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二章 燕京一夜
    说是三人说活,其实大部分都是林一在说。

    毕竟几个人里相对来讲最会说相声的反倒是林一了。

    三五知己在寒冬里吃着火锅随意的畅聊,聊多了,林一就不由得有些感慨。

    郭得刚早期的相声,那真是卖力到极点了,继承传统却不会吃老本,积极的创新又不会陷入到盲目创新的坑里。

    也就是这个时候的郭得刚。

    可以说这是郭德刚创作力和演出力都达到极致的时候。

    但也正是从现在开始郭德刚本人说的相声越来越少了,说的相声也越来越吃老本了。

    这里边固然有人老不以筋骨为能的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创作激情的消退。

    已经太过注重技巧,而不是创作了。

    什么才是好的艺术?

    林一认为只有能紧跟时代,又能不断创新贴合时代的相声,才是好相声。

    骨子不能丢,但皮肉必须得换,否则且不说对不对的起观众的票钱,观众们本身会逐渐不听了。

    林一后来就是越来越听不进郭得刚后期相声的人,每次都是那几段。

    所以林一宁可听郭得刚的老段子也不听他的新段子。

    你不够创新,说传统活有高锋和栾芸萍一直在小剧场兢兢业业的打磨。

    创新的相声也有张贺伦等徒弟在不断尝试。

    老郭则真成了宗师一样的人物,不再轻易出手,出手也不再是快意江湖而是圆滑世故,一个段子说几遍,两三年所有专场就说那一个段子,每场的改动极小。

    想到这里林一突然笑了。

    “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郭老师一个段子。”

    所有人都支棱起了耳朵。

    “就是说曲艺团说相声的一辈子就靠一段相声活着,去慰问演出,去了齐鲁就说齐鲁啊齐鲁我的故乡,去了上沪就说上沪啊上沪我的故乡。讽刺的就是曲艺团的人之所以不受人民欢迎,之所以比不过德芸社就是因为缺乏创新。”

    栾芸萍、岳芸鹏和杨蜜都赞同的点点头。

    “之前的相声是怎么从糟粕从没人听了,被侯大师一步步拉到现在的呢?

    就是因为既能满足讽刺性弘扬清正之风,符合人民和社会的需要,同时还利用了相声的技巧做成了一个个的包袱,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很难,为什么作家这么多童话作家却很少?

    因为把一个东西说复杂了很容易,把复杂的东西说简单了让所有人都听懂,很难!

    把东西说简单了,还能让你悟出道理就更难了!

    郭老师也说,先搞笑吧,相声不搞笑就太搞笑了。我非常赞同这一点。

    但哪怕我们做不到寓教于乐,也该做到时时创新。”

    林一看向栾芸萍:“我之前说相声不是一定是新的才好,老的骨架不能丢,但也不能全是老的东西。

    为什么相声没落了一段时间又在郭老师手里起来了?

    因为他能创新会创新!

    为什么京剧依然没落?

    因为京剧已经失去了创新。

    当年徽班进京,就是在创新在改革,京剧革了昆曲的命,所以京剧发扬光大,现在京剧已经脱离群众了。”

    众人不自觉的点头。

    “为什么郭老师唱京剧,唱小曲儿会把让很多本来不喜欢京剧、不喜欢小曲儿的人喜欢上这些唱腔,甚至还学习?”

    这时栾芸萍说道:

    “我觉得是因为郭老师唱戏的时候唱的都是选的一出戏最精彩得部分,或者加入了搞笑的垫活,让人能够听进去,听进去以后自然就发现其中的好了。”

    林一情不自禁的给栾芸萍伸了个大拇指。

    “我也是这么想的,人们并不是不喜欢京剧不喜欢小曲儿了,而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没心情去搞懂每出戏讲的是什么。

    毕竟有电视剧电影,特效又好场面也大,凭什么要听说书的一张嘴去说,为什么要看戏曲舞台上一个绕场就当做十万八千里?

    看电视剧孙悟空腾云驾雾不香吗?”

    所有人都若所思。

    “歌曲一首只有几分钟,尚且每年每月流行的都不一样,凭什么让一个百年前流行的、几个钟头的戏曲被人一下子都接受呢?”

    栾芸萍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

    “环境是要培养的,观众是需要熏的,所以先推代表性的能让人一听就被抓住的小段,先让人产生兴趣,才能说爱上京剧发扬京剧。”

    说到这里,林一话题一转:

    “其实相声也是一样,观众都不傻,没有谁会为了一段已经听过无数次的相声掏钱。”

    想到这里,感觉到情绪越来越低沉的林一轻轻笑了笑。

    “不好意思,刚才话题有点沉重了,给你们唱一个《京城一夜》,这首歌我就觉得不错,戏曲和歌曲结合,当年可是火了一把,说明老祖宗的东西现在人也不是不喜欢嘛。

    就是信唱戏水平忒次,我给你们来个高配版的!”

    说着林一拿起了一根筷子在桌上轻轻敲了敲鼓点。

    “噔格哩格儿,哩格隆地咚~”

    “OneNightin燕京”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林一这头一句出来就把桌上人给震住了,不是像信的版本歌味儿更浓,这是是纯正的京剧。

    而且和其他戏曲大师一个人只精通一门不一样,林一是所有戏曲所有角色都是大师级的。

    仅这一句林一就从花脸开始却落到了花旦上。

    然后林一又很自然的凭借高级歌曲精通又转换回了歌曲。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Nightin燕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这几句一出来,所有人惊得连嘴都合不拢。

    这是什么神仙唱法?

    紧接着林一再次从歌曲转换为了纯正的花旦唱法:

    “人说百花地深处

    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

    面容安详的老人

    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麻了,麻了,彻底麻了。

    林一这不带一点雄音的几句一出,坐上其他三人彻底麻了。

    真就天赋好就可以为所欲为?

    这都是什么神仙唱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