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二章 救济灾民
    第三百一十二章 救济灾民

    “是是是,管家说的不错,每一地方都要做到适当的人才,在下知道了。”张员外听后,连忙示意,随后就说道:“如此,启蒙的话,就用这些人就可以了是吧?”“恩,启蒙只要是识字,那些儒酸可以用,你自己那个分寸,识字和获得各方面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绝对不能紊乱,更加不能家儒酸的那一套用进去,适可而止。”

    张员外听后,努力地点头,心中对于儒家的评论也是不以为意,现在庄主也是如此认为,更加高兴了,心中下定决心道:“请管家转达庄主,请他老人家放心,绝对不会出错的。”

    “如此就好,那我就先告辞了,哦,忘了一件事情,不是说外的那些学生嘛,想要和本地的人一样,庄主明确说了不可能,但是对于真正的品行兼优的学生可以给予待遇,而那些真正贫苦的学生可以减免一些,适当的照顾,人不能忘本,不能讲良心丢了喂狼对吧。”

    张员外听后,立刻点头,心中自然也有打算,对于真正的贫苦孩子,只要有良心的,就不会愿意见到,何况这些多年经商下来的财富,足够家人奢华享用了,不过家族规定下来,一直坚持朴素的作风,才能让家族的事业源源不断的继承下去,开拓下去。

    “彭管家放心,这件事我会放在心中的,那些想要闹事的,都会被开除,剩下的我会照着庄主的吩咐做,绝对不会马虎大意,让贫苦的学生受累,你放心。”

    “恩,那就好,对了河东人口逐年的增加,再加上外来的,要是能建几座学堂就再建几座,以备不时之需,材料可一定要优质的,偷工减料的会让庄主生气` 〃。”

    “放心,放心,这些多年来从没有出过事,这一点我保证,每一砖都会校验过的。”张员外自然用心了,很多家族的子弟也在学堂中学习,一旦出了问题,可真的要遭了。

    “那行,你忙吧,我先走了,不用送了,只要能为河东做出一些贡献,就是对庄主最好的回报。”彭管家回首抱拳道,随后就上了马就匆匆的离去了。

    张员外马上派人将商盟议事人全部找来,共同商讨庄主的吩咐,,以便更好地执行。

    很快一众人到了张府,张员外也没有客气,直接将事情说了说,点明了乃是庄主示下。

    “既然如此,张兄,我等就按照庄主的意思来办,教育确实不能乱,可是关乎到咱们家族的继承兴旺,还有整个河东呢,坚决拥护庄主的决定,大伙说是不是?”

    “就是,张员外,就下令吧,既然是庄主下的命令,那么咱们自然遵守,庄主从来没有危害过咱们,至于别人怎么说,用不着管,也管不了这里,大伙说的对吧?”

    “对,对,啊哈哈哈哈….”

    得到了彭管家的回信后,木城放松下来,历代以来教育就是一个大问题,虽然不能面向整个国家,但是河东这么一个小地方,是可以的,不相信了搞不起来。

    “好了,教育慢慢来,不过路也要跟着修建起来,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河东虽然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但是也有不少的山区所在,而山林之中的百姓来往不宜,最好可以建筑管道,这样一来,方便经商或者买卖,要么学习,修路也是重中之重,一步步来。”

    “是的,庄主,小的记下来了,不会让山区的百姓受苦的。”彭管家听着也是,以前不怎么重视,现在也该重视起来,不能总是一味的落后,等到出现了问题,才会想到,实在是太滞后了,所以必须要的前提,更好的发挥出带领的作用,想到这里,更加用心地听。

    木城一边走,一边看着花园中的美景,说道:“山岭之中美景甚多,要是管道建立好了,那么游客也就多了,对于山中的百姓来说,也是一条财路,况且山中的土特产也是非常的有名,对于人体好处多多,更合适发展林牧业,这不都是很好的为百姓致富之路嘛?”

    “是,庄主,这些以前小的都没有想到过,今后一定会往这方面去做的,庄主放心。”

    “` 〃如此就好,咱们不能搞特殊化,单单在这个河东就不能,至于其他地方,本庄主管不了,也不想管,一定要抓起来,当做重点来做,修路,要修到任何有人的地方,不要怕艰苦,要想想更多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利益,但是一旦修路,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让子孙无法看到现在的美景,那也是一种罪过,所以修路时一定要精心策划,将损失减到最低,然后再弥补。”

    彭管家拿着小本子一点一点的记录下来,心中更加不敢怠慢,每一次听庄主的吩咐是,总会有如同听圣人之言一般的感觉,感觉庄主就是一位大贤大圣之人,很是玄妙。

    “树木的重要姓不能忽略,可是巩固大地的最好手段,也是改善环境的好东西,你看看现在的庄(得吗的)子,从当初建立到现在,空气依然是那么清晰,就算是大雨降下,也没没有任何的洪水爆发,都是因为树木巩固了土壤大地,巩固了河道安全,才能确保河水畅通。”

    “再看看,其他的河水,比如说咱们的母亲河黄河吧,以前是这样的嘛,根据唐朝时记载,那时候连南方的竹子都有的生长,可现在呢,稀稀拉拉一点点,连树木都少见的很,黄河每年都会泛滥成灾,都是因为树木不见了,巩固不了大地土壤,以至于洪水泛滥成灾。”

    木城叹息着,不得不说古人之中虽然有见识的大有人在,但是能够做到的很少,愚民之策,只能让环境更多的被破坏,不知为子孙后代留下东西,如何能够不让黄河变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