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1章 第561章
    黎夏火速订了机票, 准备飞回北京。

    基层的店长,蜀中的她都还没见完呢。不过,这自然是要以她的时间为准的。

    “告诉人事部, 这事儿先放一放, 回头我各省都去看看。蜀中还有哪些地方的没见?”

    崔兰道:“就还剩八大地震带了。”

    “哦,那蜀中的不用格外安排时间了。我去巡店大多都是见过的,回头还会去地震带巡视的。”

    傅杳钧听说她要去北京拜寿, 坐车送她去机场。

    上个月黎夏在,他倒是跑到北京待了几天。

    黎夏飞回去。因为她没提前和顾芬芳打招呼,大小四合院都没人先收拾出来。便上大伯家吃饭。

    进屋发现明哥居然在, 而且他在认认真真的看电视。压根就没留意到黎夏走进来了。

    这一幕也太稀奇了!

    大伯母要叫他, 黎夏摆摆手示意不用。

    大伯母便去厨下安排保姆添菜去了。

    黎夏凑过去跟着看了一会儿。

    濮存昕、许晴、吕丽萍、李小冉,哦,是池莉的《来来往往》。

    怪不得明哥看这么认真呢!

    这剧绝壁是美化了出轨者和第三者,黑化了原配的。估计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她用力在沙发后面拍了黎明肩膀一下, 黎明被她吓了一跳。

    扭头一看是她, “哎呦,你吓死个人啦。这么突然跑回来了?没听说你北京的门店或者厂子出事啊。”

    “你望我点好吧。我是回来给姑姑拜寿的,你也在北京不是因为这个啊?”黎夏在旁边单人沙发上坐下, 拿了桌上的果子来啃。

    “哦,姑姑要过生了?那我得多留些日子了。我来是因为北京的物流业务要拓展啊。”

    黎夏看看电视,“这个电视看了很有共鸣啊?”

    黎明瞪他一眼, 然后道:“许晴真漂亮啊!”

    这时候的李小冉还比较青涩, 但许晴真的是熟透了, 跟水蜜桃似的。

    平心而论,许晴的颜值、气质、身段连黎夏这个女人都有些心动。顶级尤物了!

    电视剧的间隙,黎明问黎夏, “你住哪里?”

    “大四合院吧,曹文鸢已经去请钟点工收拾了。”买下来只住了一晚就匆匆走了。

    章清惠在香港,被照顾惯了的黎夏不大习惯。

    人家崔兰的孩子还小,也不可能跟着她东奔西走。便把曹文鸢带上了。

    曹文鸢小时候跟着母亲在舅舅、舅母家寄人篱下,眼里有活,而且挺会照顾人的。

    而且她和赵明亮的家就安在北京的。

    大伯溜达回来看到黎夏来了也挺惊喜的,“你之前没说要来北京啊。我跟你讲,我觉得你立的网吧不让未成年人进去的规矩挺好的。‘一家网咖’那里,我也是这么要求赵元朗的。”

    他和老二加起来占一半的股份,还是有发言权的。

    黎夏点头,“网络太精彩了,未成年自制力不足。”

    午后她在黎菁房间睡的午觉。因为她不留宿,大伯母也懒得给她收拾客房。直接打发她去黎菁房间睡。

    黎菁如今读小学了,中午不回来。

    睡了起来她就回大四合院了。

    她不在家的时候第二进和第三进是可以随意走动的。既然回来了,便让人把两进中间的木门关了起来。

    第三进有荷花池,闲着没事搬张软塌在廊下、池边懒散一天挺好的。

    徐江没有继续找人当说客,徐海和陈玲免了两头为难。这会儿哪怕他把徐爸爸搬出来,黎夏也是不会答应的。

    她跟小马先生抢时间呢。

    眼看夕阳西下,曹文鸢过来问在软塌上晒太阳的黎夏,“黎总,晚上要不我们去尝尝前面的私房菜?”

    “好啊,要不要订位置的?”敢开私房菜馆,手艺应当是出众的。

    反正就在第二进,大门都不用出。至于说价格,黎夏这个吃货是不会吝啬的。

    “我去问问。”

    晚上果然吃得挺满意的。黎夏果断决定就把这里当食堂了。

    打理会所的人是个三十出头,精明干练的女子。会所的人叫她一声柳姐或者小柳。

    她派人送了一道招牌菜,又亲自进来打招呼。

    80万一年的租金,不低了。

    拿去买电梯公寓都能买两套七八十平的了。所以,租下这里的人也是不差钱的主。

    这位柳姐替人出面经营,相当于是职业经理人吧。

    结账的时候,曹文鸢直接去充了十万的值,拿了张铂金卡。当食堂吃,花费肯定高。索性往多了充,拿个92折的优惠。

    第二天一早,黎夏便坐上卡迪拉克往276厂去。

    这车平常就接接黎雯、黎远上学、放学。

    小毛在蜀中管分厂,如今276厂和北京的分成都是顾芬芳在管。

    她听说黎夏来了,赶紧迎出来。

    “黎总,您来巡厂么?”

