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侯府庶子(21)(如何快速打倒渣爹(三合一...)
    上方坐着的皇帝先是一愣,  接着勃然大怒,站起来怒斥“纪长泽!!你是要造反不成!!”

    ――砰!

    一根利箭几乎是擦着他的耳朵,扎在了他后面的墙上。

    再偏一分,  便是落在脸上了。

    皇帝身子一僵,  眼瞧着纪长泽收回弓,甩了甩因为受伤还拉弓有些疼痛的手,  笑了一声,依旧是毕恭毕敬的态度

    “臣刚受了伤,箭法便有些不准,  陛下还是安稳坐着好好听臣说,免得臣受这伤印象,手一抖,  伤了龙体。”

    “你、你……”他心中被极大地愤怒与憋屈填满,却也只能为保命,  忍着气坐下。

    只一瞬,  局势便掌握在了纪长泽的手中。

    那明明是文人,却靠着装穷卖惨拿到了兵权,还得到了这些兵权支持的纪大人便就这么堂而皇之的,  在满朝人的视线下带着兵闯入到了正上朝的大殿上。

    可以说,  在场所有人,都从未见过如此简单粗暴的造反行为。

    文武百官可都还在这站着呢。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敢妄动,  理智上来了,  期待的视线投向了底下站着的朝臣们。

    按理说,这么正大光明的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在场朝臣该出来指责怒骂纪长泽,  表明一下自己宁死不屈的理念和纪长泽谋逆的不配合。

    他期待的正是如此场景,若是众人皆不愿屈服,  纪长泽还能把这些人都杀了不成?

    于是乎,皇帝心中便又重燃起了信心,满怀希望的等着底下的朝臣们发声。

    朝臣一“――”

    朝臣二“――”

    朝臣三“――”

    一片尴尬的静默。

    皇帝简直以为自己聋了,等到反应过来满朝文武竟无一人站出来喷纪长泽后,怒气简直能将整个大殿淹没。

    然而处于愤怒中的他完全没意识到,这种尴尬情况得益于自己多年来的运作,真正敢面对强权还发声的早就被他给弄死/贬官,能在他手里留下任职的,不是老狐狸就是胆小的。

    这般形势,他们怎么可能站出来。

    有几个官员在皇帝的愤怒视线下略有些不安,但当看到前面老神在在站着的几位老大人后,又都纷纷安下心来,眼看鼻鼻看心,只当做没注意到上方。

    这些人靠不住,那边只能靠亲信了。

    皇帝的视线又落到了周如身上。

    然而――

    方才还在情绪激动参纪长泽的周如此刻却如同被看不见的手拔了舌头,又好像是一只刚出生的鹌鹑,在填满大殿的亲兵面前束手束脚站着。

    别说张嘴替皇帝“伸张正义”了,连张口求饶的胆量怕是都积攒不出来。

    纪长泽顺着皇帝看的方向,目光也跟着落在了周如身上,唇角勾起,似笑非笑“陛下莫不是在担心臣会对周大人不利?您多虑了,朝堂规矩,不得伤同僚,不得肆意打斗,微臣怎会破了规矩。”

    周如吓得一个哆嗦,正要求饶,却突然想起方才他对着纪长泽的独女射了一箭,那箭虽被挡下,可依着纪长泽的行事,他还能有命在吗?

    纪长泽对他的态度如此轻蔑,想必也认定他不敢反抗。

    若是他此刻杀了纪长泽……平下这场乱事,岂不是大功一件。

    反正纪长泽得势他也讨不了好,还不如就此一搏,他如此狂妄自大,自己未必得不了手。

    想到这,周如的手慢慢移到了腰间,趁纪长泽背对自己,他猛地抽下腰带,一手抓住一边,朝着前方人颈间套去。

    该是万无一失的。

    可纪长泽却仿佛身后长了眼睛一般,几乎在他暴起时便立刻转身,他眼前只看到一片锋芒,下一秒,喉间便是一甜。

    ――砰!

    周如倒在地上,双手捂住不停溢出鲜血的脖颈,身体抽搐几下便没了动静,双手无力落下后,穿透脖颈过去,只在外露出一个柄的匕首这才显露出来。

    纪大人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咽气了,才蹲下身,将匕首拔出,用一张手帕一边细细擦拭,一边笑着抬眼望向上方吓得脸色惨白的皇帝。

    “周大人知法犯法,当朝意图谋杀同僚,如此大逆不道之人,微臣便帮陛下处置了。”

    皇帝一生都在权威之上,此刻被纪长泽如此压迫的对待,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怒意,愤然站起,亲自指责起来

    “纪长泽!你到底想干什么!!”

    “朕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内政修明,仁厚礼贤,天下子民皆爱朕敬朕,从未出过任何劣迹,你若是意图谋反,妄想取朕而代之,那便想错了!!”

