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民国写文(15)
    纪大老爷这一倒下,  纪父是早有预料甚至十分幸灾乐祸,纪长泽则是略有遗憾,只恨对手太不抗揍,  他还什么都没做人居然就已经举白旗投降。

    一句话都没说人就这么轻易倒下了。

    他遗憾的摇摇头,  除了纪家父子,其他人都有点懵,  尤其是那位正扶着纪大老爷的,赶忙把人扶了起来狂掐人中“先生?先生您没事吧先生?”

    纪大老爷只是受了刺激一时有点想不开,眼前一黑倒下去,  意识还在,只是他本来就是拖着病体过来的,刚才又被纪父好一阵刺激,  最后还听到了纪长泽居然就是慎泽先生这么一个消息,就算是被扶了起来,  也是半死不活了。

    是真的半死不活。

    脸色发青,  双目无神,眼底有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双手一直在不受控制的颤啊颤,  就连腿脚都因为站不稳在打哆嗦。

    活脱脱一副马上就要原地去世的样子。

    纪长泽眼见着人醒过来了,  正要张嘴再来当胸一刀,他旁边的纪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抢话“大哥你没事吧,  看你,  【侄儿】出息就这么高兴吗?高兴的都晕过去了。”

    侄儿……

    纪大老爷的哆嗦打的越发严重了。

    他的大脑终于开始运转,只是运转出来的消息不太好,满满都是刺激。

    有着一大群粉丝,  名声好,受政府高官推崇,  还特别会赚钱的慎泽先生,是他的亲生儿子纪长泽。

    而他,早就把这个亲生儿子送给了亲弟弟。

    现在这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人家的儿子。

    他几个儿子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居然就这么被他送了人。

    这刺激太大发了。

    尤其纪父还生怕他不被气死,笑呵呵的说着看似亲热实际上每一句都是在往纪大老爷心里扎刀的话。

    “大哥放心,长泽如今出息不说,人也孝顺的很,这一点你也清楚地吧,之前他可是为了我这个当爹的跪了两天,我们【父子俩】感情这么好,你也可以安心了。”

    “大哥你手抖的怎么还越来越厉害了?赶紧找个大夫去吧,之前我腰痛,你侄儿大晚上的直接跑出去找了大夫回来给我看的病,我们年纪大了,得了病还是越早诊治越好。”

    “长泽啊,你这孩子,被刚才你大伯那样子吓到了吧,还没叫人呢,快叫大伯,问大伯好啊。”

    纪长泽非常明白纪父的意思,上前对着纪大老爷一笑“大伯好,侄儿见过大伯,问您好。”

    纪大老爷“……”

    他以前一直都看不上纪长泽,一方面是觉得这个儿子克亲,另一方面也是之前纪长泽只会吃喝玩乐,一看就是个草包。

    但如今再仔细看过去,他才发现不知何时开始,纪长泽居然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君子。

    行为举止优雅不说,谈吐起来也是落落大方,更别提他身上还有一层慎泽先生的名号,更加显得优秀无比。

    纪长泽越是优秀,纪大老爷心底就越是不是滋味。

    这是他的儿子啊!

    本来慎泽先生应该是他的儿子。

    结果现在,居然白白便宜了别人。

    不行了不行了,又没办法呼吸了。

    纪大老爷捂住胸口努力的大喘气,嘴唇发紫,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宴会主人,政府高官洪先生是知道他的,也知道纪大老爷之前不顾兄弟,放任过继出去的亲生儿子跪在门口求助两天都没开门的事。

    只是他这才知道,原来跪在门口两天的是慎泽先生。

    本着对慎泽先生的欣赏,曾经欺辱过他的人(纪大老爷)洪先生自然也是看不顺眼的,此刻再见着他一大把年纪满脸皱纹,半点不慈祥不说就连努力呼吸都透露出一种刻薄模样,心底更是不喜。

    洪先生站的稳稳地,嘴上没半点感情的“关心”着“这是怎么了?可是犯了什么急病?要不我派人将你送回去?”

