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六章 拆迁启动(一)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6508/527546508/527546545/20201027103304/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报土”过后,按照蜀地规矩还需要邀齐手艺绝佳的木匠、泥匠等作为行业代表“起谱”,并在“谱”前烧香,拜祖师爷。

    接着由主事人刘广生宣读祭文,后由官员们带领百姓,一同祭拜各路神仙。

    最后一步便是按风水先生(此事已交予梵思礼)选定的地址,先燃炮。炮仗李玉合已按照刘广生的要求兑换好,昨日同其他物资一并交给他。

    燃炮后,本来该由权利最大的李玉合执锄,可李玉合不愿招摇,依然让刘广生代她,执锄挖三下土表示“破土”。

    李玉合兴致勃勃盼着仪式开始,这是她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两人心情愉悦地往衙门处走,远远望见衙门口外围满了人,有位老者正在击鼓鸣冤。

    他一边敲着鸣冤鼓,一边声泪俱下恳求道:“刘大人,我家的房子不能拆,不能拆啊!”

    那老头一直哭闹着,衙门口被吃瓜群众围的水泄不通。好在很快衙门大门打开,百姓们鱼贯而入。

    “怎么回事?”李玉合不明所以。

    “跟我来。”

    善正黎抓起李玉合的手从衙门旁边的一个路口拐进去,七弯八绕来到衙门的后院墙。他双脚轻轻一蹬,便带着李玉合跳进衙门后院。

    李玉合亲身体验了一把被轻功带飞的舒爽感,还没来得及抒发感想,就看见卢甘火急火燎往前堂跑去。卢甘是知府衙门户房户书。

    “卢甘。”善正黎叫住他。

    “哎哟,陛下,少将军!”卢甘见到两位贵人莅临,脚下打了个转赶紧过来行礼。

    “免礼。快说说前面是什么情况?为何这个时候有人击鼓?”李玉合道。

    还有一刻钟就到破土仪式时间,现在老百姓鸣冤不愿拆迁,是闹哪出?

    “陛下,您,您且听我解释。前几日我们已经将城南第一批拆迁户的信息都登记好,补偿条件谈妥,官府和百姓们都签了契约文书,一式三份,连临时住处也全安置好了。刘大人专门和唐家族长就唐家祖屋、各房房产,以及祠堂拆迁的补偿问题谈的稳稳当当。可不曾想到,今儿唐家二叔爷踩着点来闹事,还找了这么多街坊邻居观看。小人估摸着,是想坐地起价。”

    卢甘生怕李玉合降罪,从头到尾气都没换一口便将整件事说完。

    “你歇歇,别慌。”李玉合大致明白卢甘的意思,但事情究竟如何恐怕还得听听双方意见。“刘广生在前面吗?”

    “在的。刘知府和列位大人此刻都在二堂。一听到此事,大人们急急忙忙准备升堂,这唐家人真是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渝州知府衙门衙包括照壁、宣化坊、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后花园等,是广陵郡内最大的府衙。

    大堂是公开审理要案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二堂是审理一般民事案件、大案要案预审的地方。同时也是大堂审案时退思、小憩的场所。

    三堂又名三省堂,是刘广生日常办公和接待上级官员的地方,如果审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此审理。

    之所以将百姓们引入二堂,也是为了将事情大而化小,不要再扩散出去。

    “朕和善将军就在隐蔽处瞧瞧。”

    “是,请随小人来。”

    李玉合和善正黎来到二堂后门,此处与二堂前厅只各了一个屏风的距离。

    李玉合没让走,卢甘也只能陪着两位贵人站在屏风后。

    二堂大厅这时已经炸开了锅。

    今儿破土动工是大喜事,堂上百姓都是无罪之人,刘广生和一众官员也未摆出正儿八经升堂的架子,关键还是怕激化矛盾。

    刘广生心里那个又急又憋屈。

    一会陛下就该到了,若看到此情此景怎么得了?今日破土仪式如不能按时举行,他们这么多天劳心劳力算是白忙活了。

    “唐家二叔爷,您这又是怎么了?拆迁的事咱们不是商量好了吗?文书契约也签了,白纸黑字红手印,怎么今个又变卦了?”

    这种七八十岁的老爷子,到哪都是横着一躺浑不怕的。刘广生不敢大声呵斥他,万一吓到他搞出人命,整个知府衙门恐怕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官员们都知道李玉合心疼百姓,不止她心疼,善侯爷也心疼。

    哎哟,有些刁民占不占理都要闹上一出。

    刘广生觉得心累。

    “我没答应。”二叔爷声音洪亮,矢口否认他答应了拆迁的事。“你们和那唐家几个拎不清的小兔崽子合着伙蒙我这老家伙,他们签的字他们画的押,关我老头子什么事?我不承认,他们的房子可以拆,我的不行,唐家祠堂也不能拆。”

    “什么情况?”李玉合小声问卢甘。

    卢甘事无巨细如实禀报。

    原来唐家是渝州城内的大姓家族,虽不算大富之家,却也不错。又因家中男丁兴旺,在渝州城内也能说得上一两句话。

    唐家现任家主名叫唐明志,五十六岁,是唐家长房长子。

    在厅中闹腾的老头是唐明志爷爷的胞弟唐立端,也就是唐家二房。唐立端的老婆和一儿一女在前两年相继去世,两个孙子还有曾孙也没留下。因此唐家二房就剩唐立端一人,老爷子的性子也愈发孤僻。

    唐家长辈们的都仙游了,整个唐家辈分最大的便是这二叔爷唐立端。就连家主唐明志也不得不敬重着他,当然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得而知了。

    唐家还有三房,是唐立端小妈生的三弟的后代,后代又生后代,比较复杂。因没分家,所以三房一直仰仗的大房生活,对唐明志马首是瞻。

    “所以说这老爷子空有辈分,却没有实权?”李玉合简要总结道。

    “陛下明鉴。”

    “这事不是挺容易的吗?叫唐明志把人领回去,不就得了?事先已谈妥的条件,哪能说改就改?这口子一松,还得了?若是条件不如意,先前为何不提出?非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闹。”

    “回陛下,刘大人早派人去唐家叫唐明志了,可唐明志说二叔爷是长辈,他们是晚辈,这世上哪有晚辈管教长辈的。”

    呵呵,原来如此。

    李玉合算是弄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她见卢甘手中一直攥着个木盒,问道:“你手里拿的可是唐家签署的拆迁协议文书?”

    “正是。”卢甘双手将盒子奉上。

    李玉合取出里面的文书,快速扫了遍。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