    “各地藩王绝不会承认你,天下百姓也只会将你当做乱臣贼子,文武百官更不会为你做事,你以为你得了军权便可掌控皇城吗!哪怕你今日能得逞,最迟不过一月,藩王们便会集结大军,兵临城下,到时,朕便看着你人头落地!满门抄斩!”

    “呵。”

    皇帝慷慨陈词,纪长泽听了,毫不客气的嗤笑一声

    “陛下勤政爱民,仁厚礼贤?”

    这话里的讽刺意味,任谁都听的出来。

    他站在大殿中间,朗声道

    “元顺三年,一位名叫梅浣的御使大夫上奏,言陛下不该奢靡无度,以金银建造房屋只为玩乐,陛下当朝纳谏,虚心整改,七日后,梅浣暴毙。”

    “元顺四年,陛下亲征,一路追击敌国直至鹤谷,为我文朝打下胡州三地,累下世功的周武老将军劝说陛下,言穷寇莫追,恐防有诈,陛下却一意孤行,带兵闯入鹤谷,入了敌国圈套,三万将士只活两千。”

    皇帝猛地变了脸色,望向纪长泽的视线简直恨不得将他活生生咬死“住口!!!”

    纪长泽压根没看他一眼,只继续说着

    “回营后,陛下下令,周武贪功冒进,带兵强入鹤城,当场处死,全家流放。”

    “这!便是陛下的勤政仁厚!”

    周围静的出奇,可所有官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他们的视线越过包围住整个大殿的亲兵们,不可置信的落在了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脸上。

    周武为文朝打下不少胜仗,当日他被处死便已经让许多人觉得太过可惜,好歹也要看看他以往功劳饶他一命。

    可哪曾想,那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竟是含冤而死。

    他们望向这个江山的主人,却只见皇帝浑身颤抖,双目赤红,到底没能辩驳。

    纪长泽还在继续

    “元顺五年,陛下微服私访,看中一有夫家的女子,纳入后宫,封为才人,这本也没什么,但偏偏,那才人的夫家之前活蹦乱跳,却在三日后【偶发】火灾,没留下一个活口,其中,自然也包含了那女子的亲生子。”

    “那女子知晓后,意图刺杀陛下,被抓后四处宣扬陛下夺人妻子之事。”

    一直在遮掩的事就这么被一件件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披露出,皇帝已然到了崩溃边缘。

    他猛然起身,将面前桌上的笔墨扫下,伴随着东西落地的声响,还有他的时候

    “朕让你住口!!!!”

    纪长泽站的稳稳当当,眼睛都没眨一下,只依旧用着淡淡的语气,说着这些“陈年往事”。

    “那一日,死了一百亲兵,三十个宫奴,陛下言,乃是宫中进了刺客,也不知若是这些亲兵宫奴的家人知晓,他们之死乃是陛下杀人灭口,心中也不知该如何作想。”

    “这便是陛下的爱民礼贤。”

    “住口!!!!朕命令你住口!!!!”

    纪长泽这次是真的闭上了嘴。

    他从怀中掏出一摞纸,上面俱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

    纪长泽让这些纸张的正面面向皇帝,哪怕知道他离得那么远根本看不到“陛下不让臣说,臣便说了,反正那么多,说着嗓子也疼,您这些年做了什么,冤屈了谁,毒杀了谁,臣查的一清二楚,俱都写在了这上面。”

    他拿着这些写满了字的纸张,慢慢转身面向了官员们,扬声道“诸位大人,都来看看,我们的陛下,是如何【勤政爱民】,如何【仁厚礼贤】!!”

    说完,他一挥手,写满了字的纸张们被丢到上空,又纷纷落下。

    在纷纷扬扬的纸张中,穿着红色官服的纪大人眉眼里尽是讽刺,脚下,是周如的鲜血。

    他肆意的大笑着“陛下!你做下如此多的亏心事,也该还债了!”

    朝中静极了,只有皇帝的喘粗气声。

    慢慢的,一个官员弯下腰,捡起了一张纸。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刘大人竟是陛下毒杀?他当时幼子还在襁褓之中啊!”

    “王大人如此忠心,陛下怎么下的了毒手。”

    “……赈灾之粮被偷,竟是陛下贼喊捉贼,那些守粮将士何等冤枉!”

    越来越多的声音震惊响起,他们俱都浑身发寒,不敢相信这居然是文朝的陛下做出来的。

    皇帝听着他们的话,目眦欲裂,猛然站起,指着底下这曾经亲信怒道“纪长泽!你又好到哪里去?!朕即使有错,你也并非全然无辜!今日你就算坐上这龙椅,他们也照旧不会辅佐你!!”