    “不是,我来看我姑姑、姑父。你忙你的去好了。”

    姑父的活计不重。他负责质检,手下有一帮信得过又得用的人。

    姑父也把他以前带过的一些退伍了的兵叫来了。尤其回乡后日子不大好过的那种。

    这些人也不用顾虑276厂同事的面子,能十分公道的处事。据说姑父也鼓动他们买房子来着,凑够首付,厂里出证明去月供。

    姑姑原本负责采购食材。如今食堂只需要下单给黎阳和大表哥的菜园就好。

    一来二去的,没了用武之地。

    姑父就让她辞了,不然成混黎夏的工资了。

    所以姑姑这会儿不在,只姑父在办公室喝茶。

    “咦,夏夏你来了。”

    黎夏看姑父的样子,气色挺好的啊,也没病没灾的。

    黎夏坐下来,“姑父,您最近去体检了么?”

    “去了啊,3月的时候厂里组织的。你干嘛问这个?”

    因为甄家长媳就在301当军医,所以276厂安排体检还挺方便的。一年一次!

    “哦,我就随口问问,感觉您精气神不错。”

    “有事情做我就有精神。我这个人就是精神不能松懈了。”

    看这样子,徐江也没给姑父打电话,很好。

    他要是搞德道绑架,黎夏不会继续给他留面子的。

    她跟着姑父上了会儿班,着实看不出来姑父快不行了。

    再想想过往的事,好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三叔中风,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就比上辈子早了一两年。

    而且上辈子他后来是瘫痪在床的,哪像如今编竹编简直焕发了第二春一般。

    姑父放下文件看看她,“你这是遇到难处了?”

    “也不算吧。就是徐大哥之前......”

    要说自己平白无故的跑来这里盯着姑父看,也实在是诡异。黎夏便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姑父道:“你那里也正是技术攻坚关键期?”

    “对啊,聂政还是带头的。他们之前还说借人,然后就当我面挥起了锄头。欺人太甚了!她要不是徐大哥带来的,又是解放军,我才不会跟她客气呢。我管她是谁的女儿。”

    叶家那姑娘,在整个西北军区都挺出名的。所以黎夏一说姑父也就知道了是谁。

    “她这当面挖人确实是过了。不过夏夏,徐江出面怕是真遇到难处了。等你那里有了进展,如果可能,能不能还是借他一下?”

    黎夏道:“知道了军事机密还出得来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姑父便不再说了,这事儿终归得黎夏自愿。而且她说得也没错,偌大个中国,再想想办法吧。徐江那个师,有整个军区的资源可以调用呢。

    临近中午,姑父便领着黎夏回家吃午饭。

    黎夏挽着他的胳膊,从厂里往小区走。离得很近,姑父都是步行上下班的。

    姑姑之前就接到姑父电话了,多做了几个菜。

    吃饭的时候她一个劲儿给黎夏夹菜,“你看你都瘦了。”

    黎夏心道:我肯定比陈玲重啊!

    等姑姑听说是回来给她过生日的,忍不住笑道:“你那么忙,其实不用的。”

    吃过午饭,姑姑安顿黎夏在陈玲的房间午睡。

    黎夏有雷打不动的午睡习惯。她也不是社畜,一直都把午睡执行得非常彻底。

    等她睡醒起来喝水,就听到姑父坐在客厅讲电话。

    因为黎夏来了,姑父反正也没有必须去厂里的事,就没去赶上班时间。

    他拿着座机话筒道:“哦,你说夏夏啊,她这会儿就在我这儿呢。不过小徐,也不是非得借她的人吧?她那里也正是用人的时候。全中国这么多人,就找不出第二个可以顶替的么?”

    徐江道:“陈叔,要不是非得找聂政,我何至于那么厚颜登门啊?据说那个项目是美国人主导研究的,参与的中国人就聂政一个。我们信息大队,现在急需这方面的人才。不然通过信息技术全方面整合各军种的任务就不能最大程度的完成了。”

    要不是这样,他忙得前脚打后脚的,能跑到蜀中来么?

    今天本来还想再努力一下,结果电话打过去,那位崔小姐说黎总已经回北京了。

    “我已经劝过她了。你要相信,如果不是真的不能借,夏夏肯定会尽着军方的需求来的。再说她肯定也不想陈玲在中间为难。”

    “那您劝了她怎么说?”

    “她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语录都被搬出来了,可见决心有多强烈。

    等黎夏出来,姑父也没再提这茬。她又跑了一趟三叔家。

    三叔在小区底楼的工作室编竹编呢,到了正点还出来走走。

    吴伯伯也在这里凑热闹。不过他不会编,怎么都学不会。就到了正点俩老头一起出来散步。

    每周他们结伴去301。黎夏的车左右空着,就每次让司机接送他们。

    三叔精气神也挺好,整个人自信、疏阔了许多。

    黎夏看他们出去溜达了,坐到一旁看陈媛做衣服。

    手工活儿真的要讲天赋的。陈媛以前也教过黎夏针线,她也是怎么都学不好。

    以至于挺大年纪了,衣服破了,不是她妈就是她大嫂给补。

    当年她妈还说,“我的手也没这么笨啊,你肯定是随了你老子了。看你以后怎么办!”

    黎夏趴在桌上,“瞧着三叔挺精神啊。”

    陈媛一边给工服锁边一边道:“三叔一辈子老实种地,也就仅够温饱。老了老了,倒是靠着竹编手艺成了高收入人群。钱就是人的腰杆,有了钱腰杆就硬了。老爷子如今活得开心着呢!还说回头备的货多了,他也去香港住一顿时间。”

    她和黎阳老家的收入只丢了收花这一样。如今黎阳和大表哥承包了菜园种菜,收入也还可以。家庭收入如今一月也有两万。

    黎雯读书又有老头子负责,他们已经在开始还黎夏买房子的钱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