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45,大西厢
    <b></b>                  给在座。。好吧。还有在站的各站完吉祥话。拍过马屁。这两位演员又开始贬损起对方来。完全沒有大过年不好话一年都要倒霉的忌讳。这一点和相声等许多其他曲艺行当的艺人们一样。越到大过年的时候。他们的生意就越好。不能拿台下的观众打趣。那么就只能拿他们彼此来逗趣。如果顾忌来顾忌去。他们这江湖就不要跑了。生意也不要做了。

    这行当的演员们之间用相互贬损来达到逗乐观众的目的。也是一种幽默xg的技巧。技巧人人都懂。但掌握得如何。就要看个人的功力和份了。

    虽然两人的话不算多么的高端含蓄。第一时间更新贬损的内容也不算多么的稀奇新鲜。但确实直白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台下再度笑声一片。安然一家子也沒能幸免于难……呃。好吧。是沒能忍住。

    看多了文漫画。看多了相声和品。以及各类影视剧。安然觉得无论是各种载体和形式。能让人自然而然的笑出来的幽默就是水平。

    每个人的笑点不同。又有高低之分。你觉得好笑到不行的。别人也许感到十分的不理解和茫然。完全不能理解是什么东西能值得你笑成这样。

    能让大多数人笑出来。作者或是表演者就已经算是赢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很多时候。让人自然而然的笑出来要比让人哭出来更加有难度。

    从这一点上看。也不怪这两位演员在本地有名气。起码在幽默一节上。他们是有自己的实力的。

    几个玩笑开过。台下的气氛开始渐渐热烈起来。

    两位演员也不浪费时间。开始宣布演出正式开始。西厢记开场。但由于时间所限。不可能在从头到尾唱完全本。而是挑出其中最热闹的地方开始唱。

    安然对西厢记的故事还是知道的。但对二人转的西厢记可是不熟悉。不太了解具体的情节安排。第一时间更新

    由于台下的观众都是戏迷。两位演员也沒有多做解释。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句。就引得观众们的热烈鼓掌叫好声。乐队从之前散散漫漫的状态一转。开始正式的奏起配乐来。

    安然显然还在状态之外。安然还好。三个商对于西厢记只限于知道这是一个书生和一位姐勾勾搭搭的爱情故事。里面有一位丫环叫红娘。挺有名。专门帮着书生和姐搞情报工作。最后促进了他们的好事。以至于从此在民间流传千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成了得到人民群众一致承认的好同志。将她提拔成为月老的副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不过。与月老这个还有点高大上的。拿御帝工资的仙界公务员不同。红娘同志更加接地气。并且成了女xg媒人的代称。在老百姓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

    哦。对了。据红娘丫环长得还挺好看的。张生在和崔结婚后。还曾经想把红娘收房。不过。可惜的是。据木成。啊。比较让人遗憾……呵呵。错了。错了。安妹妹。我们滴意思是这人太他娘滴臭不要脸了。

    安然朝他们翻了个白眼。听听。挺好一个民间传到他们的嘴里都成什么了。不过。你指望三个商能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浪漫细胞显然也有些对他们要求过高了。

    事实上。安然对西厢这个故事并不喜欢。当然。这是在读过西厢记的原型故事莺莺传。对这个原本还挺喜欢的故事顿时累不爱。看到张生就想运气。对红娘遭张生这个王八蛋的带累。从此失了不少好感。

    安国庆和李彩凤让这三个家伙的乱解西厢给逗得直乐。开始给三个科普起二人转版的西厢记来。不过。由于时间紧迫。重点放在接下来表演的段落上。

    这一段是从张生进入厢府。红娘得到姐的授意跑到张生那里对这个混球进行试探。。当然。西厢中是大团圆结局。叫这里的张生是混球不太公平。不过。沒办法。安然叫惯了。

    红娘试探出张生对莺莺姐确实心生爱慕。便带着张生去姐住处私会。

    西厢记正是从这里渐渐开始进入故事的。而红娘与张生的一问一答。也充满了二人转这剧种的特点。既机智有趣。又热闹搞笑。可以是唱得十分精彩的一段。也比较考验演员。

    从这也可以看出。这二位演员选择从此处切入剧情。也是充分考虑到了过年时的这种喜庆气氛。大家都喜欢看个热闹。沒有人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唱梁祝的。这不是大过年的让人添堵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不过。也不好。安然就记得自己学时。新年。学校组织看电影。同学们一听看电影。那个兴高彩烈啊。以为看什么好片子。结果通知一下来就傻眼了。他们校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过新年组织大伙儿一起去接受革命教育。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上甘岭。

