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1章,启示录
    秋风凛冽。

    直接是一场雪。

    雪都被刮散,风依旧如刀。

    龙濠县搞一票大的。

    京城,一群找皇帝嚷嚷。

    京报出来了。

    虽然是不同地域但几乎一时间发生的,宝哥一家直接被徐茉茶带回来了。

    龙濠县钱永葆称王了!

    京城钱永葆称帝、谋反。

    徐家村,钱永宝在家带闺女。小姑娘路上病了,孙太医看着,没事。

    京城钱永宝谋反!

    京报,甩一堆证据这是宁家要搞?宁家搞啥?

    吃瓜群众看着报纸,很是没明白。

    宝哥称什么王?一人在龙濠县称王好玩吗?怎么也得在饶桐县吧?

    杨修吓的,你们千万别坑我。饶桐县每天路过多少,徐小姐需要称王吗?

    所以,京城那些傻子吗?

    证据齐,陛下将那些下诏狱。钱永葆请免,陛下就准了。

    龙濠县直接由平南将军晏逊去。

    e晏逊又多个封号,平南将军,是平了南州吗?

    反正晏逊将龙濠县围了,这个时间点不太对。

    你可以理解为,陛下、下旨前晏将军已经到龙濠县,然后,全县的人都逮了。

    首恶诛族,从犯徙边,由钱永葆提供的,无罪者共一千二百户。

    钱永葆对龙濠县,已是了如指掌,和江东路几县全部徙边不同,这就留下一千二百户。

    龙濠县民风彪悍,和晏逊干仗,又被诛杀一批。

    天下、关注的,大概都明白了。

    称帝确实恶心人,龙濠县一系列借口不用理。

    宝哥也厉害,虽然免官,但保全了自己。

    要知道,有时候能保全就不易。钱永葆若是真扯上称王,因此就能扯上徐家?

    天真!

    圣旨查抄宁家!

    宁家终于把自己玩完了。

    一个龙濠县,你还能玩弄,多可怕?朝中,还有一群、为这么可笑的事故作正经,相辅都不知道要不要配合。

    大家都来搞宁家吧,重点是成州。

    成州,已经被摸清了,这事儿,叫梁安世去负责。

    八年前,梁安世是舒州刺史,现在,已经进京城了。

    大家估计,这差事若办得好,基本就位列九卿。

    梁安世去搞宁家,还是不容易的。但,又不是他一个人搞,奉旨,宁家牛哔还能喘气?

    好多人、跑去成州围观。

    大家不难猜,江东路、成州是不是要照着那搞?有的想去、搞事情,也有、想参与或见证,这样变革的时候,哪比得上亲自参与了?

    江东路,徐小姐都用桐州的人,有的也学了几招。

    赶紧去,求求梁大人,或许有机会。这是表现的机会呢。

    乱哄哄的热闹。

    京城天天打架。宁家全部被逮,有罪的论罪,没罪的徙边。

    有人琢磨着,要多少徙边?真要将曲乌县变成、繁华的边城?

    感觉好奇怪啊,咋说呢,将徐公子在那儿称王再给一些人?这脑洞,应该是封王。

    可是,曲乌县那一带,没粮还得运过去,人力物力。

    朝廷费这么大劲儿。好在现在折腾的起。

    大家都为朝廷的折腾、议论,但皇帝决定了,你能咋?

    哪个皇帝不折腾?他没折腾老百姓,倒是吧e儒生都折腾惨了。

    要知道,这些东西,都可能成为策论,我咋答?

    以前的东西,我照着葫芦画瓢,现在的东西,不知道葫芦还是丝瓜还可能豇豆?苦瓜也是爬藤。

    五谷不分的,当然分不出丝瓜与苦瓜,大概南瓜也分不清。

    南瓜藤一般不搭架,苦瓜丝瓜都搭架,丝瓜的叶大花艳。

    丝瓜花还会招来一种大蜂,轻易不敢招惹。

    徐家村,挺安静的。

    下了雪,大家就在堂屋,光线还好,再点几盏灯。

    钱玭小姑娘好转,开森了。

    叶文绮又说着龙濠县“挺好的地方,给糟蹋的。也不知道几时能搞好。”

    徐茉茶一想“你不如以龙濠县一个平民的角度,写一部启示录。可以赚一些银子。”

    钱永宝黏姐姐,咋写,宝宝要养家糊口,没银子是不行。

    徐茉茶“你在家呆着,好好将龙濠县整理,以平民最平实的态度,到时卖的好钱玭脂粉钱有了,谨哥也有了。”

    龙濠县,宝哥还是挺熟的。

    叶文绮虽然在衙门,也摸的差不多,话本没整过也是一种挑战不是?

    钱玭过了半岁也好带。

    钱霭英抱着侄孙女,像叶家的文气。

    叶夫人过来,外边归他闹,咱家人没事就好。

    甘耀在家,以后宝哥也能在家了。

    甘耀是姐夫,但宝哥当了两任知县,搞的动静都特大。

    许绿竹也有了,叶夫人要准备去京城。长女坐月子,婆家又没人,虽然姓杜的有,还是亲娘去一趟。顺便,绿豆也要生,头一个,好好伺候。

    徐茉茶准备一堆礼,又准备的几个人,与叶夫人就走了。

    钱霭英不愿去京城,但豆萁孩子大了,可以帮忙。

    迟器都十五岁小伙了,现在忙读书,没顾上回徐家村。

    迟光十三岁,可以说最利索的时候。迟之恒也在翰林院呆十多年了。

    他就在翰林院呆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倒不是混日子,而是像老黄牛,不争不抢的。

    大家都知道,徐茉茶快去京城了。

    钱霭英不舍得,这去了,不知道几时回。

    徐茉茶乐。

    钱老太太也乐,莉莉在京城,霭英去了怕什么?她是钱家老太太当然回古槐村。

    甘耀和钱永宝在饶桐县,应该能守着了。

    钱霭英没直说,但是要留老娘,老娘在这边呆惯了。

    回古槐村,媳妇哪比上亲女儿?人家不能呆女婿那儿,咱家没事。

    老太太高兴,反正现在还能动,莉莉又没走。

    下大雪,钱霭英挂念儿子。

    莉莉把她两个儿子都扔到那地方,钱霭英是怨念的。

    但钱霭英咋说?扈伯载在那儿,宝器也在。

    有人找来徐家村。

    徐茉茶不见。

    给宁家说客?坑我家谋反,还有的睡?

    徐侯爷头发都白了。

    钱霭英还看得开,估计以后儿女在那位置,相对于徐家村都是惊心动魄的。其实就在于陛下怎么看。

    陛下说你没事,就没事。还能赏点东西安抚一下。莫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