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3章义仓制度,不知爹富杨某人!(第四更求全订)
    第206章

    “爱卿在朕心中的地位,不是这些人可以撼动的,他们不懂。”

    隋帝看着杨羽,目光变得极其的柔和。

    杨羽闻言一头雾水。

    我的好陛下啊,别说其他人不懂了,俺也一样!

    懂什么啊?

    莫非这里面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还是说……

    真如那些闲言碎语说的那样?

    隋帝是我爹?

    不是吧?

    这具身体的记忆里面,杨羽分明就是一个孤儿!

    “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杨羽没有细究,把注意力引到了其他事情上来。

    方才他进来的时候,看到了隋帝脸上难看的神情,定是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

    “近来各地……”

    “爱卿,此事你可有什么办法?”

    隋帝叹了一口气,随 后将关陇和河南各郡县发生旱灾的事情说了出来。

    其说完后看向了杨羽,眼中隐隐有一些希冀。

    此次杨羽给了隋帝这么多的惊喜。

    兴许这次也会有什么对策?

    “旱灾?”

    “陛下,此事解决起来倒也不难。”

    杨羽沉吟了片刻,心中已有定计。

    “哦?快快说来。”

    隋帝闻言神情一震,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杨羽正要开口,却是被其打断了。

    “来人!取笔墨来!”

    “罢了,爱卿,朕为你研磨,你且写下来。”

    隋帝很是紧张,亲自拿来了笔墨纸砚。

    杨羽见状虽是有些惊讶,但是也不矫情,当即边说边写。

    “微臣此番有四计。”

    “这第一计,开放义仓,救济灾民。”

    所谓义仓,事实上便是公益性的粮仓。

    由官府设立,让百姓在丰收年将盈余的粮食存到里面。

    待到发生了水旱灾祸或是其他天灾**,百姓难以为继的时候再取出来分给百姓,以躲过难关。

    说起义仓,还得提起隋帝杨广的老爹,杨坚。

    隋朝建立之处,百业待兴,大隋又遭遇了连年的灾祸,使得各地饥民遍地。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文帝应长孙平参奏,在古人“耕三年而余一年之积,作九年而有三年之储”的基础上,号召天下百姓将粮食存到义仓以备不时之需。

    旨意一出,天下百姓纷纷响应。

    不出几年,各地义仓里面的粮食便堆积如山,天下一副富足景象。

    但是杨坚这家伙不厚道,且抠门!

    后面将天下义仓管控了起来,大肆建造义仓,还强制百姓上交粮食。

    原本粮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百姓的,官府只是代为管理。

    到了后面却变成了百姓只有所有权而没有了使用权。

    有了灾祸,百姓想要取粮食?

    不好意思,没有!

    想要开义仓?

    不好意思,先问过皇帝才行!

    百姓要饥饿到处闹事?

    且先给一点点!

    可以说,大隋的富足,变成了朝廷国库的富足,而百姓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开放义仓,能解决灾祸?此计只可解燃眉之急。”

    隋帝闻言,稍稍点了点头,却是不太满意。

    能当上皇帝,杨广也不是一个庸人。

    开仓放粮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也的确这样做了,最后却是收效甚微。

    “……”

    “陛下,据微臣所知,灾区各地义仓中的粮食足以让百姓支撑许久。”

    杨羽瞥了隋帝一眼。

    好家伙!

    莫非他不知道自己老爹留下的家底有多丰厚?

    不知爹富杨某人?!

    文帝时期留下的粮食有多少?

    后世的李唐前期都在一直吃大隋留下的粮食!

    若是没有大隋留下的那些粮食,兴许唐初接连的水灾、旱灾、蝗灾等等这些灾害,就够李渊和李世民喝一壶的了!

    贞观之治也有可能推迟很多年才能出现!

    隋帝闻言,低下了脑袋,若有所思。

    难道大隋粮仓当真这般厉害?

    身为皇帝的他却是不知晓?!

    “第二计,以工代赈。”

    “此计在开放义仓,百姓稍有余力之后方可施行。”

    杨羽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何为以工代赈?

    说白了就是给那些个灾民一份工作,让他们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直接给他们发放钱粮。

    大范围旱灾之下,必然滋生大批的饥民。

    饥民聚集,定然会使得当地动乱不断.. .........

    而且眼下正是十八路反王举兵造反之时,只要他们振臂高呼,给饥民们一顿饱饭。

    饥民只会成为那造反大军中的一员!

    以工代赈,给了灾民一份活命的生计,其吃饱了肚子,又岂会费力不讨好的跑去造反?

    此过程中,又建造了大量利国利民的基础设施。

    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此计不错!”

    “只是又当建造何等工程?国库之中怕是拿不出这么大的一笔钱来。”

    隋帝听完第二计,不由得眼前一亮。

    只是随后他的眼睛又暗淡了下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陛下,铺桥修路、发展水利,这些都是可行的。”

    “为此,官府可以将一些工程让富商承包。”

    “譬如,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分段承包给富商,允诺让其在一定年限内收取过路费,却是属于国家所有。而官府在其中监督,甚至可以收取税费。”

    杨羽沉吟了片刻,组织语言道。

    其把后世的那一套搬了过来,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良。

    “借富商之钱财铺桥修路,官府坐拥路桥,又从其手中分利。”

    “如此计策,妙啊!实在是妙!”

    理解了其中的关键之后,隋帝拍案叫绝,其瞪大了眼睛,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不但不用掏钱,官府还能赚钱?竟有这样的好事?!

    更重要的是,从前修筑此类大型攻城,往往需要在各地无偿征调数十万的徭役。

    只会加重贫民负担而至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而一旦承包给富商,商人花钱雇人。

    百姓从中亦可获利,必然不会反对,甚至乐于见得!

    若是真正实施起来,其中的好处远不止这些!

    以驰道为例,修好了路之后,对于运输、商贸往来大有裨益。

    而战时,又可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

    “还有两计呢?”

    隋帝呼吸急促,像是一个极度渴望新知识的学生。

    其看着杨羽的眼神也有了一些赞赏。

    这便是我杨家儿郎啊!

    如此谋略!

    当世之人又有几个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