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真羡慕我孙子,有我这样一个优秀的爷爷
    古董文玩,这一行,有个词叫捡漏。

    那是考验眼力的。

    一个好东西,卖家不知道值钱,买家看出来了,用极低的价钱买走。

    谁也说不出来错。

    《正阳门下》的韩春明,破烂侯,还有几十年后网络上很火的老马,都对此津津乐道。

    炫耀自己当年面对价值连城的宝贝,如何如何的镇定,用收破烂的价格,就把宝贝买下来了。

    若是那样的机会放在何大清面前,何大清也不会犹豫。

    何大清又不是滥好人。

    凭眼力捡漏,没毛病。

    但,眼前这情况,和捡漏无关。

    李瑞明知道,这玉佩很值钱,很值钱。

    但,没出手的渠道。

    没讲价的资本。

    他们家里人口太多,粮食不够,若是不拿这老物件换点粮食……

    不说要全家饿死,但估计,怎么也得有一两个身体不好的,熬不过这个冬天。

    这种情况下,何大清能砍价?

    穿越前的何大清,穷屌丝一个,花钱都大手大脚的,赚一个花俩。

    何况,现在还有系统!

    几百斤粮食,对此时的何大清来说,算什么?

    李瑞明说话声音都多索了,“何先生,您的意思是?”

    何大清道:“老李,你也知道,这东西很不错。”

    “将来咱们国家经济条件好了,拿这东西盖房,甚至是去城里买一套房,都问题不大。”

    “你现在只卖180斤粮食,很亏。”

    “就算我给你400斤粮食,你也同样很亏。”

    “所以,你自己考虑吧。”

    “将来,不要后悔就行。”

    “将来,别觉得是我何某人,把你给坑了。”

    李瑞明从座椅上站起来,然后,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举动。

    噗通一声,跪下了。

    泪流满面的给何大清磕了个头。

    “何先生,谢谢,谢谢。”

    “大仁大义,请受李某一拜!”

    “何先生,您简直是菩萨心肠啊。”

    “将来就算这玉佩,价值连城,我老李,也绝对不会后悔!”

    何大清穿越过来的,受不了这一套,“赶紧起来!”

    “你也一把年纪了,这么一磕头,别再把我给送走了。”

    本来挺严肃,挺感动的一个画面,让何大清这两句话……

    噗嗤!

    站在旁边几个女孩子笑了起来。

    那应该是李瑞明的孙女。

    长得倒是挺清秀,就是瘦的和竹竿似的,脸上蜡黄,没一点血色。

    赵千帆父子,把李瑞明扶了起来。

    “老李,我就说何先生不能亏待你吧。”

    “遇到何先生,那是我们的福气。”

    李瑞明又磨磨唧唧的感谢了一番,一定要留何大清吃饭。

    老李家还有点吃的东西,但也就是难以下咽的粗粮,至于肉?

    那就不用想了。

    何大清天天吃着何雨柱做的饭,能受得了这稀汤寡水的?

    自然就拒绝了。

    摆了摆手,“老李,你别跟我客气。”

    “若是想谢我,我还真有一件事,你能帮上忙。”

    李瑞明急忙道:“何先生,有什么事儿,尽管吩咐。”

    “就算搭上我这把老骨头,我也绝不推辞。”

    何大清道:“又不是让你杀人放火,没那么严重。”

    “事情是这样的,老赵,赵千帆,他看上了我的邻居,一个老寡妇。”

    “但这老寡妇,却不想嫁到农村。”

    “我听说这老寡妇,有个弟弟,在你们村。”

    “你能不能给介绍介绍,牵个线。”

    “我想和这老寡妇的弟弟,认识认识。”

    李瑞明道:“这简单,我家在村里,人缘还可以的,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一点问题都没有。”

    何大清好奇的道:“你家老辈子是地主,你说人缘还可以?”

    “地主不都是坏透了吗?”

    “人人喊打?”

    李瑞明急忙摆手,“何先生,没有,绝对没有。”

    “我家也是本本分分的人家,当年虽然有些财产,也都是几辈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

    “乡里乡亲,还沾亲带故,欺负人的事儿,我们家绝对没做过。”

    “鱼肉乡里的地主,肯定也不少,但我家,真的不是。”

    何大清道:“行吧。”

    反正都是你自己说。

    是不是鱼肉乡里,那也是以前的事儿了。

    和我也没什么关系。

    李瑞明道:“那何先生邻居的弟弟,叫什么名字?”

    何大清道:“那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姓张。”

    李瑞明道:“那我知道了,我们村就几户姓张的。”

    “其中只有一户,有城里亲戚。”

    何大清道:“千万别搞错了。”

    李瑞明道:“错不了,绝对错不了,逢年过节的,老张家都有城里亲戚提着东西来看望。”

    “老张头总在村里炫耀,他外甥是轧钢厂的,那福利待遇,好得很。”

    那就对了。

    的确是轧钢厂的。

    这个年头,城里工人的身份很高。

    比几十年后的公务猿,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农村,一提起来,别人都高看一眼。

    老张头拿外甥的工作来炫耀,完全有可能。

    事情约定好了。

    何大清和赵耀祖,先去城里把面粉拉回来。

    李瑞明去请张老头,中午过来吃饭。

    然后,何大清就骑着自行车先走一步了,毕竟要回去“先准备”。

    赵耀祖赶着驴车,后面跟着去。

    二十分钟,就回到了家。

    然后躺着看了看小说,几个小时后,估摸着赵耀祖快到了,何大清才出了门。

    看着周围没人,从空间提取了20袋面粉。

    每袋,都是20斤。

    一共400斤。

    面粉现在也不贵,若是能在供销社买,也就一毛六分五。

    当然,供销社是限量供应的,每家每户,几口人,每个月能买多少,都是有数的。

    要凭粮本购买。

    否则,再多钱也不卖!

    鸽子市有时候也能买到面粉,但贵一倍,要三毛,甚至是三毛五一斤。

    按照鸽子市的价格,400斤面粉,最多就140元。

    何大清卖上五套猪下水,也就赚回来了。

    换一个二十世纪最少值一百万的玉佩,怎么想怎么划算。

    一年收上100个这样的老物件,就最少值一个小目标。

    距离二十一世纪,还有四十年。

    肯定还得有更贵的宝贝,远远比一百万个达不溜,更值钱的。

    保守估计,靠古董文玩,搞上几百上千亿,轻轻松松。

    何大清笑了笑,“真特么的羡慕我孙子。”

    “能有我这么优秀的爷爷。”

    “好家伙,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