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十九章 千层套路(七)
    李玉合当即给胡豪发去消息,让他们暂时将边界墙关闭,加强防疫部署。外来人员若想要进入,一律先的做血液查验,再做身份核实。两者皆无可疑之处,才允许通行。

    若有人意图闯关,按敌情处置,可动用武力。己方人员无重大特殊事宜禁止离开本地,凡闹事者将被永久驱逐。

    黔地的边界墙毕竟没有修到深山险地之处,李玉合让胡豪派人严加看守,发现偷渡者和其胁从者,一律严惩不贷。

    至于两地联合防疫工作不必急于一时,贺禀那方若觉得事情紧迫自然会排除万难同他们合作。而他们只要将黔地两郡的防疫工作落实,对百姓的各种宣传到位,其他建设工作仍按部就班即可。

    如今韩生找到,虎爷已证明死亡,两个定时炸弹都被排除,李玉合还真没有什么好着急的,该着急的是肖屹。

    “合儿,恐怕乌地的事没那么简单。”

    李玉合的部署善正黎清楚,同时他刚查到一件事。

    “发现新情况了?”

    “嗯,常若望的三子常开世一个半月前离开蜀地去往乌地。同时他还带走了常家的两个嫡孙。”

    这是给常家留后啊,李玉合了然的点点头,看来常若望真的在憋大招。就是不知顾蝶义忽然前往乌地,和常家有没有关系。

    “韩生说过他在常府潜伏的这段日子,发现常府背景不简单,果不其然。常若望这是留了底牌,以为如此就能对蜀地

    产生制衡?”李玉合嘲讽地冷笑了一声,“他怕是要失望了。”

    “拘禁的那些官员们你打算如何处置?”

    很显然百旺城不仅有常若望,还有不少官员愿意追随常家,事到如今仍不肯低头。大有‘常若望一天不倒,他们便一天不服软’的架势。

    这帮官员在百旺城百姓心中的地位不低,如今他们被监禁,一切尚在微妙的平衡之中,可若李玉合用极端方式动了他们,恐怕会激起民愤。大好开局,搞不好弄得收不了场,顺便坐实李氏的残暴不仁。

    李玉合深知常若望这帮人怀着死磕到底的想法,甚至有人巴不得激怒她,意图让她大开杀戒。

    可她偏不。

    犯人也是人,她最缺的就是人,而死了的人就再无价值。

    “陪我走走,罗永赋好像在城东防疫,咱们去找他。”

    “好。”

    李玉合并不纠结,善正黎自然眉目柔和。

    果然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丫头一直是走一步看十步的人,且惯于做多种计划方案,怎么可能想不到如今的局面。

    没错,李玉合之所以说服罗家举家迁到蜀地,就是早早做了打算。大家族深谙大家族那套,罗家虽然只在黔地颇有名望,在蜀地毫无根基,但只要有她扶持,罗家很快便能在蜀地站稳脚跟。

    李玉合答应罗家老祖宗给罗家的子孙们施展抱负的平台,就一定不会食言。

    不过考核也必不可少。

    如何慢慢弱化常家在百旺城盘

    根错杂的种种势力牵扯,便是她给罗家的第一个考验。是考验,亦是机会。

    常若望打算直接硬刚李玉合,李玉合笑他自视甚高。真当她那么闲吗?常家远远不够格呢。

    常若望能否搞定罗家和江家还是未知数。

    没错,李玉合不仅要扶持罗家,且早就在扶持江家。并非百旺城的江家主家,而是江贺巡掌管的江家。

    当然俞家这根搅屎棍也被李玉合故意扔到局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人才,李玉合深以为然。

    百旺城原本就是一座商业城,以后的定位依然如此,搞商业的地方必须更有活力。如今李玉合明确了常家和乌地有牵扯,就让她看看这几家究竟能挖出多少属于常家的秘密,能让百旺城发展到哪一步。

    她压根没打算一棒子打死常家,无论常若望的三子究竟在哪,常家都如同海面上的孤岛。他们留在蜀地,注定翻不起多大浪花。

    李玉合很好奇常家背后的依仗,究竟是何方势力?

    目测并非肖屹,那便更有趣了。

    是她想的那样吗?

    不急,慢慢来,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

    好几天过去,百旺城的各项事宜渐渐步入正轨。常若望以为的腥风血雨并没有到来,他等到的是一张降罪诏书。

    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罪诏当着全城百姓面宣读,诏中压根没提常若望等官员大逆不道的诸多行为,哪怕李玉合手中握有证据。

    罪诏谴责他们为官不读典

    史且自以为是,自身素养欠缺妨碍整个百旺城,乃至广陵郡的抗疫工作。因他们无知无畏,差点导致黎明百姓陷于水生火热之中。

    概言之就是,身为官员不学无术,哪怕读一读历朝历代的史实概要,都能知道此次疫情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罪诏中罕见的将《汉宫医颂》中的例子摘录下来,做到有理有据。《汉宫医颂》是韩生对李玉合提过的一本医书,被她巧妙的用于羞臊常若望等人。

    百姓们当然不知《汉宫医颂》是本什么书,恐怕在场读过此书的官员亦没有几个。

    然而谁会在乎这些?

    这个年代,普通百姓只知道官员们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理应博览群书,必须无所不知。又何况混迹官场这么多年的常若望等人呢?

    有书目为证,此事并非杜撰。

    常若望等人不知,为何李玉合能知?只能说明常若望他们的学识不足,能力欠缺,无法提前识别危险,防微杜渐。

    这种老古人犯过的错还要一犯再犯,百姓们不由开始质疑常若望等人的执政能力,是否真如他们想的那么强。

    常若望等官员听着罪诏,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李玉合对他们的羞辱竟是这样直击灵魂,从根上敲断他们装模作样的傲骨。罪诏上的罪状说判大可大,说判小也可小,反正灾难并未发生。

    然而他们宁愿被一刀砍了,也好过曝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受百姓唾

    笑,太丢人了。

    念完罪诏,李玉合向所有百姓展示了仁君的姿态。

    被治罪的官员只不同程度的降级或罢免,却并未有一人因此事丢掉性命,连板子都没挨。

    不仅如此,她还给犯罪官员们将功折罪的机会,让他们做满一年的义务劳动。深入基层,学会换位思考,苦百姓之苦忧百姓之忧。

    总之一套操作下来,李玉合既树立了宽厚之君的形象,又将常若望等人的里子面子剥了个干干净净。

    没有任何人能寻出她的不当之处,甚至这种惩罚还让大部分百姓喜闻乐见。毕竟在百姓眼中只要命尚在,一切都在。

    常若望等人虽然因‘无知’犯错,可大多百姓们从内心并不希望他们因此丧命,毕竟以往的恩情尚在。

    李玉合完美掌握大众心理,不仅让常若望等人哑巴吃黄连,同时也给百旺城增添了不少免费劳动力。

    常若望若再企图拿百姓做文章掀起一丝风浪,就是他不识好歹了。

    掌握民意,永远是从政者的必修课程。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35267462/?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35267462%&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8783829,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35267462,ChapterUrl:,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