    纪大老爷听了立刻着急起来。

    他怎么能回去,这可是一个认识高官,扩展人脉的好机会,当然最主要还是,慎泽先生是他亲儿子,血缘这个东西难道还能变得吗?

    之前纪长泽还表现得非常仰慕他,儿子喜欢和父亲亲近这是人之常情,他家里如今拮据,在工作上也说不出什么话了,若是这个时候能让纪长泽认回来……

    有了慎泽先生做儿子。

    钱也不缺了,被上司赏识的机会也来了。

    这种关键时刻,他怎么能回去呢。

    于是纪大老爷努力的喘着粗气直起腰,对着洪先生说“不要紧,老毛病了,这些天本就病着,我早就习惯了。”

    洪先生顿时看他更加不爽了。

    什么意思啊你。

    有病还来参加我举办的宴会,你是想死在我宴会上给我弄个不吉利吗?

    从前就听闻他为人品行不加,对着亲弟弟亲生儿子都能见死不救,甚至还得罪了一位老先生的儿子,今天看来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他脸色难看,到了这个身份地位,又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洪先生根本没必要为了面子给纪大老爷好脸色。

    如果他给了纪大老爷好脸色,那才叫没有面子呢。

    “既然病着,你就不要四处走动了,免得在外面出个什么事。”他冷着神色说完了,提高声调“来人。”

    当即便有警卫小跑着过来。

    “把这位先生送出去吧。”

    纪大老爷愣了;“不是,洪先生,我没大碍的,洪先生,洪先生!!”

    说是送出去,实际上是被强制扭送出去的也差不离了。

    他被弄出去的时候眼睛还一直盯着纪长泽,看样子是想要让纪长泽帮他说说话。

    纪长泽站在原地不动,不光没替他说话,还特地冲着他在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无比的笑。

    纪大老爷“……”

    他气的眼前又是一黑,再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被丢到酒店门口了。

    酒店内,洪先生对着纪长泽纪父一笑“可别让不相干的人打扰了兴致,我们再好好认识一下。”

    他丝毫不给纪大老爷面子也有要帮纪长泽出气的意思。

    想也知道,若是纪长泽真的对纪大老爷还有一丝父子之情,刚刚人倒下的时候他肯定不会站在那只看热闹。

    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初纪长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足足跪了两天,不光没得到亲生父亲的帮助不说还要被泼脏水,若是换成是他自己,他肯定也要恨上这个所谓的亲生父亲。

    纪父和纪长泽也都笑着与他互相介绍。

    三人都默契的不再谈纪大老爷,而是就着罐头厂的事谈了起来。

    罐头的确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行军打仗的人来说,如今军方的头头都算是比较爱护自己手底下兵将的。

    毕竟都是自己的人,之前华国还没定下来的时候,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打上来,那个时候都会竭尽全力让手底下的人吃好的,没道理如今都在华国掌控主动权了,还不能让手底下的人吃好喝好。

    之前只是其中一人订购了罐头,等到罐头送到前线上,他手下的人吃着,消息传出去后,其他人的手下能不眼馋吗?

    罐头本就好吃,打仗的战士喝口热乎的都觉得好喝,吃了罐头都恨不得吹上天。

    尤其是当时那个情况是只有他们这一脉有罐头吃的,他们属于被派过去的援军,物资什么的是和本来就在的战士分开发送。

    说句直白点的,就是谁的手底下人,谁发吃的。

    到了吃饭的时候,援军们拆开这么一个小小的罐头吃的喷香,非援军的人顶多只能啃藏在怀里好久,早就硬邦邦的大饼子,自己吃大饼子,周围传过来的却是肉香味,他们肯定羡慕啊。

    大家伙都想吃罐头了,头儿还能怎么办。

    也都是要面子的,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兵去眼馋人家的兵,人家的兵在那好吃好喝,他们的兵在旁边眼巴巴看着流哈喇子吗?

