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八章 上医医国
    “大物件?”老头连忙凑过来,“是什么东西?”

    “水车。”

    “水车?那是什么?”老头有些疑惑。

    “能将低处的水运到高处。这样就能解决田地灌溉的问题。你喜欢木艺,我那庄子上,也有几个喜欢木艺的师傅,你何不去看看,说不定能把那东西做出来呢?”上官灵月极尽诱惑。

    “能将水从低处运到高处?”老头眼睛里闪着光,思索着这是如何运转,好一会儿后,老头一拍大腿,“好主意啊!”

    上官灵月笑了:“那就说定了,你今儿个回去,就去我那庄子看看,你们一起想办法,把那水车造出来!造福百姓!”

    老头哈哈笑着:“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造福百姓,哈哈哈!”

    上官灵月欣慰的笑了笑,随即对老头摆手告辞,那老头还生怕上官灵月不相信他,在后面大喊:“你放心,我马上就回去找庄子的主事!”

    上官灵月没回话,只扬手摇了摇。

    清荷静静的跟在一旁,注意着上官灵月的动作,看着她熟练的和周围的商家打招呼,很是惊奇。

    外人都传上官府的千金嚣张跋扈,可是……

    他们确定说的是一个人吗?

    不过很快,清荷便发现了蹊跷之处,因为——所有人都称呼嫂子为——蒲姑娘!

    “蒲姑娘,你有些日子没来了,又去外地进货了吗?”

    “蒲姑娘,接下来你打算做什么生意,也带带我们?”

    “蒲姑娘……”

    上官灵月微笑着和众人打着招呼,说着话,一时间,既然人满为患。

    上官灵月见状,立刻疏散群众,表示影响不好:“我近期有些忙,大家伙若是有不明白的,去庄子上寻我管家就是。这会儿别围着,挡着别人路了。”

    商贩们笑着,让出一条道。

    这时,一个穿着朴素,打着补丁的年轻小伙子奔了过来,憨憨的,语气兴奋:“蒲姑娘,我娘给你备了好几坛子辣花生,你等着,我给你送城门口去。”

    说着,不待上官灵月说话,转身便跑了。

    清颜傻愣愣地看着这一幕,很是震惊。

    清荷则是认真的观察着周围的人,仔细琢磨着上官灵月的举动。

    细致的她,更是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旁茶楼上默默关注着这边的人。

    可待她仔细去看时,便又没了踪迹。

    走了两条街后,上官灵月渐露疲态。

    清铃立马拉着上官灵月的手闹着就要回去,上官灵月被关心着,只能答应。

    一路上,清荷的沉稳更衬得清颜的欢脱和没心没肺,她奔波在街道两旁,好几次都差点被撞到,亏得似水在一旁看着。

    出城的时候,她们又碰到一个老妇人捧着上腹的位置,痛的直冒冷汗,上官灵月二话没说,跳下车,只问了几句,边抬手掐住了老妇人的虎口,用力一按,老妇人大叫了一声,正要骂人,却感觉到没有那么疼了,当即跪在地上,大呼谢过救命之恩。

    上官灵月耐心的扶起人,叮嘱了老妇人回去吃些软乎的粥面之类,便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扬长而去。

    从下车救人到救了人上车,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那老妇人便已经无恙,这让清铃很是敬服。

    清荷清颜也是傻眼,因为她们都没来得及下车,上官灵月就已经回来了。

    “嫂子,她……好了?”清颜直接结巴了。

    上官灵月诧异的看了眼清颜,似乎没想到清颜这么活泼的性子居然会结巴,不过她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了:“没有。只是给她止疼了。”

    说完,上官灵月的表情有些沉重。

    清荷凑近了上官灵月:“嫂子医术这么好,怎么不开个医馆?”

    上官灵月神色恹恹,掀开帘子看向外面的风景:“开过的。只开了半年,我就给转让了。”

    “为什么?”清铃正在学医,她觉得大夫就应该救死扶伤,所以她不理解上官灵月为什么不开医馆了。

    上官灵月搂过清铃,勉强扯出一抹微笑,看着清荷清颜二人,道:“当年年幼,轻狂了些,在城中开了家医馆,取名仁心堂,仁者仁心,仁者安于仁。刚开始,老百姓因为我年纪的原因,不大来。后来医名传了出去,来的人就多了,可是,当我看了那么多的病后,我才发现,这样无止尽的看病开药,何时是个头呢?我发现,其实老百姓的病,大部分都是因为穷引起的。就像刚刚的妇人,她其实就是经常没吃饱,饿出的胃病。刚刚我也只是给她进行了疼痛的转移,她的胃病还是在的,而且,不那么好治,得靠长期的将养。所以,我就叮嘱她,要常吃些软乎的东西和温水,别饿着。但是我觉得她不会听我的,因为,她还是会省下一些粮食给自己孩子吃,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天性。说到底,还是穷惹的祸啊!”

    清荷清颜都低下头,很有感触。

    清铃却还是不解:“可这和治不治病有什么关系呢?”

    清荷清颜立马看向上官灵月。

    上官灵月斜靠着车厢壁,慵懒中带着股疲惫:“这世间的病,分为两种,一种叫穷病,一种叫富病:穷人吃不起饭,饿出一身病;富人天天山珍海味,吃出一身病。”

    清荷三姐妹依旧懵懂。

    上官灵月突然笑了,意味深长的说道:“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城中的这些医生,每日给病人看病开药,即便是名扬天下,也只能是下医;中医医人,防患于未然,改变人的生活状态,基本上杜绝病的生成,能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聚赌的人从此走向正途,浪子回头,邻里和平,就像原家给乡亲们开设学堂,就像我们现在正在挖的池塘,等大家伙都富起来了,那些病,自然就少了,便是生病,也有了看病的银钱,也就不怕生病了;而至于上医医国,只有国家富有了,百姓也就能安居乐业,真正做到不惧生死……那离我们太遥远了。”

    清铃迷惑着,半懂不懂的样子,还想再问。

    不想似水坐在马车外面,接话道:“主子虽然将医馆转让了出去,可是却广招医者学徒,花了两年的功夫,组织了十几位大夫,整理了好些医书出来,建了医堂,系统的教授这些学子,如今,三年过去了,那些医者,已经有一些学有所成了,他们分布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为天下百姓寻医问药。”

    似水没有说,那两年她们到底经历了什么,轻描淡写的就说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