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七章:玻璃袜
    姚小聂的敬意是发自内心的。

    我们的国家这几十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记录。

    所以后人容易用偏颇的目光看待前人。

    00后玩着智能手机长大,而他们的父母可能成年了才用上台式电脑。

    80后看着动画片,玩着红白机长大,而他们的父母可能成年了才看上电视机。

    所以后面的人容易觉得前面的人落后,跟不上时代。

    其实不能怪前人落后,要理解这个时代变化太快。

    试试放在以前的农业社会?

    那种几百上千年生产力没有飞跃式发展的时代,祠堂里面的长老能拿小烟斗把你个小年轻敲死,哪里有你个乳臭未干的话的份?

    现在觉得这纺织二厂生产的袜子土啦吧唧,又硬又厚,穿着不舒服,但要知道在以前贫穷的年代,能穿上袜子就不错了!

    那个年代对袜子最大的要求就是防寒加耐穿,特别是在北方,袜子能最好厚得像棉袄,最好能穿三年不破洞,然后打个补丁又穿三年。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才会想着要袜子颜色好看,要分男袜女袜,要分热天穿的薄袜,冬天穿的厚袜,质地还要柔软,最好加点涤纶,不够暖没关系,穿着舒服更重要……

    要知道,生产不同颜色、不同厚度、不同柔软度的袜子,这都是要浪费生产资源的。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浪费就是犯罪。

    眼下纺织二厂这条生产线追求的是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厚实、最耐穿的袜子。

    所以这条生产线的确是“功勋生产线”,可惜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现在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办个工厂搞袜子嘛?

    这不是找个乡镇办个厂子就能解决的事情吗?

    这有什么难办的?

    但是想想在1984年还要往前二三十年的那个时代。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九年义务教育还没影儿,社会还是个农业社会,民众里面还有大批文盲,生产工人大部分连机器都没见过,懂工业生产技术的人才稀少,机器上头几只俄语字要专门请专家来解读……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当时的资源和人才这么匮乏,才需要国家组织来搞这类轻工生产。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