    这可不能行。

    都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过来的,别人有的他们也要有。

    于是,洪先生邀请了纪家人,意思是说看能不能再多多生产罐头,军方都要了,生产多少他们要多少。

    纪长泽表现出一副年轻人沉不住气的模样“洪先生,不是我不想生产,这个罐头厂是我开办的,本来是为了挣钱,如今开到现在钱也就只挣了一笔,这资金跟不上我也没办法生产,这不,我才觉得自己不是开罐头厂的那块料,将罐头厂交给了我父亲。”

    纪父倒是没觉得纪长泽是故意做出这副样子,只认为儿子那是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好啊,有些话他这个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老油条的人不好说,长泽这个不知事的年轻人说却很不要紧。

    长泽这么一说,一来表明了他们需要资金,军方拿不出钱,可不就只能用线路来换了吗?

    二来也是说明了罐头厂现在属于他来管着,他虽然不是很有名,但好歹是个生意人,想要跟他谈生意,自然是要拿出能打动生意人的诚信来。

    洪先生也没觉得纪长泽是故意这样说。

    毕竟军方之所以发现了纪长泽的罐头厂,就是因为他那神奇的“既然卖不出去那我就捐了”的操作。

    做生意的,哪有人会这么干。

    偏偏纪长泽还真的这么干了,不光干了,他还干了不止一次,几次捐献下来,军方不光留下了“罐头很好很不错非常适合做军事产品”的印象,还对纪家的这位大少爷有了一个“不会做生意”的印象。

    当然了,现在知道了纪长泽就是慎泽先生,这个印象又要改观了。

    会写文章但不会做生意。

    好像也没毛病,谁规定了有文采的人必须也有商业天赋了。

    知道了现在谁是主事人,洪先生也就不客气的跟纪父谈了起来,两人一来一往,最终定下了用海运两条线来换。

    双方都很满意。

    等到洪先生礼貌跟他们道别去招呼别的客人时,纪长泽对着纪父感叹“爹,我看我还是很有做生意天赋的,不然怎么连军方都来买我的罐头。”

    纪父;“……有自信是好事,继续保持。”

    “对,我也打算继续。”

    纪长泽满脸的坚定,对着纪父说“我想生产药品,上一次的罐头不适合普通百姓,药品可是人人都用的上的,只要生产出来,绝对不愁卖。”

    纪父;“……”

    药品的确是只要生产出来就绝对不愁卖。

    但问题是也要能生产的出来才行吧。

    这玩意需要的仪器可多了,还要有专业人士,长泽他就是个写书的,生产药品总不能靠着想象吧。

    纪父委婉的表达了光一个人是不能生产药品,还需要专业人士来这个意思。

    纪长泽表示明白。

    “那我就换个笔名,再去写一本关于医药上面的知识,吸引人来为我做事。”

    纪父听他那好像不是去找专家,而是找一颗大白菜的语气,只觉得有些好笑。

    诶,到底还是太年轻,还没有经历社会的毒打,把什么事都想的很轻松,这孩子。

    算了,不管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怎么劝说都是没有用的,还不如放手让他去做,等到结果出来,他自然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了。

    仪器这种东西到时候可以卖二手,招来的人反正也可以再去找其他的工作(虽然他怀疑儿子根本就招不来人),算下来最后就算是失败也浪费不了多少钱,长泽先生也能赚钱了,就让他去浪吧。

    精打细算的纪父都已经把“长泽一旦失败那些仪器我要卖到哪个地方找谁卖才能卖出最大价钱”想到了,纪长泽看着他在那默默沉思,也开始想“药品做出来之后我要卖个什么价钱”。

    父子俩虽然想的东西天差地别,却也算是达成了共识。

    纪父放手去干吧我的儿子,失败了爹帮你撑腰。

    慎泽先生的马甲既然已经掉了,纪长泽也不打算继续遮盖。

    他又没做什么坏事,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写书,不过就是掉个马甲而已,坦然!无所畏惧!

    反正掉了一个马,还有千千万。

    于是,那边吹嘘完自己,开始吹嘘自己儿媳妇的纪母正说得开心,就有个人到了她跟前来,带着艳羡和不敢相信的语气问“纪太太,你家大儿子真的是慎泽先生吗?”

    纪母先是一愣,接着问“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我先生方才与我说的,说是纪先生亲口说的,纪太太,当真是这样吗?你家长泽就是慎泽先生?”

