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年代文里的懒汉(4)
    纪三婶她娘还试图抢救一下女儿。

    “你可别忘了你之前是怎么跟我说的,  你说纪长泽他也就是你婆婆当成个宝,指望他养老那是做梦,也就是你婆婆,  之前大儿子出息,  就觉得大儿子的儿子也出息,那没上过学的人,  他还能凭空有出息不成,这些你都忘了吗?你现在这这这,这又是个什么章程?”

    从她都有点结巴了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次纪三婶她娘被女儿的反常吓得不轻。

    纪三婶还能说啥。

    难道要说其实不是的,我这不是照顾侄儿,我这是为了去抓鱼挣钱找的借口。

    她娘这个人,  虽然对着她这个女儿挺好,但嘴是真不把门,  这话要是说出来了,  就等着这件事被传出去吧。

    纪三婶只能强撑着维持自己的眼瞎人设“那都是之前我不了解长泽。”

    纪三婶她娘“你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了解了二十多年都还没了解啊?”

    纪三婶“……之前是我对他有偏见。”

    她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在脑海中搜寻着夸人的话,努力的给自己突然不再看不上侄儿找个借口。

    “我之前只觉得长泽不干活,  其实长泽他是跟大哥像,  聪明,脑子活,  他就是不爱学,  他要是爱学,他肯定一准能出息,那当大学生,  去吃公家饭,那都是妥妥的。”

    纪三婶她娘还是不理解。

    “照你这么说,  他不是不聪明,就是不学,那他再聪明又有什么用?他不学啊。”

    纪三婶“……”

    她的娘啊,您这脑子能不能转的慢一点。

    纪三婶也扯不出啥了,只能强行咬着这一点不放“那不是现在长泽年轻,他不爱学吗?他也就是现在年纪还小,等到以后,他爱学了,他肯定有出息,他要是有出息了,那还能不拉扯一把我这个做婶婶的吗?”

    她娘“……”

    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村里像他这么大的人哪一个不是已经成家了。

    就他,因为太不着调再加上眼光高到现在都没成家。

    还有,这话不就跟亲家母以前经常说的差不多吗?

    我家孙孙就是不爱学,脑子聪明着呢,现在还小才不懂事,等到以后啊,他只要想学了,肯定能像我家老大似的,成为国家人才。

    纪三婶不是没看见亲娘那抽动的眼角和不可思议的神情,她干咳一声,勉强撑住了。

    心虚的说着“反正娘,您别让哥哥去找大队长,照顾长泽是我自愿的,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受伤,我顾着点不是正常吗?”

    纪三婶她娘神情复杂的应了。

    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反正看着女儿的眼神一度相当同情。

    纪三婶……算了,挣了钱孝敬一下娘吧。

    纪家人热火朝天的开干了。

    纪三婶借着照顾侄儿之名,悄悄摸摸的从山上绕道到水库,跟纪长泽一起找到鱼群,兴奋的掏出网就开始捞。

    纪长泽倒是说过想下水帮忙,被她给否了。

    这侄儿从小就是个不干活的,万一下来帮了倒忙怎么办,她还是更加信任自己。

    纪长泽就在上面一阵吹“三婶你对我真好,我都这么大了你还心疼我,我就知道三婶是把我当亲儿子待的,等我以后出息了,我也对三姐好,给三姐撑腰。”

    以前基本不说什么夸耀话的人,嘴巴突然这么甜,人家想的肯定不是这是为了唬人弄得甜言蜜语,而是真情实意。

    纪三婶顿时干的更加起劲了,还不忘记叮嘱纪长泽“长泽,你可千万别下来,水凉,你那头还受着伤呢。”

    “诶,我知道了三婶,您放心,我不下来。”

    纪长泽看似是闲散的歇着,实际上脑子里还在转着他以后要做点什么。

    总不能一直抓鱼,这水库就算是再怎么大,鱼群也只有这么多,何况还不是他们自家的水库。

    他嘴里叼着根草,琢磨着琢磨着,突然灵光一闪,拿起了嘴里的草,放在手心里细细的看。

    大多小世界里,这个差不多的时期都会有伟大的农业专家出现,而在纪长泽接收的记忆里,这个世界是没有这样的农业专家出现的。

    全国人民还要忍饥挨饿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迎来曙光。

    纪三婶那边越抓越来劲,要不是想着抓多了卖不出去,她恨不得抓到第二天早晨去。

    乐颠颠的用桶装着鱼往回走,纪长泽要伸手帮忙,她赶忙拒绝了。

    倒不是心疼这个侄儿,她虽然对纪长泽改观了不少,但也没可能一下子就真把对方当亲儿子看待了。

    她也是有小聪明的。

    一直都没让纪长泽干活了,要是让他拎着鱼回去,那她之前让纪长泽歇着不是白歇着了。

    她可不会那么傻的功亏一篑。

    “别拿别拿,这种粗活三婶来就行。”

