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6,别样的视角
    <b></b>                  这种宣传固然要醒目。但绝不可直白。否则就跟促销广告沒有区别。而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文化。

    他让赵真旭在网上做了他们的网页。也在qq上与网吧里的网友们建立了自己的群。却并未把重点放在宣传介绍旭日网吧的基本情况。而是做得更有趣味。更加的生动。更贴心的为顾客着眼。为顾客服务。让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信息。享受到了轻松和快乐。同时也能感受到被看重和尊敬。

    这些工作说起來似乎并不难。但真正做起來的时候却相当的琐碎。而且还要不断的根据顾客们的反映來进行调整。变化。推陈出新。

    这一个长期的工作。不能妄想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收到效果。看到起色。带來反响和客源。必须在不间断的。扎扎实实。长年累月的做下去。使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最终真正的变成自己的文化和风格。或者也可以把旭日比成一个人。把这些变成他的气质、内涵和性格才行。

    后续的计划还有很多。不过。江杰云并不着急。要善于抓住机会。制造机会。同时也要有耐心。肯沉得下心。稳扎稳打同样重要。

    如果某大厨完全了解他的这一番思虑和谋算的话。八成会把他形容为一只潜伏在丛林或是草丛中等待伺机而动的大型肉食动物。虽然还沒有成年。却有着天生敏锐的反应能力。风一般的速度。以及绝佳的耐心。

    虽然江杰云的努力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见到成果。但安然还是从他的一连串行动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经过十几年后商业氛围的浸染。重生之后因为家庭的原因。又曾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绞尽脑汁的思考过很长一段时间。再笨的猪脑袋也可以猜出他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对他的长远眼光。超前的见识和良苦的用心。安然不禁再一次感到一阵的羡慕嫉妒恨。也不禁再也一次的感叹。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与她这个庸才相比。人家江杰云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才更像是重生的。

    种种的想法。种种的感慨。最后在安然心里也只能化为俩字。“奸商……”

    不过。虽然江杰云的这一系列措施。在营业额方面显著的成效沒看出來。倒是有了一样意外的收获。

    那就是他们的朋友。一向只对书本感兴趣。再无其他爱好的小书呆吴泽荣同学在数次被临时抓劳工。充当临时摄影师之后。居然开始渐渐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该同学是个不感兴趣则已。一感兴趣就惊人甚至可怕的执着派人物。

    据他声称。在照相机镜头之后所看到的世界跟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是一种类似于置身世外的。隔了一段距离的。相对独立。又冷静的新的角度。可以随时抽离自己所处的世界。又可以随时跳出來参与眼前和镜头之中的精彩。非常有趣。

    他的这一番理论。不管是有道理还是沒道理。都让几个朋友听得有点无奈。按姜成卓的说法就是。学院派就是学院派。不管做什么。都要说出些道道來。行动之前。还要先弄一番理论來支持。听得让人头大。喜欢就去玩嘛。

    安然笑。如果喜欢就去玩。那就不是学院派了。那是行动派。

    学派院不只自己先要说出一番理论來。还要好好学习研究摄影理论。大本大本的摄影专著和摄影集都被这位新进的摄影爱好者从图书馆里一一借出。抱在手里仔细研读。查资料。做笔记。也不管在何时。也不管在何地。时不时的就见这位同学用手指搭一个取景框对着远远近近的人群。树木。动物。建筑。甚至天上的云朵一阵的比比划划。嘴里还念念有词。

    自己念念有词也就算了。可人都是需要理解的。吴泽荣同学以前仅仅做书呆。还动不动的就要发书疯。这会儿迷上了摄影。兴致來时或是看书。或是看摄影集看到高兴处便要拉上朋友们说上一大篇。你爱不爱听我不在乎。想不想听我也不在乎。甚至你听不听我都不介意。反正就是得有这么个人让我说上一说……这大概就是朋友的用处之一吧。

    江杰云他们三个对这个小书呆的念经想听就听。不想听的话。一个个的借口眨眼就是一个。动作也敏捷。吴泽荣一个不防。他们就脚底抹油。消失不见了。只有安然。既不会跑。也不忍心跑。只有老老实实的听着。甚至为不了扫朋友的兴。还要搅尽脑汁的附和上一两句。