    也不知道他们校长当时是怎么想。你过年吧。让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沒什么。看点兵张噶什么的不是挺好的吗。不行。带领去看地道战。地雷战也行了。再不济。我们不挑。英雄儿女也将就了。

    可你干嘛率领我们去看上上甘岭这种催人泪下。苦大仇深的。

    弄得同学们带水壶的带水壶。买饮料的买饮料。一边看一边喝。一边享受爱国主义教育。一边看苦。一边喝甜。

    有同学故意愁眉苦脸的开玩笑。呵呵。校长是盼着我们明年都干在地里头。想渴死我们啊。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力更生。努力给自己找水喝啊。

    这么不靠谱的校长。哪怕安然活了两辈子都记得他。沒事就触景生情的把他给拎出来批判一番。哪怕这会儿的西厢记跟上甘岭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她还是心眼的再腹诽一番。

    安然觉着。和她有一样想法的学同学肯定不算少。

    所以。做校长的。在过新年组织同学们搞联欢的时候。千万要慎重。不要瞎出新。走常规路线。别让你的学生哪过重生了。也要想起来把你给念叨一番。这大过年的。左一个喷嚏。右一个喷嚏的多难受。

    好吧。跑題了。再回到西厢记本身。

    不少剧种都对西厢记有自己的演绎。都加上自己对这个故事的解读。进行不同风格诠释。每种诠释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出众之处。

    其他剧种如何。安国庆是了解的。除了二人传之外。他只对评剧比较熟悉一些。但只是熟悉一些而已。远远比不上对二人传的喜爱。

    据他所。即使是二人转。同样一个西厢记。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曲调。唱腔。剧本都更加的细腻一些。有的则显得比较粗糙一些。

    不知道他们现在会听到哪一个。

    安国庆的话还沒完。台上的两位演员就开嗓了。

    虽安然对二人转听得很少。不多的几次还包括当年在上对几位品演员的好奇。去听他们的演唱片段。不过。对嗓子什么的。外行也可以听出一点热闹来。

    表演。唱功什么的就不了。单从两人的嗓音条件来。确实能听出不同来。亮。高。脆。吐字清晰。再加上他们这个版本的曲调也挺好听。顿时就让安然这样的外行觉出好来。

    怪不得这两人这么一副不算出彩的扮相。却受到本地观众这样的欢迎。必须是有理由的啊。

    安然听了两句。就转头想去问安国庆。这个版本怎么样。是不是最好的。这两人唱得怎么样。在你听过的演员中位于什么的水平档次。你觉得他们的表演到位吗……

    ……咳。反正兔子姐嘛。她如果想抽疯的话。随时随地。随随便便都可以问出一大串的问題来。让被问者感到头痛。

    不过。当她看到老爸安国庆脸上那份认真投入。目不转睛。一会儿随着台上的演唱扬眉。一边会微微眯起眼睛。唇角露出一点笑意。一会儿嘴唇又轻轻嚅动似乎在跟着哼唱。着拍子……

    安然话到嘴边。看了老爸这么一个状态。她觉得自己还是赶紧闭嘴。哪儿凉快。哪儿去吧。别打扰老爸难得一次的享受了。

    不得不。也难怪安国庆这一段戏唱得热闹。细细的听下去也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地方戏这个东西的好处在于。本地人听着沒有一点语言方面的无障碍。换成其他地方的剧种就不行了。安然这人耳力又不大好。语调稍稍加一点方言口音。她就完全沒有了办法。虽然她也一直觉得苏州评弹。越剧。粤剧等等许多剧种也挺好听的。但可惜的是。她这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对这些剧完全有听沒有懂。有的还好。就像越剧还能听出个两三成。到了苏州评弹和粤剧。呵呵。不好意思。她是半个字也听不懂。

    二人转对她就沒有一点障碍了。

    而且。安然这人吧。也属于比较奇葩的一类存在。

    〖衍墨轩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