    一听说是自己丈夫亲口说的,纪母立刻放松下来,神情还是原来那样,眼底却满是骄傲,说话的底气都比方才足了不少。

    “可不是,之前你们不是还问我他靠什么挣钱吗?就是写书了,之前我们家还没搬家,长泽写书挣钱太多,我们也不好露富,怕被一些宵小盯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的。”

    “估摸着现在是要搬家了,我先生这才没了顾忌吧。”

    之前从自己先生听来纪长泽就是慎泽的这位夫人还是半信半疑的,一听见纪母居然真的亲口承认,脸上的神情顿时羡慕起来。

    “你可真是有福气,养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慎泽先生写的书听闻政要都爱看的很呢。”

    其他人也是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一个大惊喜,顿时都纷纷恭维起来。

    “原来慎泽先生就是长泽啊,怪不得,我就说他看上去一表人才,一看就是个有文采的。”

    “怨不得你家长泽去开报社,真是羡慕你啊。”

    也有些年轻的太太羡慕起了纪长泽的夫人起来。

    如今大家都是喜欢有文采的人,纪长泽能够用慎泽先生这个笔名招来这么多的粉丝就已经让人有了无限好感了,再想起方才看他的模样,那叫一个年轻俊秀,对着妻子体贴,对着母亲孝顺,说话都是斯斯文文一看就十分的有涵养。

    这样的丈夫谁不想要。

    一群人爆发了极大地热情,就连之前知道了那辆车是纪父送给纪母的生日礼物都没能让她们像是现在这样恨不得围着两人说个三天三夜。

    也有有孩子的太太希望能从纪母这里听到一些育儿经,然后好回去教导自己儿子,希望自己儿子也能成为慎泽先生这样的人的。

    纪母抓住机会,继续吹自己儿媳妇“想要儿子出息的话,就要看好儿媳妇的人选,你们看我家环姐儿,从小就是个懂事的,性子也好,懂得也多,之前家里没出事,长泽没什么危机感,混账的很,每天不着家,四处去玩,环姐儿那时候也没发火,而是好言相劝,你们说说,这个年纪的孩子本来就不爱听人说教是吧,若是环姐儿生气了,说不准反而还让长泽起了逆反心思,正是因为她好声好气的劝,长泽那时才没有更进一步,这便是环姐儿的手段了。”

    乔愿环听着婆婆用那满是骄傲的语气这么夸着自己,脸一红。

    她哪里时有手段,分明是没什么底气不敢生气。

    纪母继续“后来家里出事,长泽去他大伯家求助反被赶了出来,这件事你们都知晓吧?”

    夫人团们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听到这里赶忙点头“知道知道,要说他大伯也是个狠心的,亲弟弟都不管。”

    “是啊,长泽从前还很仰慕他大伯的,那次被赶出来之后回去,我当时在坐月子没见到,这还是我先生后来与我说的,说是孩子受了打击,瞧着难受的很,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容易就颓废下来了?但是长泽没有,那是因为什么?”

    她就跟说相声似的,还带互动的,夫人团里有人配合问“因为什么?”

    纪母相当自信的回答“因为环姐儿啊!”

    “在长泽难受,颓废,情绪低落的时候,环姐儿安慰了他,告诉他就算没有他大伯,家里也还有长泽在,她相信他,你们说,男人听了这种话,能不想上进,能不动力满满吗?”

    乔愿环“……”

    她虽然是安慰了长泽,但不是这么安慰的啊,娘怎么说的还跟真的一样。

    但她总不能下了纪母的面子,只能忍着被强行夸的羞耻,脸红红的站在一边默不作声。

    纪母继续吹“长泽以前不懂事,那是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觉得还有爹娘靠着,现在的孩子都是这样,没我们那时候懂事的早,是吧,环姐儿知道这一点,所以她才会说出那样一番话,让长泽意识到他不光是我和他爹的孩子,还是环姐儿的丈夫,以后还会是一个孩子的爹,这不,那天晚上环姐儿一说完,长泽立刻就去屋里奋笔疾书,这才用着慎泽的笔名开始投稿。”

