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三章 待月西厢
    《西厢记》第一个上场的是张君瑞,随着报幕声落,顾安笙翩翩走到台前,唱道“扬鞭催马长安往,春愁压得碧蹄忙。风云未遂平生望,书剑飘零走四方。行来不觉黄河上,怎不喜坏少年郎!”

    &bsp&bsp&bsp&bsp北平顺德剧院的看客,有认识顾安笙的,也有不知道顾安笙的。

    &bsp&bsp&bsp&bsp熟知他的,自然极爱他的表演,不熟知他的,也为那浑厚的唱腔深深陶醉。

    &bsp&bsp&bsp&bsp顾安笙已不是第一次在台上唱京戏,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一次自然不会再紧张。

    &bsp&bsp&bsp&bsp就如同在文周社说相声一样,波澜不惊,台风稳重。

    &bsp&bsp&bsp&bsp“这公子长得真是俊俏,要是报幕的不说,还真看不出来他不是本门唱戏的,这么一看,与正宗的戏角儿别无二致!”

    &bsp&bsp&bsp&bsp“哎呀,你们北平本地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在我们天津可是文周社的相声名角儿呢,不仅相声说得好,戏唱得也好呢!”

    &bsp&bsp&bsp&bsp“去年封箱能见顾二爷唱《牡丹亭》已经是人生大幸了,今天还能亲眼看到顾二爷唱《西厢记》,从天津到北平再奔波也值了!”

    &bsp&bsp&bsp&bsp台下看客所云纷纷,皆是赞美之词。

    &bsp&bsp&bsp&bsp顾安笙的唱词结束,乔锦月迈着台步缓缓走上台,唱道“乱愁多怎禁得水流花放?闲将这《木兰词》教与欢郎。那木兰当户织停梭惆怅,也只为居乱世身是红妆。”

    &bsp&bsp&bsp&bsp这二人是第三次合作唱戏了,有了第一次的生涩与第二次的磨练,这一次自然水到渠成,唱腔合的天衣无缝,动作搭配的也无不衔接。

    &bsp&bsp&bsp&bsp仿佛就是戏文中走出,佳偶天成的张君瑞与崔莺莺。

    &bsp&bsp&bsp&bsp“这位姑娘是谁,这崔莺莺挺漂亮的,她就是刚才报幕的说的那个湘梦园的名角儿吗?”

    &bsp&bsp&bsp&bsp“对,她是天津湘梦园的戏角儿,叫乔锦月,她的师父更是天津鼎鼎有名的戏角儿陈颂娴。乔姑娘今年也不过二十岁,年纪轻轻就已经把能京戏唱得这么精妙绝伦了,当真是天才!”

    &bsp&bsp&bsp&bsp“是啊,乔姑娘之前就和顾公子合作过《牡丹亭》,他们两个的戏,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我就爱看他们两个一起!”

    &bsp&bsp&bsp&bsp乔锦月与顾安笙听到了台下看客说的话,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同于之前彼此心许却又未说出口的时候了。

    &bsp&bsp&bsp&bsp戏中是金童玉女,戏外更是才子佳人。一对有情人,心里满满的欢欣甜蜜。

    &bsp&bsp乔锦月唱毕,下一个出场的就是胡仲怀了,他以俏皮的神姿走上台,口中道“老夫人治家多严谨,非召唤谁敢辄入中门?你既读圣贤书应知分寸,岂不闻男女间授受不亲!幸而是红娘我不来责问,老夫人知道了其罪非轻哪!”

    &bsp&bsp&bsp&bsp这小红娘一出场便惊艳四座,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bsp&bsp&bsp&bsp“哇,好俏皮的小红娘啊!这姑娘真惊艳!”

    &bsp&bsp&bsp&bsp“哈哈哈,什么姑娘啊,人家可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公子,他叫胡仲怀,是文周社班主的儿子!”

    &bsp&bsp&bsp&bsp“真没想到不仅顾二爷会唱戏,少公子也会唱戏,而且一上来就是反串花旦。这文周社一个个的角儿真是深藏不露,不得了啊!”

    &bsp&bsp&bsp&bsp“你不知道,班主夫人,就是少公子的母亲以前也是个戏角儿,最具代表的角色就是小红娘。夫人唱得好,少公子自然也不会赖呀!”

    &bsp&bsp&bsp&bsp那台下的掌声使胡仲怀信心增高到了最顶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一出场便会惊艳四座,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赞同。

    &bsp&bsp&bsp&bsp站在对面的乔锦月悄悄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回头,台下的苏红袖亦对他微笑着点点头。

    &bsp&bsp&bsp&bsp一瞬间,那幕后的不自信与紧张消失的无影无踪。

    &bsp&bsp&bsp&bsp他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唱好这出戏,对得起看客的爱戴,对得起乔锦月与顾安笙的信赖,更对得起苏红袖的期盼。

    &bsp&bsp&bsp&bsp台上人唱一出离合悲欢,台下人醉一曲经年好戏。

    &bsp&bsp&bsp&bsp殊不知,演绎的正是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顾安笙便是那俊秀多情的张公子,乔锦月便是那聪慧美貌的崔小姐,二人惜惜相依,本是一对为人称羡的才子佳人,奈何无人说和。

    &bsp&bsp&bsp&bsp胡仲怀正如那小红娘一般,仔细的在二人之间穿针引线,最终使得那才子与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bsp&bsp&bsp&bsp这一出戏是美满的,亦是团圆的。

    &bsp&bsp&bsp&bsp张君瑞与崔莺莺的终成眷属成了人人称羡的人间佳话,可谁又曾想过,中间穿针引线的红娘会花落谁家?

    &bsp&bsp&bsp&bsp胡仲怀促成了顾安笙与乔锦月,可是他对另一个姑娘的心,她又可曾知晓?

    &bsp&bsp&bsp&bsp看着台下的她,一直微笑着看着台上的他。她温柔懂礼,她待他极好,可她对他又是否是和他一样的情意?

    &bsp&bsp&bsp&bsp“夫妻双双把马上,碧蹄踏破板桥霜。你看那残月犹然北斗依,可记得双星当日照西厢!”

    &bsp&bsp&bsp&bsp一双璧人将最后一句戏词儿合唱于口,一幕戏,便已收了尾。

    &bsp&bsp&bsp&bsp“好!”伴随着最后的唢呐锣鼓声,一出戏到了剧终。这结局,必然为人称羡。

    &bsp&bsp&bsp&bsp“真好,这相声角儿能唱出这么好的戏,真真是意料之外!”

    &bsp&bsp&bsp&bsp“文周社的角儿都是奇才,你想不到的多了呢!”

    &bsp&bsp&bsp&bsp“乔姑娘与顾公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胡公子的小红娘也很美呢!”

    &bsp&bsp&bsp&bsp看客赞声不断,三人对这次的表演也甚为满意。一一对台下的看客鞠了一躬,按着次序走回了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