    这倒是,毕竟纪长泽是个奸臣,满朝皆知。

    纪长泽却又笑了。

    这笑声里满是嘲讽,笑了好一阵,才捂住笑疼的肚子,讽刺的看向上方的皇帝

    “陛下啊,您是真傻还是假傻,臣若不如此,如何消弭陛下对臣之警惕,如何取信于陛下,如何成为陛下身边亲信,朝中重臣,查这往事,又如何拿到如今直指陛下的军权呢?”

    他笑够了,直起腰,声音掷地有声

    “昏君当配佞臣,我若当真做个忠臣能臣,你能信我?”

    “能将这些往事暴露在我眼前?能放心将这几万人马交到我手上来?”

    听完了纪长泽的话,皇帝脸上满是恍然,脑海中一闪而过什么,被他牢牢抓住。

    他脸色灰败下来,瘫软着重新坐回了龙椅上“朕、朕知晓了,你从一开始,就算准了今日,十六年前,你来到朕身边时,就已经在谋划了……”

    “装的,都是装的,这些年你竟都是装的,你为了朕的皇位,文朝江山,竟能做戏十六年!”

    纪长泽冷眼看着皇帝,在他绝望时,突然开口“我从未说过,我今日所为,是为了皇位。”

    不是为了皇位?

    不光皇帝,一旁的百官也都惊了。

    不为了皇位,那你带这么多兵上来和皇帝撕破什么脸啊。

    这不就相当于是放好了洗澡水,脱了衣裳,却不进去泡澡桶吗?

    “元顺十七年,大殿下入朝,满朝赞叹,陛下逐渐心生忌惮,恰逢敌国来攻,陛下指兵派大殿下平息战乱,背后却故意拖住粮草,可惜,就算如此,大殿下依旧打败了敌国。”

    皇帝浑身颤着,不可置信的看向了纪长泽。

    他已经知道这个披着一层奸臣的皮,伪装在他身边的昔日亲信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果然,纪长泽接着道

    “大殿下亲舅是当朝大儒,如今又得武将赞誉,陛下再容不下他,传密信于大殿下,言京城有人造反,要他速速搬兵回京支援,可等大殿带兵入京,却又被立刻拿下。”

    “罪名是擅自带兵回京,意图谋反。”

    纪长泽望向上方的皇帝“陛下,若是您觉得臣回忆的不对,便来反驳臣,恰巧,臣这十六年也未曾白白耽误时间,十六年前您送到大殿下手里的那封求救信,臣也带来了。”

    他当真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展开来看,对着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皇帝道“这还要多谢您一直没放弃找这封信,废了不少人力,臣作为您的亲信,如何能不知晓此事呢?”

    铁证如山,再加上之前的那些“皇帝谋害臣子”的种种作证,皇帝根本无话可说。

    见他如此,百官哪里还有不清楚纪长泽所言非虚的。

    原本安静的朝堂再次嘈杂起来。

    “竟是如此。”

    “陛下何至于此,大殿下可是他的骨肉啊!”

    “竟连亲子都要谋害。”

    听着这些声音,皇帝咬紧牙,死死盯着纪长泽,一副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的憎恶模样。

    他费心掩埋的,他努力遮盖的,今日,却全都一股脑的被披露了出来,叫他如何能不恨。

    可他再恨,也不妨碍纪长泽接着说。

    “大殿下何等人品,哪怕陛下陷害,也还是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殿下当真想要谋反,纷纷求情作证,许多人都拿出了大殿下接到伪信赶来京城的证据,陛下却还一意孤行。”

    “就在僵持之时,臣的师父,大殿下亲舅,因大殿下曾担忧京城状况飞鸽传书回来,求见陛下,单独说出此事,想为大殿下作证,师父乃是大儒,在文人中颇有影响,他的话若是传出去,定罪大殿下之事,便只能不了了之。”

    纪长泽的声音从原本的平淡无波,渐渐有了一些情绪,带上了愤怒与仇恨“于是啊,我们的陛下便想了个好法子,伪出一些大殿下与我师父的通信,诬陷我师父与大殿下谋划造反,他是大殿下亲舅,说他助大殿,倒也说的过去。”

    他的语气激动起来,仇恨简直要冲到龙椅之上

    “我师父被诬陷后,满心冤屈!竭力自证清白,他一片忠心,对文朝,对陛下都是忠心耿耿,如何想得到,竟是他效忠的陛下要置他于死地!!!”

    纪长泽的愤怒,和他那瞬间便红了的眼眶,让任何人都看得出来,他对皇帝,已然是恨之入骨了。

    “直到上朝前一晚,他还满心想着要面见陛下,自述清白,陛下果真去了,师父多高兴啊,他以为,他所忠心的陛下愿意相信他,愿意听他解释,愿意如他对陛下一般满心信任着他。”

    皇帝皱起眉。

    不对啊,他从未去见过纪长泽师父,一个将死之人,见他做什么。

    “可陛下对我师父说了什么?以我师父全家性命为要挟,以他母亲,夫人,女儿,还有我这个弟子的命作为筹码,要求师父承认他与大殿下共谋造反!!!”