    夫人团们听得热血沸腾,一个劲的点头。

    纪母骄傲得意之情全都写在了脸上,大家的情绪都十分的激动,唯有当事人乔愿环,默默的伸出手摸了摸滚烫脸颊,强忍着羞耻站定。

    这还没完,纪母还在继续“你们别以为引导着长泽走上正途就完了,环姐儿知道,夫妻夫妻,正是一体,如今长泽开始写书,走的也越来越远,她若是还像是以前那样,夫妻两人到底是会渐行渐远,再加上环姐儿比普通女子更加聪慧,她便开始看书,学习外国语言,也学着写东西,这样一来,夫妻二人有了共同语言了。”

    “你们想,白天的时候,环姐儿和长泽分别写自己的东西,写完了再互相给对方看,环姐儿还会临摹长泽的字,写的不好的地方长泽可不是要多教导教导吗?他们还能一起看书,看到一个不懂得地方二人还能一同探讨,等到了夜间,两人还能说说白天的见闻,一来二去的,夫妻感情能不深厚吗?有这样一个腹中有笔墨的妻子在,长泽自然是下笔如有神助,从来都写不出来一说,别的不说,如今你们别看我家长泽在外面风光无限,有不少年轻姑娘喜欢他,他在外面见了别的女人都是从不看一眼的,简直要把环姐儿当成宝贝,这便是夫妻共同语言的好处了。”

    她这番话是差不多将纪长泽上次劝说她的话稍微改了改,其他的夫人听着这话,虽然“女子读书”这件事本身有些“不太正常”,但加上了是为了能够和丈夫有共同语言,同时也能帮助到丈夫这一点之后,乔愿环读书学习一下子就成为了她们心目中敬佩的对象。

    于是再等到纪母说“环姐儿还打算出去工作呢,到时候啊,她见闻更多,自身的阅历和知识也更多,夫妻俩的感情自然能更好,我家长泽知道环姐儿决定出去工作时可高兴了,一个劲的说这是新时代女性该做的,我先生也是,你们知道的,现在不是都推崇新时代女性吗?”

    这个太太团们非常有话题。

    毕竟她们每天凑在一起就是聊八卦打麻将什么的,各家的八卦基本上只要有一个知道了,那么距离整个圈子知道也就不远了。

    自从洋人文化侵入,有了女子学校,男人的看法好像一下子就变了。

    明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果到了他们嘴里就变成了封建婚姻,闹着要休妻。

    倒不是大部分的男人这样,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是留学出去的,在外面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女学生,就要休掉替他孝顺父母,为他生孩子的妻子,还说什么这都是封建婚姻,是父母逼着娶的而不是他自己喜欢的。

    口口声声要抛弃封建,至少封建时期还知道有三不出。

    他一出去就是那么久,长时间不在家,父母孩子全都是妻子照料,凭什么一句轻飘飘的“我们这是封建婚姻”就要把人扔回娘家。

    甚至有那更过分的,嫁妆都不还回去。

    照着她们看,这些男人大部分根本就不是想要推崇喜欢才能娶,只是想要趁机光明正大的和黄脸婆妻子离婚再娶个漂亮的罢了。

    不然只看这些闹离婚的人后来再娶的人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学生便知道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八卦,搞得太太团们对于女学生们的印象非常不好,当然,如果这个女学生是自己的女儿,那就另说了。

    但被纪母这么一说,好像就又有点顿悟了。

    是啊,既然男人喜欢读书的,那她们去读书不就好了,到时候书也会读了,思想也是他们想的那样了,看他们还找什么借口休妻。

    这个乔愿环,果然是聪明。

    等着和太太团们告别了,纪母才拉着乔愿环的手说“娘刚才那么说,说你是为了长泽才去读书学习,你可千万别生气,如今四处都是流言,你一个女子出去工作必定要遭受流言蜚语,要受人白眼,时下就是如此,但若是告诉别人,你是为了能够和丈夫有共同语言,为了丈夫才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他们不但不会骂你,反而还会敬佩你,男人会称赞你,女人会想要向你学习。”

