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74章,戏魁
    早起,一群人,就坐牛车,到县城逛。

    饶桐县城,热闹。不过有些忙秋收,等九月份会更热闹。

    翠滑郡主第一站到新民学堂。

    大家也不用特正式,干活的忙去,几个在这儿招呼。

    房子都修好了,然后是后期,周围的花园也要修。

    现在,门前只有二亩、一溜,然后女学、幼学、男孩,中间花园好比画一个x,正中间是图书馆,图书馆都分四块了。

    因为后边是先生的,只有先生能在后边盯着。

    花园、图书馆当然通着,只是寻常不过那堵墙那扇门。

    男先生和女先生也分两边,女先生就在女学后边,中间有墙。

    有形的墙,就是规矩。沟通也方便,中间是一栋教学楼,大家关于教育的问题,都能在这儿说。

    男孩纸,后边住的地方很大,预计容纳五百人,加前边的蒙学,容量是一千。

    整个地是不规则的,男孩这后边、外边长出去,比女学大。

    就算重男轻女吧,女孩能和男孩纸一块读书就不错了。

    李香云觉得“小孩能在这儿,也不错。”

    省的被家里带坏了,看看狗剩,就算木,不软。

    旁边有来看的“男学这边,有玩的地方,可以少往中间去。”

    没错,男孩这边地方够了,前边可能挤些,不过下课,可以在路边玩。

    虽然是一溜,一丈多宽,小孩跑一跑,大人在这儿转也可以。要不然,客栈那边有花园,这边修大了,意义不大。

    能给里边地方大些也好,毕竟在这儿读书都是一片街坊的孩子。

    有人酸“女生不是更要与男生争?”

    “咋地,男生还怕女生争了?”

    男孩占了这么多优势,还怕人争,你就是个废物。

    有人考虑着“路边会不会不安全?”

    学堂方面解释“小孩进去是不许出来的,八岁以上孩子,出来玩有人看着。”

    街坊说“我们都会看着,哪个再在饶桐县作妖。”

    打死不管埋。

    三五岁的小孩看好,两边有墙,应该也不会吵到大孩子读书。

    集成式、有点妙啊。就是要这么大地方。

    两边卖书的卖笔墨纸砚的,卖书包,都准备开张了。

    也有卖吃的,街对面还有卖玩的。

    徐茉茶心想,根本不用你多想,那赚小孩钱的。

    不过这些要控制,一般的老街坊,不会太坏。

    这边还忙着。

    到客栈,才动工。

    九十月份田里忙完,这儿才会忙起来。

    不过前边花园,已经修,主要是设计,还有原来秦楼花园、挪出来的花草树木。

    水是少不了,所以,弄了大约二亩的水面,其余大约是围着湖了。

    有人问“不种荷花?”

    石超滚过来陪徐小姐,一边回答别人“湖分东湖西湖,东湖会种,西湖不准备种。”

    “那中间呢?”

    “中间这不是准备修桥?”

    你都不长眼?中间窄,大概二丈,水从桥下流过,和一般小桥不同,这或许大的桥。然后一边荷花一边清水。

    清水好着呢,谁说见水就荷花?这挖的也比较深,一边是假山。

    这山,比沁水田园那高,挡了后边的视线。

    那边没山,却是一片树林,中间饭店视线不影响,桥就在中间,这就有意思。

    整个和路边好像都隔开,就像村子。

    有的路从村子中间过,有的是从村子边上,或远一些。

    你需要绕一点,发现这别有洞天。

    而这,也是高档,隔离了外边的繁华。

    如果把这整个当园子,那就比沁水田园更好发挥。

    设计也是拼了,在城市造出山水,所以这山高,一边用石头砌帮助土堆上去。到时就是山水画。

    山倒映水中,一条河水从里边出来,也有很好的流向。

    大家都期待了。

    就算不如园子内好,比三羊楼那边好,这儿会聚集更多人。

    石超就是要这儿聚集人气。

    三羊楼是给街坊转的,要不然徐家别院后边都吵了。

    这儿不怕吵,毕竟客栈,也在饭店后边。

    宋幽纯感慨“修的很有意思啊。但少了玩的。”

    石超指着湖边“准备建个戏楼。和瓦子不同,不准备收钱。”

    李香云问“客栈出钱?”

    有知道的“学饶剧的可多,随便在这儿唱。”

    既然不收钱,你也不指望多好,就是打发时间。

    徐茉茶提议“每月评戏魁。每年有年榜。”

    石超点头。

    李香云就听懂了。这本来就学戏,评上戏魁扬名了,去别地儿也多赚。或许,那些学的,都得抢着到这儿露脸。

    这就是本事,不给钱你抢着来。

    不过,徐茉茶提醒“戏子别和后边的贵人扯上什么。”

    若是成后边包戏乂子,名声就坏了。

    石超点头,徐小姐开了口,饶桐县就得办。

    面向的是平民,而不是某几个贵人,一旦变成少数人的。

    少数人问“你情我愿呢?”

    徐茉茶“有好去处就别上这戏台。好处没有都占的。省的有的戏子还得费心去拉捧场的。评选就让老街坊来。”

    不满“为何总是老街坊?”

    徐茉茶“老街坊住这儿几十年、几代人,最关心周围、别再搞乌烟瘴气。大家都会学,学了去别处耍。”

    总之别碍徐小姐的眼,其他人都懂了。

    不过,这秦楼改的地儿,若是不弄好,徐小姐名声也连累。

    徐小姐有名声吗?

    徐小姐就是徐家村的小地主的女儿,你咋造也没用。

    徐茉茶,我就造点有用的。

    一群人晃到令淑学堂。

    这会儿放假,学堂在维护。要准备开学了。

    有人问徐直“怎么不在这儿读书?”

    李香云“教不了。”

    爹爹是进士,舅舅、明年或许也进士了。姨丈是进士,宝舅舅也是进士。

    这一家还奇葩,扈伯载国子监回炉,徐济说不想离家。

    消息传来。

    晋妃又生个女儿。

    小道消息,晋妃气的要弄死她。

    陛下也就没那么喜欢。公主想要封号,或许十年后了。

    至于立后?明眼人都知道不可能,晋妃实在无德。

    翠滑郡主知道的多,有点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