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1章 帝王心思
    第771章 帝王心思

    当夜。

    绵竹关告破。

    关内的蜀兵甚至未能抵挡住杨家将一个时辰的冲击。

    进入绵竹关后。

    杨锋当即下令让薛仁贵带着五千杀胡军驻守到关墙上。

    其余的将士则是踏踏实实的关内休息了一夜。

    从昨天早上对牛头山发起火攻开始。

    两天一夜下来。

    将士们只休息了两个时辰。

    睡眠严重不足。

    而且这期间还以急行军的速度挺进了近百里。

    就算是铁打的也扛不住。

    必须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将士们分头去休息了。

    杨锋却没有。

    绵竹关内的大厅中依旧是灯火通明。

    杨锋坐在主位上。

    文武将官则是分列两旁落座。

    尉迟恭仰起一张大黑脸。

    率先开口说道:

    “要我说,陛下就该把那群家伙一刀杀了便是,何苦要带入绵竹关中?”

    他所说的那群家伙指的便是徐庶等追随刘备之人。

    按照尉迟恭的性格。

    既然刘备已经死了。

    自然不会留下徐庶等人活口。

    以绝后患嘛。

    “陛下还承诺刘备不会杀死他的儿子刘禅,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心直口快的尉迟恭继续吐槽着。

    坐在他身旁的秦琼双眉一皱。

    轻声呵斥道:

    “陛下自有决断,岂是你能轻易置喙的?”

    秦琼和尉迟恭的私交很好。

    他不想看到尉迟恭因为性格直爽而得罪杨锋。

    刚才的话语明面上是斥责。

    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尉迟恭。

    主位上的杨锋浑不在意的一笑:

    “罢了罢了,敬德心直口快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叔宝不必给他打掩护,难道朕还会追究敬德的罪过不成?”

    听到杨锋并无责怪之意。

    秦琼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

    随后面向杨锋行了一礼:

    “陛下,其实末将心中也是疑惑不解,陛下若是因为徐庶等人的才能而留下他们,倒也无可厚非。

    可陛下为什么非要给刘禅留一条活路呢?”

    刘禅是刘备的亲生儿子。

    刘备也算是间接死在了杨锋的手里。

    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日后等刘禅长大成人之后。

    来找杨锋报仇怎么办?

    杨锋微笑着看向了文臣班列中的贾诩。

    笑呵呵的道:

    “文和最善洞察人心,不如你来说说朕为何会这么做?”

    敬陪末座的贾诩没想到杨锋会在这个时候点自己的名字。

    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其实按照贾诩的才能。

    放到任何诸侯的麾下也不应该是坐在最后一位的。

    只是杨家将实在是太强大了。

    看看名列贾诩之前的这些人吧。

    刘伯温、房玄龄、杜如晦、诸葛亮。

    就连年轻的诸葛亮都只能排在第四位。

    而坐在第五位上的人是杨锋的亲弟弟杨修。

    杨修执掌暗影密探。

    对杨家将贡献良多。

    也不是贾诩能比的。

    杨修之后便是鬼才郭嘉。

    郭嘉才华出众。

    屡屡为杨锋出谋划策。

    立下了许多奇功。

    但他加入杨家将的时间比较晚。

    从资格上而言。

    自然是要位列杨修之后的。

    这样一来。

    有毒士之称的贾诩便只能坐在第七的位置上了。

    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出如今的杨家将是如何的人才济济了。

    秦琼、尉迟恭等武将的目光齐刷刷落到了贾诩身上。

    等待着他的解释。

    贾诩掰着手指说道:

    “陛下如此厚待刘备的手下和唯一的儿子,看似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实则是最高明的收买人心之术啊!”

    “陛下承诺不杀刘禅,可以让徐庶等投降之人放下心中的戒备,更容易为陛下所用。

    诚如刘备临死前所言,这些人其实都是栋梁之才,一刀杀了实在是有点可惜。”

    “再者,留下刘禅,便是等于告诉益州世家豪门,陛下有好生之德,绝不会在攻克益州之后滥杀无辜,打消益州人的抵抗心理。

    只这一点,便足以值回不杀刘禅的票钱了。”

    贾诩的解说到此便结束了。

    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他是绝不会把杨锋所有的心思都说出来的。

    哪怕他心里很清楚杨锋不杀刘禅还有另一层深远的意义。

    却是闭口不谈。

    杨锋等待了片刻。

    发现贾诩丝毫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无奈的暗笑道:

    这老狐狸果然狡猾!

    历史上的杨修便是因为洞察了曹操的心思而祸从口出。

    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以贾诩隐忍。

    他是绝不会走上那条路的。

    甚至若不是杨锋点名提问。

    贾诩连话都不会多说。

    对杨锋的忠心是一回事。

    明哲保身又是另外一回事!

    谁不想在忠心耿耿的同时尽可能活的长久一些?

    挥手示意贾诩落座。

    杨锋带着考校的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你可还能说出什么来吗?”

    诸葛亮是杨锋的弟子。

    自然不需要像贾诩那么小心谨慎。

    见到杨锋发问。

    诸葛亮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在大的战略层面上来说,曹操把孙权压制的很厉害,或许用不了多久便能结束江东之战了。

    到时候曹操坐拥大汉东边的半壁江山,对我军始终是巨大的威胁。”

    “陛下不杀刘禅,更有利于我军尽快收服益州,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对付曹操。

    若是能抢在曹操击溃孙权之前把益州全境收入囊中,那就更加完美了。”

    “或许能改变目前的天下格局也说不定,对我军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其中偌大的好处,实在不是区区一个刘禅所能比的。”

    杨锋微笑着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所说的。

    正是杨锋不杀刘禅的最大原因。

    刘备虽然有些厚颜无耻。

    但是他待人宽厚。

    在益州的这几年中深得益州各级官员的拥戴。

    因此即便是刘备兵败之际。

    益州各地也没有人公然站出来反叛他。

    顶多是许靖等人暗中做了点小动作而已。

    如果杨锋杀了刘禅。

    恐怕就会引起益州众人的触底反弹。

    拖延这场大战的结束时间。

    那样的话获利的只能是曹操而并非杨锋。

    杨锋当然不会那么做了。

    不过这并非是杨锋留下刘禅的全部原因。

    刘禅如今还年幼。

    外界之人对他未来的发展不甚清楚。

    可是杨锋清楚的很啊!

    刘禅……

    他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嘛!

    一点也没有继承刘备的优秀基因。

    在许多方面倒是和刘协的父亲刘宏差不多。

    专精于吃喝玩乐、亲近小人。

    这样的一滩烂泥。

    有什么威胁?

    用一滩烂泥换来益州各地的臣服。

    这笔买卖你说值不值?

    “噢……原来是这样,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还是陛下英明啊!”

    后知后觉的尉迟恭由衷的向杨锋递出了一根大拇指。

    顺带不着痕迹的拍出了一记响亮的马屁。

    搞的杨锋不由得发出一阵大笑。

    尉迟恭这家伙。

    你说他脑瓜一根筋吧?

    他的确是有点铁憨憨。

    可要说他真的憨。

    他还懂得拍马屁!

    弄的杨锋都有点不好判断他是真憨憨还是假憨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