    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胁插刀。这玩意一般人干不來。也沒必要干。但是支援一只耳朵。提供一点时间和耐心。她还是可以的。

    就当听免费摄影讲座了吧。安然苦中作乐的想。

    不过。功夫沒有白费的。书呆的发疯也不是白听的。听着听着。安然在被科普了无数摄影知识之后。也渐渐的听出一点门道和滋味來。

    因此也从一直以來的被迫听讲变成了主要参与。

    不能仅仅从书呆子的宅属性就认为吴泽荣同学很内向。人家也有人來疯的时候。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再说。真心参与和被迫掺和那种两种境界。安然的兴趣更大的激发了吴学委的学习热情。别看人家现在刚刚入门。但那随时随地的学习精神。是很让人肃然起敬的。

    当然。即便再学院派。理论知识的储备再充足。也是需要不断的实践的。还要不断的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加深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学院派份子吴泽荣同学深深的明白这一点。所以。每到美食劳务赌局的时间。他必然会准时到场。由原來的被临时抓劳工的兼职摄影师。变成了如今的专职御用摄影师。

    吴泽荣虽然在为人处事上有些书呆气。但在学习领域却是相当聪明的。短短几天的时间。拍出的照片虽说还谈上不什么专业水准。但是已经看出与以前那种虽然也是认真拍的。但是完全沒有摸到门道的照片相比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能看出明显的进步。

    除了在美食劳务赌局时练手外。他也自己用过年收的压岁钱买了不少的胶卷。经常借用江杰云那台性能不错的新相机四处转悠。进行采风练习。

    在安然有时间。有兴趣的情况下。也会挂着家里的那台老掉牙的照相机。跟在吴泽荣的身边。在他的指导下跟着练练手。凑凑热闹。

    就像吴泽荣之前说的那样。透过镜头看到的风景。看到的人物都别有一番视角和味道。很新奇。也很有趣。

    甚至。安然有时想。这镜头里的景象和角度是不是跟她这个既属于这个世界。又不完全属于这个世界的重生人的视角类似呢。既旁观。又参与。

    这也许是安然这个沒什么哲学素养的人永远也想不明白的道理。她也就是偶尔文艺一下。但她确实也像吴泽荣一样。喜欢在镜头后面看世界的视角。更喜欢那种可以把时间一一记录的感觉。因为这种记录。可以让人察觉到那种平时被随时忽略的细节和美丽。可以让人更加珍惜手边的一分一秒。一人一物。

    他们通过镜头去观察他们的周遭。观察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也观察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时日日都在变化的小城。

    为了练习拍照。他们去了很多以前从沒去过。也从未想去过的地方。比如安然从不知道锦岭除那座老图书馆和彩票站网吧所在的苏式老楼之外。还有那么多有一定历史价值。又很味道很美丽的老建筑。

    这些老建筑的所在地都是吴泽荣特地从图书馆的资料里翻找出來。准备拿來练手的。他们也在实地寻找这些老建筑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些附近的老住户。从他们的嘴里听到了很多关于这些老建筑和曾经住在其中的人们的故事和传说。有些故事写下來。简直一笔都不用改就是一篇传奇。

    当然。安然也一点都沒浪费。全部都一字不拉的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这些故事如果不记录下來。也许随着这些老人的故去。也将永远的淹沒在时光的尘埃之中。再也沒有人知道。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不单单是某个人的历史和记忆。更是这座小城的历史和记忆。这么一想。安然的记录也就更加的起劲。更加的用心。一字一句。都力求真实。

    又因为有了拍照的爱好。这下她的日记正式的图文并茂了。非常的具有可看性。

    面对这些老建筑。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感。有不同的感慨和想法。

    比如。安然会慨叹那些曾经住在其中。而今已经逝去的人和曾经发生的故事。也会感叹这些美丽的老建筑因为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保护而日渐消失。或是因为年久失修。自然消亡。或是因为拆迁。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