    “娘知道,你爹和长泽喜欢你读书不是为了这个,你读书也不是为了这个,但是我不想你被流言蜚语困扰,先跟他们这么说着,等到你用自己的本事立起来,那些人自然就会住嘴了。”

    乔愿环没想到纪母真的什么都知道。

    她刚才听得时候,还以为纪母真的是那样想的。

    原来她只是为了给她铺路,让她免去一些烦心事。

    乔愿环眼眶微红,动容的看向纪母“娘,谢谢你。”

    “客气什么,咱们虽然是婆媳,但是我也是你姨母啊,亲戚里你就只剩下我了,我不帮着你谁帮着你。”

    纪母见乔愿环眼眶红了,自己鼻子也开始发酸,搂着乔愿环到自己怀里,轻声说“我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长泽说的对,自己立起来才是真的立起来,娘年纪大了,也没这么胆量和拼劲,不然我也想出去试试自己工作挣钱是个什么感觉,环姐儿,你好好做,做出一番事业出来,到时候让全天下都知道,咱们华国的女人也不是只会相夫教子的。”

    乔愿环用力点头。

    “娘,我会的。”

    她的身世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在这样的时代她却遇到了开明的家人。

    此时此刻,乔愿环是无比的相信自己未来可以站的更高,走的更好。

    纪长泽发现了一件事,乔愿环的肚子大起来了。

    在找来了大夫诊脉,确定她真的怀孕之后,全家人的情绪都高昂了起来。

    还没生之前倒是不影响她看书学习,但她却有些担心孩子生下来之后她是不是就要困在家里照看孩子。

    最后还是纪母站出来“孩子生下来就让我带着,正好你们小弟那时候也能一岁大,到时候有人帮忙,两个孩子一起看着,环姐儿你就放心去工作。”

    纪长泽这才发现,纪母好像已经完全把他之前的话给听进去了。

    而乔愿环好像也打了鸡血一样,更加努力的学习起来。

    她是有底子的,毕竟从小就学了字看了书,再加上她聪慧又勤奋,还有纪长泽这个开了挂的人从旁协助,有什么不懂得马上就能得到回应,进步简直飞快。

    纪长泽觉得自己已经可以预见到她未来会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了。

    他也在努力写书。

    这一次又换了个马甲,写的是医药的故事,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医生在发现国家有难后四处游走救助人,但有几次都因为没有药品而导致想要救助的人在他面前去世。

    他想要制作药品,但是他没有仪器,以前也从来没有制造过,他只能一点点的自己摸索,每天找时间看书,一有了机会就去偷师学艺。

    自己制作药物是很艰难的,因为要面临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买原料的价格,没有仪器只能自己手动来做,自己做出来的药物不受病人信任,好不容易做出来一样很不错的药物高兴地拿出去救人,却被人直接抢走了方子。

    这里面还夹杂了几个感动人心的小故事,虽然爽感没有慎泽先生的马甲足,但是绝对十分吸引人。

    此刻就体现出了自己开报社的好处了,想换什么马甲就换什么马甲,别说是他现在换一个马甲了,就是他一下子再换三个马甲也没有人发现,因为是自己的报社,写出来的东西直接就可以发,推广起来也更加的简单。

    他写的十分嗨皮,读者看得也十分快乐。

    并且还互相交流了一下经验,觉得长安日报还真是有本事,之前把慎泽先生挖来了就算了,东柳先生居然也被挖了过来。

    本来以为这就是他们本事的极限,没想到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一个远望先生。

    这位先生也是个新人,之前从来没人听说过,偏偏就是写的非常好,每一个故事都能惹人深思,而里面写的主人公尝试自己做药的过程写的好像真实发生的一样。

    当然了,这种类型的小说毕竟是小众,大家还是更加喜欢慎泽先生的书,看着舒服,看完了满心舒坦。

    转折点是发生在一位大夫身上。

    这是个中医大夫,现在西医流行,大家看病都比较信任西医,权贵人士很少有人找中医看病的,老百姓倒是看得多,但那也是因为西医要钱多。

    这位大夫在这样的时代下生意自然是不太好的,因此他闲下来就喜欢看报纸,这一天看完了这位远望先生的新书,他也是闲得无聊,想了想,居然还真的照着报纸上的方式开始自己制作药物。

