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0章 这老头,一看就是吃盐吃多了!
    崔氏的到来,多多少少还是给西军将士们带来了一些震荡。

    原先士兵们都以为,崔氏,那必须得是十分高大上的。

    毕竟名头辣么大,不高大上怎么对得起大家心中的期待感啊。

    然而,大兵们万万没想的是,这些名门大族的人,玛德居然识字率连他们都不如。

    简直日了狗了。

    辣鸡!

    鄙视!

    但站在崔氏子弟的立场上,他们也很想日狗啊。

    特么的,一支边境军队,居然识字率百分之百!

    怎么做到的?

    这不科学!

    饶是他们这种名门望族,也做不到普及家族子弟识字率百分之百啊!

    这西军未免也太妖孽了吧。

    然而更让他们蛋疼的是,尼玛你们这是什么字?

    士兵:简体字!

    崔氏:卧了个大槽!

    然后这些奇奇怪怪的符号是什么?

    士兵:拼音!

    崔氏:草草草草......

    识字数量是衡量一个人“有文化”、“有深度”、“有内涵”的唯一标准。

    这是大兵们统一的衡量标准。

    不接受反驳。

    至于诗词歌赋经史子集?

    大兵们表示,我们要那玩意儿作甚?

    我们就比认了多少字!

    崔氏子弟表示已经无力吐槽了,没办法,在人家的地盘上,就得按人家的规矩来。

    更何况人家已经很照顾他们了,至少没跟他们比砍人。

    已经很良心了。

    不过,心理落差还是挺大的。

    本来吧,这些崔氏子弟还想摆个谱装个逼什么的,心想老子满肚子学问,到了你们这里,你们这些土鳖写文书的时候,不得求着我帮你写。

    结果,万万没想到这里的大兵们不单识字,特么他们还都会自己写报告?

    虽然写的不是传统的骈四俪六格式,但也算是表达清晰准确。

    至少大家都看的懂。

    此时此刻,崔氏子弟忍不住咆哮道。

    “泾阳子误我华夏啊——”

    咆哮怒骂的崔氏子弟有很多,但最后又不得不老老实实跟着学拼音,跟着学简体字,跟着学习适应白话文。

    因为,这里是西域!

    “崔氏如今安置的如何了?”

    “哥哥,都已安置妥当,给了他们几个不入流的文职官位,其他人则自食其力。”

    李奉诫所说的自食其力,倒也不是说放任他们不管搞野外求生。

    而是让他们自己耕作去。

    西军打下不少地盘,有不少可以开荒的土地。

    按照西军的规矩就是,耕者有其田。

    给了你耕地,你就得自己去耕作,不耕就没饭吃,就这么简单。

    “嗯,那就好,告诉他们,西域这里,只要尽心做事,我们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他们,但若是还自持身份,哼哼,那就别怪我无情了。”

    李牧的要求很简单,我已经先给你们脸了,你们若是还不知好歹,硬要装逼,那就一波流死全家,老子分分钟让你们一家人整整齐齐。

    别跟我讲道理,这里是西域,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甚至有点恶心。

    但这就是西域这个法外之地的规则。

    “对了,这博陵崔家眼下当家之人是谁?”

    “好像是叫崔谨,倒是一个有气魄的人。”

    “哦?怎么说?”

    “哥哥自己去看一下便知。”

    “那好,带我去看看。”

    “是。”

    于是,两人一起来到崔氏耕作的地区。

    哐当!

    一个年轻的崔氏子弟狠狠的将手中的钉耙亡地上一扔。

    然后一脸不服外加眼眶微红的咆哮道,“堂堂崔氏,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看的出来很悲愤。

    这名年轻的崔氏子弟,咆哮着咆哮着,竟是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然后用手臂长袖擦了一把眼泪。

    粗糙的布质衣服,让他再次意识到这种生活的真实性。

    回想以前,身穿丝绸,头戴高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楚。

    如今却要每日上工,挥舞着钉耙,汗流浃背,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

    “休要聒噪!”

    此时,只见一个老头出声制止道。

    这老头虽然一身短袍打扮,但那一股子儒雅之气,却十分明显的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一双稍显老态但又带着智慧之光的眼睛,不经意间闪烁着光芒,一看就是吃盐吃多了老家伙才会拥有的特技。

    更有那淫浸在某个领域数十年才能修炼出来的气场之力。

    反正,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犀利的老头。

    李牧远远的就注意到了这个老头。

    “此人便是博陵崔家当家人?”

    “正是。”

    “嗯,”

    李牧点了点头,但没有过去打招呼,而是选择继续观望。

    老头制止了那年轻人的悲愤咆哮后,一脸淡定的继续说道。

    “事已至此,莫要再怨天尤人了,好好耕作,咬咬牙,只要饿不死,就会有东山再起之日。”

    “家主,这等粗活,我等何曾做过,还有这耕地,只怕累死累活也出不了多少粮食啊!”

    “老夫已经大概了解过了,此间主事之人,不是一般人,且看这井渠之法,若是修建得当,届时能得不少良田,不用怕出不了粮食。”

    “还有那滩地,养些鸡鸭禽类,也是可以贴补些进项的嘛。”

    老头说这话的时候,面色如常,慢条斯理,气度倒是很像一家之主。

    就是这说的内容,感觉就像是一老农在指点后辈耕作一般。

    关键是居然看不出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反而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老头走到刚才那个情绪失控的年轻人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十九郎,老夫以前怎么教你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读书不是读死书,要多看、多想、多做,以前老夫也迂腐了,但现在老夫悟了,希望你们也能悟。”

    顿了顿,老头继续说道,“心中有怨气,也属正常,但事已至此,怨又有何用,身为崔氏子,不能只有傲气,也要有傲骨,区区考验,难道就把我们打垮了?好好耕作吧,争取明年多攒些嫁妆,崔家嫁女,怎能没有嫁妆,成何体统,我崔家再落魄,也不能委屈了家中女子,你们说是吧?”

    老头说完后,活动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自己也拿起一把钉耙,跟着一起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