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救星啊
    杨锋率领十八路诸侯兵临城下的消息。

    对董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噩耗。

    他万万没想到把手下最厉害的四大中郎将都派了出去。

    仍是未能阻挡住杨锋的脚步。

    这才几天的功夫啊?

    杨锋就带着十八路诸侯杀过来了!

    但是对于被逼无奈准备喝下血酒的满朝文武来说。

    杨锋就是及时赶来的大救星啊!

    及时雨都没他这么及时的!

    再晚来一步。

    董卓就要把帝都迁到长安去了。

    大家还要被他逼迫着喝下不是人喝的血酒啊!

    是杨锋打乱了董卓迁都的计划。

    更是杨锋把他们从畜生的边缘拉回到了人类。

    保住了他们最后的一点斯文和尊严。

    对他们来说喝下昔日同袍的血水。

    那可不就是畜生了吗?

    以后还有脸自称为人不?

    有那么一瞬间。

    满朝文武对杨锋是感恩戴德啊。

    都要把杨锋当成再生父母了。

    只不过在董卓面前谁也不敢把真实想法表露出来就是了。

    大殿之上。

    董卓急吼吼的道:“文忧!文忧呢?”

    李儒连忙从班列中站了出来。

    “相国不用担忧,区区杨锋不过几万兵马而已。十八路诸侯更是个他的笑话!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根本就不堪一击!”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李儒把杨锋和十八路诸侯说的啥也不是。

    他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毕竟洛阳城中的兵马超过了二十万。

    凭着城墙的坚固抵抗十八路诸侯联军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洛阳距离长安并不远。

    董卓随时可以从长安调兵过来啊!

    只要顶住十八路诸侯的三板斧。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听到李儒的话之后。

    董卓慌乱的心稍稍稳定了一些。

    可还是忧愁的道:“咱家麾下四大中郎将都战死了,由谁领兵抵抗叛军为好?”

    李儒轻轻摸了摸胡须。

    大脑中快速的思索了一圈。

    然后肯定的给出了答案:“相国,张济将军素有谋略,其侄子张绣更有‘北地枪王’之称,勇不可当。相国可命这叔侄二人为将。”

    “对啊!对啊!哈哈哈……”

    董卓开心的大笑起来:

    “你看看你看看,咱家怎么把这对叔侄给忘了呢?北地枪王威震西北,抵挡十八路叛军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董卓是开心了。

    他身后的刘协可并不开心。

    刚听到杨锋斩杀了董卓部下四大中郎将的时候。

    刘协差点就要笑出声来了。

    被董卓欺压了这么久。

    他终于能出一口恶气了!

    可是在听到张济叔侄名之后。

    刘协表示瞬间就不开森了。

    张济英勇善战在西凉军中是出了名的。

    他武力不如华雄。

    韬略不如徐荣。

    但他的能力却是华雄、徐荣的结合体啊。

    这样的人才最可怕!

    更不要说张济还有“北地枪王”张绣这个侄子了。

    这年代能被称作“枪王”的。

    必定不是一般人。

    况且他们还占据着地利优势。

    杨锋能击败他们吗?

    刘协深深地担心着。

    “宣张济叔侄进殿!咱家要封他们做大将军!”

    董卓俨然一副天子做派。

    连假借刘协之后的过程都省略了。

    直接就要封赏张济叔侄。

    很快。

    张济叔侄来到了大殿上。

    满朝文武顺着脚步声看去。

    之间走在前面的张济身型魁梧。

    年近半百的岁数。

    已然是精神抖擞。

    身上的肌肉在朝服之下鼓鼓涨涨的。

    丝毫没有老年人肌肉松弛的迹象。

    走在后面的张绣年约三旬左右。

    正是人生中的巅峰年纪。

    长的眉清目秀的。

    腰板停的像是一杆标枪。

    一股锋锐的气息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

    不愧是北地枪王!

    见到二人上殿。

    董卓冲着二人说道:“叛贼兵临城下,咱家准备临危受命于你二人,你们可有把握击退叛军?”

    张济叔侄同时弯腰行礼。

    由叔父张济大声答道:“末将必不负相国所托!”

    “好!”董卓拍了拍手掌。

    越过身后的刘协当场下达了任命:

    “从现在开始,张济担任大将军之职,统领城内三军抵抗叛贼!”

    “张绣升任为上将军,协助你的叔父!”

    张济叔侄再次行礼拜谢:“多谢相国!”

    接受了董卓赐予的将印、兵符。

    叔侄二人转身离开了德阳殿。

    到军营中点兵点将去了。

    他俩本来就是西凉人。

    对西凉各部人马熟悉的很。

    跟随董卓带在帝都的这段日子。

    也逐渐摸清了何进部下兵马的底细。

    此刻调兵遣将十分顺手。

    没有半点滞涩的感觉。

    很快就点起了一队五万人的大军。

    直奔城东而去。

    这五万人当中有两万西凉士兵。

    其余的三万人则是何进的残部以及昔日西园八军中的一部分。

    虽说是临时组建起来的部队。

    可是这五万人个个身高马大的。

    属于打起仗来绝不含糊的那一拨。

    带着兵马来到洛阳东门附近。

    早有一支部队等候在此了。

    这支部队约有八千人。

    是张济的直属部下北地军。

    他们在之后的战斗中将不会直接参与战斗。

    而是起到监军的作用。

    一旦发现临时拉起来的五万人队伍中有人不战而退。

    北地军就会毫不迟疑将其就地处置。

    对其他人起到警示、威慑的作用。

    来到帝都东面高大的城墙上。

    张济叔侄居高临下的向下看去。

    只见东门外数里开外。

    十八路诸侯依次排开。

    一面面战旗随风飘荡。

    猎猎作响。

    当中一面黑色为底、边角处镶嵌红色祥云图案、旗帜上用金线刺绣着“杨”字的大旗格外显眼。

    大旗之下。

    一员看不清相貌的大将端坐在漆黑如墨的神骏战马上。

    身上披挂着暗金色的万仞龙鳞甲。

    腰间挂着造型古朴的赤霄神剑。

    手中一杆重鸣鸟造型的长枪斜斜指地。

    不用说。

    他就是杨锋了。

    张济叔侄之所以看不清杨锋的相貌。

    并不是因为距离太远。

    而是杨锋的脸上遮盖着金龙面罩。

    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外面。

    其他的部位全部被面罩遮挡住了。

    “叔父你看!那个人应该就是杨锋了。”张绣指着杨锋的方向说道。

    张济微微点了点头:“没错!他这身标志性的装扮独一无二,旁人就是向冒充也冒充不了!”

    叔侄二人交谈之际。

    遮盖在金龙面罩下的目光忽然向他们这边投了过来。

    和他们叔侄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

    擦出无数朵无形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