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章 年前琐事(5)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的典故,方言很久之前就知道了,但真正等他理解这个故事内涵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以后了。

    方言进入理科班后,虽然他语数外的成绩还不错,但理科真的一窍不通,老师上课他犹如听天书,学期没结束就沦落到教室的最后一排,成为了倒数几名的存在。

    正是在这种完全看不到前路希望的时候,他遇到了第二位恩师,陈玉刚陈老师。

    高中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装在套子里的人》,节选自名家契诃夫的一篇小说,选取的章节正好是主人公临死前的一段故事。

    负责语文的陈老师上完课后,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全班同学写一点读后感,不用上交的那种。

    没人把这当回事,因为高中的作业太多了,再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六点起床,晚上十点钟能睡觉都是一种奢侈。

    方言也没在意,反正他是差生,老师从不会点他名回答问题。

    但这篇课文上完后让他有些感慨,方言觉得自己就好像一个套子里的人,于是利用课间十分钟写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就像是一部电影看完后的观后感,字数不多,一百来字,就写在了课文末尾的空白处。

    第二天上午,伴随着上课铃响,又是一节语文课的开始。

    走进教室的陈老师打开教案,却没急着讲下一课,而是面向全班问了一句昨天布置的作业有谁写了吗?

    听到这话,全班一下子静寂无声,落针可闻,每个人都低下了头。

    这时坐在最后一排的方言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自己写了,他有点犹豫,因为气氛不太对,过于安静了。

    而他又是一个差生,这个时候好像轮不到他来出风头,所以他沉默了。

    只是讲台上的陈老师没放弃,又笑着问了一遍,还说什么感悟都可以,不用害羞,大胆的站起来说。

    听到这话,尽管心里踹踹不安,但方言还是举起了手,倒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他看到了老师的尴尬。

    见到有人举手,陈老师让他站起来说,没喊名字,因为他并不认识方言。

    高中老师跟初中老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他们对于差生完全是放任自流的,任其自生自灭,而这些差生的名字对他们来说并无任何意义。

    而不是像初中老师那样,即使学习成绩再差,再不求上进的学生,他们也能将对方的事如数家珍的说出来。

    具体写了什么感悟,方言记不得了,反正肯定没有专业人士强。

    只是没想到当他念完之后,不仅同学懵了,连站在讲台上的老师都傻眼了,空气静默了超过了三秒。

    因为他真的没想到自己只是想随便找个人说几句,救个场,哪里能猜到有个大神窝在角落里。

    这份读后感在专业人士看来或许有很多瑕疵,但它贵在真实,更关键的是以方言目前的年龄来说,能有这样的感悟真的了不起,说明这是一个可造之材。

    脑海中的想法只是一个闪念,待陈老师反应过来,第一个带头鼓掌,全班霎时间响起如雷的掌声。

    这阵势搞得方言有点受宠若惊,面色有些羞红,但内心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最关键的是陈老师在让他坐下之前,还特意问了他叫什么名字,可见方言的这一波操作一下子就‘简在帝心’了。

    下课之后,有几个女同学还把方言的课本借了过去,说是刚刚上课没听清楚,想再仔细读一读。

    虽然这一次的成功对于方言的成绩没有任何帮助,他还是那个上课如同听天书的差生,但却让他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既然理科完全不懂,那何必再勉强自己继续学,还不如把精力都投入到擅长的科目上。

    自那之后,方言再次恢复了看小说的习惯,老师在讲台上上课,他就在底下偷偷翻阅存储了小说的mp3,亏得高中的课本多,两摞书挡在面前,不走到他身边看根本发现不了。

    而有的老师即使发现了,也不会管,因为最后一排的学生基本都这样,有的是上课带着耳机听歌,有的是从书店租网络小说来看,大家反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不学习,什么都干。

    而方言虽然也是差生,但也是一个异类,因为他时不时还会拿个奖。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