    “以他最亲人的命,逼他成为一个不义之人,要他害死自己唯一妹妹的孩子,这便是陛下的仁厚礼贤!!!!!”

    “我师父能如何做?!他能如何做?!!你逼的他不死不可,逼的他当朝撞柱而亡,死都不能自证清白!!”

    皇帝“……”

    “等等……朕未曾……”

    “你住嘴!!!!”

    已然情绪陷入到了回忆中的纪大人显然此刻看皇帝十分不顺眼,对方一开口,他便愤怒的截住了他的话,指着龙椅上的皇帝,怒道

    “师父死前还要担忧他死后李家糟了连累,怕我这个弟子会受他拖累!!”

    “以鲜血为墨,以衣为纸,留下信来托给狱卒交给我,信中告知我陛下所言所行,言他无法做到去陷害大殿,无法如陛下所愿承认谋反,让我莫要与他沾染上关系,在他死后便以弟子身份承认这些欲加之罪!好保我安康,保李家女眷安康!!”

    “我师父!!满腹经纶,著书无数,一代大儒!!该是清名流传千古的人物,却被你硬生生泼上脏水污水,让他含恨自尽!!!若不是他那晚给我留下一封信,我都不知晓,因着师父最忠心的陛下,他竟连死,都死的这般不满!!!”

    这些话,字字泣血,这桩十六年前这桩骇人听闻的冤案就这么从地底下爬出来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谁也说不清纪长泽现在是在笑还是在哭,只知道,这个被骂了十六年奸臣,踩师上位的恶毒小人,此刻被阳光照着,格外的刺眼耀人。

    阳光下,他拿出了一封信,眼里已然满是泪水,强压着悲痛道“这便是那封信,臣日日抚摸,字都模糊不清了,但内容,臣却铭记在心,陛下!你陷害忠良,为一己之欲不惜让忠臣蒙冤而死,这十六年来的日日夜夜,臣如何能容忍你安稳度过!”

    被指责的皇帝都到了此刻,竟还想着推脱“朕从未去见过李卿……”

    还未说完,便被纪长泽粗暴打断

    “够了!!!到了此刻!!你还想着蒙骗世人吗?!!!”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是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十六年前,收到信的时候,臣一夜未睡,臣想不通,陛下是文朝之主,为何还要用这等下三滥的手段,去辱一个忠臣的清名。”

    “臣想,若是臣求陛下还师父一个清白,陛下必定不会应承,所以,臣要站到高位,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有能逼的陛下不得不听臣之言的能力!!”

    这位被认为了许久只会奉承谄媚,靠着拍马屁和踩恩师上位的纪大人冷笑

    “臣知晓,陛下留着臣,只是为了以臣之口,来宣扬师父的那一身【罪名】,臣越是忘恩负义,越是人面兽心,以权谋私贪赃枉法颠倒黑白嫉贤妒能,这些臣做的越多,越是人人唾骂孤立无援,陛下就越相信臣。”

    这一天对于百官来说,注定是心绪各种起伏的一天。

    纪长泽……他竟是装出来的。

    为了让他师父恢复清名,他竟就这么装了十六年,背了十六年的骂名。

    “你想要奸臣,臣便是奸臣!!你想要只能依靠你的亲信,臣便碌碌无为!你想要一把刀,臣便是一把刀!”

    纪大人显然并不在乎这些骂名,他的红色官服随着风微微摆动袖口,眼神锐利的看向了皇帝

    “只是如今,这把刀对准的,该是陛下了。”

    皇帝本已接受现实,在知晓纪长泽发难是因为“他威胁了纪长泽师父逼对方去死”后,现在却又重新冒起了希望。

    前面那些虽都是他做的,但他的确是从未去牢狱里见过李大人。

    “纪卿,朕的确未对李大人说过以他家人为要挟的话,你这是受人挑唆啊!”

    纪长泽当然知道。

    毕竟皇帝去见了李大人,以及李大人留信这些……全都是他编的。

    但如今,皇帝的劣迹在前,不会有人信他真的无辜。

    他只冷笑一声“陛下,如今您说的话,还有人会信吗?”

    “你只管问问文武百官,看看他们信不信!!”

    皇帝下意识看向了底下站着的朝臣们,接触到他视线的臣子们纷纷眼神闪烁起来。

    显然,他们是不信的。

    “朕真的没有,朕没见过李卿,朕没有!!”

    “朕真的没有!!!”

    皇帝那仿佛满含冤屈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却无一人相信。

    皇帝此刻哪里还不懂,他们已然认定了他做过此事。

    他再没了气力,麻木的靠在了龙椅上。

    “朕……真的没有……”

    底下站着的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

    都这个时候了,陛下你就别装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