸禄要比大明官员足足高出十倍左右!

    因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董生财随口一说之后,叶臣还真的动起了入朝为官的念头。

    虽说他想尽情享受大宋时期的生活,可享受是需要资本的,他可不想一直当个连载作家赚钱过日子。

    何况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又是军校的高材生,穿越到古代岂能没有一番大作为?

    那不是白白到大宋一游么?

    没错,既然穿越到了大宋,就要当那个大宋最靓的仔!!!

    啥,没有那些小说里主角们的金手指?咱用不着,咱自身的本事就是金手指的存在!

    若说叶臣之前只是心存在宋朝享乐的无目标生活,那么这一秒开始他有了自己的目标。

    何况只有当官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毕竟有些东西是只有官员才有资格享用的。

    否则在封建时代即便有钱那也是僭越,无法安心享受高级的生活便利!

    所以在萌生了‘入朝为官’的念头以后,叶臣还真是动起了心思。

    不过那也是之后再考虑的事情,目前连载作家他还是要继续担任着的,否则太对不起老董同志,也对不起自己的腰包啊!

    想到印刷作坊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叶臣这时把本应该十几年以后才会出现的活字印刷技术搬了出来。

    当然,他只讲了活字印刷术的理论,并未亲手制作出模板。

    即便如此,董生财听后也是大喜!

    而且董生财也听明白了该怎么制作的原理,连忙唤来他自家作坊的雕版工匠进行商议。

    然而令叶臣没想到的是,董生财唤来的那位工匠竟然正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本人。

    感慨着世事冥冥中自有天注定,叶臣又叮嘱董生财几句,约定好十天后再来之后,他起身慢步离开了印刷作坊。

    此时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

    由于大宋并没有宵禁,都城汴京也不例外,晚上的汴京比之白天更显热闹。

    因为花街柳巷这时候开始营业了,各种唱曲歌舞的纷纷登场。

    再加上一些街头卖艺的杂耍艺人,那就更热闹了。

    当然,都城里皇宫还是有着很严格的宫禁制度的。

    皇宫里的大门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关闭,除非是特别紧急的特殊大事,否则落锁以后是不会再开启宫门的。

    然而此时行走在街头的叶臣,却无心观赏那些好看的杂耍或者戏法,更无意聆听那些艺伎口中的唱曲。

    叶臣是一个心动不如行动的人,动了入仕心思的他正盘算着该如何具体施展运作。

    不知不觉间,叶臣回到了居住的客栈。

    将装着银两的包袱随手放到一边,叶臣躺到榻上,认真思考起来。

    考科举?走正式的官方流程入朝?

    一想到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叶臣自觉有心无力!

    所以他果断地放弃了科举这条路!

    托关系走后M?用金钱开路入朝?

    虽说这是社会常态,但叶臣讨厌和那些贪官污吏打交道,而且这也不是他行事的风格和做派啊!

    于是他再次打消了金钱开道这条路!

    入伍当兵?慢慢用战功爬上去?

    可是大宋重文轻武,想当个大官享受生活得等到何年何月啊!

    所需时间太长,放弃!

    找时机直接堵住仁宗同志?在他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好像仁宗同志很忙的,又长年深居大内之中,即便他出宫,行踪也不是叶臣所能掌握的啊!

    看来这条路也是行不通···

    就在叶臣打算再次放弃时,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嘀咕了一声。

    “不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仁宗同志不出来,我便想办法直接进皇宫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