    纪长泽又伸手了几次,都被推脱了回去。

    他只能一脸“无奈”的收回了手,真诚的夸了一句“三婶,你真好。”

    纪三婶有点心虚。

    她哪里是好,她是想在婆婆面前塑造一个疼长泽的形象呢,反正事也做了,当然要得到好处了。

    结果没想到这孩子,居然还这么感激她,闹得她还怪不好意思的。

    “没啥,一家人嘛。”

    纪三婶尴尬笑笑,提着桶,和纪长泽一起绕路回去,把鱼好好安置好了,她一边做饭,一边期待的等着家人回来。

    纪家人今天干活的时候也很兴奋,一想到家里可以靠着这些鱼赚钱赚粮食,干活都利索了很多,还被大队长点名表扬了。

    人家被表扬了都是不好意思,轮到纪奶奶,她别提多得意了,在大队长说起他们干活卖力的时候,她相当骄傲的挺胸抬头“咱老纪家就是这样,就好像是我家长泽说的那样,我们一家子都热爱奉献,努力干活,为中华而努力!!!”

    大队长“……”

    这骄傲的模样,整的好像他们不是在地里干活而是上战场打仗了一样。

    纪奶奶倒是还挺得意的,干活的时候又抓紧时间宣传起了自家孙孙多能干多聪明脑子多活络。

    指望着通过她的推销,给孙孙找个媳妇。

    然而村中人听她说的时候都敷衍的嗯嗯啊啊,半点相信的意思都没有。

    就纪长泽?他聪明?呵呵。

    纪家人还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纪长泽的,回了家看见这么多鱼,又是一阵高兴。

    还不等纪三婶说说自己的功劳,纪长泽就先开了口“奶,三婶可照顾我了,说我头上有伤口都没要我下水,这些鱼都是她自个抓的,回来的时候我要帮忙提着水桶她也说不劳累我,都是她一个人提回来的。”

    纪奶奶当即表达了对儿媳妇的高度赞赏“我就说老三家的是个好的,这个事交给你我放心。”

    纪三婶心底美滋滋的,对纪长泽的好感更多了。

    长泽这孩子别看爱玩了点混了点,倒是还知道感恩。

    她自己夸自己,当然没有长泽夸她效果好了。

    一家人喜气洋洋数着鱼的时候,纪长泽就说了;“奶,我想跟着一块去城里,买点书看看。”

    纪奶奶“书?什么书?”

    “就看着买买。”纪长泽说的一本正经“最近受了伤也不能随便跑,我就想着看看书,学学知识,我不是随了我爸吗?人家都说念书有出息,说不定我看看书,就有出息了。”

    纪奶奶高兴的不行。

    在她心底,读书是需要天赋的,而她大儿子有天赋,大儿子的儿子当然也有天赋了。

    这也就是长泽之前懒得念书,不然啊,早就念出去了。

    越想越美,纪奶奶兴奋的拉着纪长泽的胳膊就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诶呀我的乖孙,你总算是懂事了,知道上进了,买!买!我乖孙想要什么书我都给你买,走,奶给你拿钱去,正好,你们今天去城里,还能找借口说是给买书去的,奶就等着我家长泽出息,以后带我们家享福。”

    眼睁睁看着婆婆脸上写满了快乐,仿佛长泽今天看书明天就能考上大学后天就能进入公家单位走上人生巅峰的纪三婶“……”

    想啥呢。

    读书是这么简单的事吗?

    长泽都这么大岁数了,之前没怎么念过书也就能认字,突然一下要读书上进,以为他是文曲星么。

    可心底这么想,纪三婶也没傻的面上这么说,不然就等着婆婆白眼她吧。

    于是,纪长泽他们回来的时候拿着几本书就让不少人给看见了。

    听说纪三叔这是特地带着侄儿去城里买书,大家的表情都是这样=  =

    咋地啊,小时候不念书,现在都能娶媳妇的人了,还瞎看什么啊。

    就有人问到纪三婶了。

    纪三婶“……”

    其实她心底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她肯定不能说出来,不然这刚刚才维持住的婶侄关系,婆媳关系,又要凉了。

    她只能强撑着心虚,学着婆婆说的话,努力做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你们懂啥啊,我家长泽聪明着呢,他以前就是不稀得学,现在一学,肯定有出息。”

    反正有出息没出息的,人不混账就行。

    “以后啊,我们这些做叔婶的,还能享长泽的福呢。”

    不求享福,别一直啃老就行。

    “我家长泽认真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认真,现在每天关在家里看书,不知道多努力。”

    其实她怀疑这是长泽为了不干活找的借口,但不管了,只要不出去闯祸,他就是一年都蹲那屋里都成。

    村里人“……”

    他们觉得,纪三婶脑子不太好了。

    纪三婶也不是没看见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有多古怪。

    她面上满是理直气壮,心里其实可苦。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个,也觉得自己个脑子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