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三章 疑问
    “你想去安城?”苏哲愣了一下。

    柳氏也露出惊容,“晓儿,平白无故的你要去安城做什么?”

    苏千晓笑的温婉,又带了点苦涩,

    “爹,娘,萧乾一走就是大半个月,连一点儿音讯也没有,我这心里头……”

    她停顿了一下,似发狠般,咬着下唇,

    “所以,我想出去散散心。”

    原来是这样!

    苏哲和柳氏对望一眼,目光里满是复杂。

    萧乾一直没有书信传来,外面的那些个流言蜚语越传越不像话了。

    他们起初虽然担心,但见女儿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还以为她并不在乎这些。

    但现在看来,女儿表面上说无所谓,但这心里头肯定还是难受的紧吧。

    行吧,出去避一避也好,整日里听那些个流言蜚语,这正常人哪里受得了。

    想到这儿,夫妻俩对望一眼,苏哲就笑道,

    “嗯,出去散散心也好,回头我让你三叔安排一下,过两天他刚好要去趟安城,你随他一起去吧,也好有个照应。”

    “嗯,”苏千晓点了点头,拿着帕子抹了抹眼角,

    “多谢爹爹和娘亲成全。”

    她虽然是商贾家的小姐,如今又开着绣坊,与那些养在深闺里足不出户的小姐们相比已经是极特殊的存在了。

    但是至今为止,她还真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也不过是去过飞云山庄。

    如今,苏哲和柳氏同意她去安城,这对于她来讲,可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啊。

    吃过早饭,出了苏哲和柳氏的院子,苏千晓将帕子一收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此去安城她可不是去游山玩水散心的。

    这一世的好多事情与上一世是有出入的,虽然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但是时间上却与上一世有点对不上,有早有晚的。

    所以,她现在也不能十分的肯定这一世宛城被破一定就会发生在明年的五月下旬。

    因此,她要去安城先看看,若形势不对的话,她还是要早做打算的。

    听说她要去安城,没想到第一个出来响应的竟然是苏云澈。

    “阿姐,你一个人去多无聊,不如就带上我和二哥吧,有我们这两大保镖在,保你一路平安。”

    少年的眼睛亮晶晶,一副豪气万丈的样子。

    与他同来的苏云帆虽然沉默不语,但目光却紧紧地盯着自己,眼神里也透着股急切。

    他也想去。

    自从开始习武学文以来,已经将近一年了,他再没有出过一回远门,一想到定海的辽阔和蔚蓝,他就忍不住一阵心旌摇曳。

    说安城是临海的城池,临的就是定海。

    以前与爹爹一起去安城的时候,苏云帆每次都会跑去海边玩儿几天。

    那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景象一直留在他的脑海深处。

    如果能再去安城,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苏千晓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兄弟俩。

    不过才一年时间,俩人都长高了一头,尤其是苏云帆。

    虽然只比苏云澈大一岁,但是看起来却气质沉稳,肩宽体壮,脸上棱角分明,显得颇为刚毅。

    也是时候检验一下二人这一年的学习成果了。

    一旦城破开始逃难,他们就要面对真实的挑战,如果能提前演练一下的话更好。

    不过,也不能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他们。

    想到这儿,她微微一笑,

    “带你们去也不是不行,只是你们既然说要做我的保镖,那自然得有真本领能保护得了我才行。”

    说着,她伸手点在下巴上,故作沉思,半晌才道,

    “不如这样吧,这事儿我就交给林师傅了,你俩谁能过得了他的考核我就带谁,过不了的那个就只能留在家里了,如何?”

    “好,就这么办。”还是苏云澈第一个响应,苏云帆只是笑了笑,但目光却很坚定。

    七日之后的清晨,太阳才刚刚露头,宛城东门口就驶出来一行人。

    为首的是个中年人,骑在马上,丹凤眼,面色沉凝。

    他身后跟着两个骑马的少年,左边那个一脸的沉稳,俊俏的面庞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右边那个却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似乎对一切都好奇的不得了,他还时不时凑到左边的少年身边说着什么。

    叽叽喳喳之间,少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就表露无遗了。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辆马车,最靠前的那辆车里坐着两位少女。

    这就是苏家一行人了,今日就是他们出门去安城的日子。

    安城离宛城说不上远,骑马三日能跑一个来回,坐马车的话大概三四日也就到了。

    一路风餐露宿自不必说,三日之后,安城的西门口得得得的过来了几匹马,后面跟着三辆马车。

    苏千晓撩开一点车窗帘,往外看了一眼。

    安城终于到了。

    与宛城有些不同,这安城的城门口更宽阔,把守城门的卫兵也多了好几个。

    只是他们的面色虽然严肃,但整体看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紧张的气氛。

    他们交了路引很顺利的就进了城。

    城内街面是青石铺就,干净整洁,随便马儿怎么跑也不会像城外那样扬起漫天的灰尘。

    苏千晓虽然端坐在马车里,但透过车帘的缝隙也将外头的街景看了个大概。

    这安城足足比他们宛城要繁华一倍,街道上行人如织,骑马的,坐车的,坐轿的,步行的都有。

    另外还有挑担的,沿街叫卖的,人流川流不息,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交相呼应,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街道两旁的店铺也鳞次栉比,客人进进出出,几乎没有一家是门庭冷落的。

    苏千晓心里默默叹息一句,这安城可真繁华啊。

    这样一想,她对靖国来犯的事情就有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感受。

    梁国和靖国隔海相望,两国之间已经和平了足有三十几年了,这一回,靖国却为何突然要主动挑起战乱,让大军跨海而来呢?

    万事有果就有因,她有些想不明白。

    朝廷上的那些事她一个绸缎庄的大小姐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梁国和靖国都不是小国,怎么说打起来就要打起来了呢?

    上一世逃难的时候,其他人都说是因为他们梁国重文轻武,官僚,军队太弱才导致与靖国大军一触就溃败千里的。

    但是现在想来,苏千晓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

    梁国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从上一任皇帝开始到现在足有近二十年了。

    靖国不早不晚,却为何要选这个时候来入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