    这个方式报纸里面也写了非常简陋,主人公也是试了好几次才成功,而且药物的外形也不太好看,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位老大夫运气比较好,他居然试了一次就成功了。

    远望先生在小说里面写的制作药物的方式居然是真的而不是随便瞎编出来的!!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来买报纸看新鲜的人又多了一大批。

    当然了,这个药其实也不是多么罕见,故事里的大夫之所以要自己制作是因为当时大雪封山,他被困在了深山老林里,偏偏有人生病,急着要药物,没办法才会自己制作,故事里发现制作成功后他自己都很震惊。

    读者们看了书也不一定会自己做,毕竟是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万一吃坏了可怎么整,要是看病的话还不如去找大夫。

    他们看得就是个新鲜,想看看制作药物的过程是个什么样子的,有闲着没事干的也想要试试自己制作药物是个什么感觉。

    本来只是小火了一批,但是等到小说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制药情节后,越来越多的读者就更喜欢看了。

    “这本小说虽然看着没有慎泽先生那样的爽感,但是其中却有着非常多的知识,我觉得远望先生就是一位医生,而且还是一位西医,我以后想要当医生,多看看这种书也没什么坏处。”

    “你们听说了吗?之前有人吃果子堵在了嗓子眼里,那还是个小孩子,差点就噎死了,邻居家的学生发现了,试着用远望先生在书中写的知识去救助,结果居然真的把人给救了回来,那孩子的家人还写了封信给了长安日报去感谢远望先生。”

    “我也听说了这件事,我还听闻有人溺水,上来后眼看着没气了,他弟弟不相信,用了远望先生写的救治溺水的办法,把人给救了回来。”

    “远望先生必定是个医生,还是一位不吝啬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倾囊相授的医生,比起慎泽先生,我更加敬佩他,这才是真正的善人。”

    路过的慎泽粉;“……”

    “你说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慎泽先生就不是善人了?”

    “我只是说远望先生更加有善心,慎泽先生虽然文笔好,但也只是为了赚钱而已,远望先生写书却是为了传播这些医疗知识。”

    “什么叫慎泽先生只是为了赚钱,你又没见过慎泽先生,你怎么知道他是为了赚钱,还有,远望先生发表这小说就没赚钱了吗?你凭什么踩慎泽先生去捧远望先生。”

    “远望先生就算是赚了钱,初衷肯定也是为了帮人。”

    “那他也赚钱了。”

    东柳粉路过,见两边吵起来一喜,赶忙拉住远望粉“你别与他多说,他们这些喜欢慎泽先生的人都不讲理,恨不得把所有写小说的文人都压下去才好,我们东柳先生上次也被他们说了,不讲理的。”

    远望粉很感激他“多谢这位小兄弟,你要看远望先生的新连载吗?我这里有新的。”

    “不用了,我看东柳先生的。”

    “东柳先生不是很长时间没再写了吗?还是看远望先生的吧,你看了就知道远望先生写的有多好,比其他人可有深度多了。”

    东柳粉“……你什么意思?你觉得东柳先生没深度吗?”

    “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说,远望先生比他们都有深度而已。”

    “东柳先生的书你看了吗?怎么可能有人比东柳先生写的书更有深度。”

    旁边的慎泽粉冷哼;“慎泽先生就比东柳先生有深度。”

    “诶我说你们……”

    三人越说越气,直接当街吵了起来。

    而他们吵架过程中,也有其他的粉丝融入进去,几乎要酿造出一番混战。

    哼着歌拎着刚买的烧鸡,打算回去给家人加餐的刘庆如路过看见了这一幕“……”

    真是好似曾相识呢。

    只不过上次是双边战斗,这次变成了三方混战。

    他只停顿了一秒,然后继续哼歌,若无其事的离开了这。

    长泽的粉丝都有毒,习惯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